平凡中的无悔

阅览1490 作者:王中钦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378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在宁平镇人们每天都能看到一位个子不高,骑着自行车,托着“鼓鼓”邮包的投递员。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叫他“小赵”。小赵原名叫赵翔,是郸城县宁平镇邮政支局的一名投递员,负责宁平镇17个行政村的投递工作,日投递里程55公里。1993年参加工作,在这条邮路已走过16个春秋。

自参加工作以来,小赵在投递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始终坚持“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工作方针,月投递邮件量2万余件,日处理报刊杂志360份、挂号信函183件,且从无差错。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默默地为用户奉献着。

今年的3月份,他接到了一封“特别”的信,只注明是宁平镇张大强收,落款“福建永定”,这样的信投递难度特别大。小赵只有拿到镇派出所户籍科查询,未有查到本人。他没有急着把它一退了之,而是记在心里,在投递过程中向各单位、各行政村打听,终于通过一个运输个体户才找到此人。当收件人拿到信件时,惊讶地不知道说什么好,等小赵走远了才回过神来,追上他表示一定要重重感谢,被他婉言拒绝。这可是几年来未通信的弟弟来的信,按规定,像这样的一些疑难信件,可以做为“死信”退回原处的,但小赵却并没有这样做。他说:“退一封信,如退回一颗心,那多让人失望,所以,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把失望变成希望,为了找到信的主人,花费时间和精力也无所谓,当把这些邮件交到用户手中时,那种成功的感觉,难以用语言表达”。依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16年他成功处理了“死信”203封,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他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投递员,而且还是用户的勤务员。在他投送的敬老院,居住着20余名孤寡老人。有的老人眼睛不好,小赵就经常帮他们读信、读报、缴电话费,老人们对他特别放心,让小赵帮他们取款或存款,老人们都夸小赵是“21世纪的活雷峰”。但小赵总是一句话:“人民邮政为人民。”小赵还时常帮助邮路上的乡亲们代缴农电费、代捎生活用品等,只要乡亲们有需要的,言知一声,他都会乐此不疲地效劳。报刊是农民获取致富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为使乡亲们能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小赵都及时地把报刊投送到乡亲手中,并义务地当起了“农业技术小顾问”。常常利用工作之余,细心搜集一些有关农业方面的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把它们剪下来或抄在小本子上,在投递邮件时,深入到田间地头,向乡亲们详细讲解,有时一讲就是几个小时,毫无怨言。小赵总笑着说:“只要乡亲们种的庄稼能高产,乡亲们能够过上好日子,再累我也觉得值。”

小赵有时还主动掏“腰包”,为农户订阅科技报刊、杂志。家在宁平西街的常钦宇因养鸡缺乏技术,连续两年都没有成功。小赵得知后,主动为其订送了《农民之友》、《农场百事通》等,帮助其科学养鸡,收到了良好成效。现在的常钦宇不但养鸡年年成功,还因此开上了“奇瑞QQ”。

近年来,宁平镇的群众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过上了富裕的日子,有的乡亲不仅买上了‘家庭影院’,还用上了计算机,与在外务工的亲人视频聊天。”乡亲们都说:“这有小赵的功劳。”

在16个春秋里,小赵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地忙碌着,默默地奉献着。他珍爱这一事业,正如他所说,只要用户需要我,我都会一直干下去,奉献全部的热情和力量。小赵的服务是一种很自然的真情流露,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一颗朴实的心。他用汗水和热血书写自己无悔的篇章,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用户心中的名牌——中国邮政。

➥ 本文由(风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买土豆的故事

在美国的佛罗伦萨州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约翰,一个叫哈里的两个年轻人,同时进入一家蔬菜贸易公司。 三个月后,哈里很不高兴地走到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抱怨说:“我和约翰同时来到公司,现在约翰的薪水已经增加了一倍,职位也升到了部门主管。而我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从来没有迟到早退过...

别把我当陌生人

别把我当陌生人 去年夏天,我去新疆开一个笔会。想要看看沿途不同区域间的风景,决定去时坐火车。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 记住,路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接受陌生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离开位子,回来时一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 出发前,老公反复叮嘱我。 刚走进包厢的一瞬间,一个男人也进来了...

“死性”不改

康熙五年,文阳县有一个人,叫刘文才,长得也算英俊,但是品性不好。他非常好色,常常沉溺于妓院。原本,他的家很富有,就是因为他好色成癖,不思进取,才把一个好好家弄得衰落破碎。 刘文才的父亲很担忧儿子的将来,把他关在一座院落里,希望他痛改前非,好好读书,考起功名,光宗耀祖。刘文才那会体谅父亲的一片好心...

同桌未能同生

他和她是1984年出生在同一个城市的同一个村子里,也许是老天早已安排好他们两个人的命运,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小学他俩还分到了一个班里,老师安排座位总是男女一张桌,奇怪的是,不管老师怎么样安排,他俩总会坐到一起,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缘分吧,小孩哪里会知道什么是爱,他只知道“待见”...

李嘉诚的领带

1994年8月的一天,李嘉诚外出谈生意。在公司总部门口,一位员工拦住了他:“老板,我觉得你今天的这条领带有些问题。”李嘉诚愕然:“有什么问题?”员工说:“老板您穿着一身黑色的西服,不应该系红色的领带,这样看起来不是很协调,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您谈生意的效果。”李嘉诚看了看胸前那条红色的领带,思考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