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

阅览2677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9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

【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秦末汉初,淮阴(今属江苏省)有一个名叫韩信的人,年轻时,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后来,韩信投奔项羽,参加反秦。他曾向项羽提过一些作战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韩信看到自己的才能无法施展,便改投刘邦。

一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只让他当了一名小军官,一次犯了军法,还差点儿受刑处死。免死后,只让他充当一名管理粮草的小官(治粟都尉)。一次偶然的机会,韩信遇上了萧何。萧何是刘邦的亲信,刘邦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萧何与韩信一席长谈之后,对韩信非常钦佩,认为韩信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但是,正当萧何决定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时候,韩信却逃跑了。原来,刘邦的部下多是徐州一带的人,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地区偏狭,难以发展。因此,部下因想家而纷纷逃亡。韩信见刘邦没有重用自己的意思,也跟着跑了。

萧何得知韩信逃跑的消息,心急如焚,来不及报告刘邦,跳上战马,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刘邦原来以为萧何也逃跑了,非常生气。后来得知萧何竟亲自追回韩信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官,骂萧何是小题大做。萧何向刘邦详细地介绍了韩信的情况,然后说:“韩信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不是普通的人才。您若甘愿做一辈子汉中王便罢,如要夺取天下,非重用此人不可。”由于萧何的力荐,刘邦终于同意拜韩信为大将军,并选择吉日良时,举行隆重的拜将仪式。

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邦做了皇帝以后,却对韩信越来越不放心。首先,解除了韩信的兵权,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不久,又将韩信逮捕;赦免后,只封了个“淮阴侯”。韩信闲住长安,郁郁不得志,便图谋反叛,被人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吕后想把韩信召来除掉,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最后,由萧何设计把韩信骗到宫中,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杀害在长乐宫钟室。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引出“成为萧何,败也萧何”这一成语来,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由于同一个人。

➥ 本文由(文心)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你是我的天堂伞

天堂,没有人见过它是什么样子,于是,不同的人,心中藏有不同的天堂,谁也都知道,在我们的头顶之上除了无边的宇宙之外,不会存在什么天堂。但,所有的人都期盼,上天真的存在一个如己所愿的天堂。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我的生前死后,能拥有想象中的整个天堂。就如歌中所唱的那样“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但...

抗日英雄韩增丰的故事

韩增丰(1915─1943),字光宇,1916年出生,河北平山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8区队区队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1916年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观音堂乡湾子村。这是一个距县城100多公里的、被大山封闭的小山村,居民大部分是外地逃荒来的贫困百姓,没有文化,靠刨山坡荒地为生...

有种爱与岁月无关

200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因为比较喜欢古典优雅,所以找了一座四合院住了下来。 院子的主人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老奶奶身上是三四十年代的穿着,脸上布满沧桑,发丝如雪,但不难看出年轻时肯定很美。 第一次到香港,有很多东西要熟悉、学习,很忙。一直没有时间拜访她老人家。在院子里住得久了...

小说,无名三

看着围上来的人群,他愤怒的搏击着,出拳七分力,动手留三分的道理也丢一边,招招都是有出无归,再也没有顾及后果,当再次放倒几个人后,他已是强弓之末,围拥的人群看着有些都畏惧了,暂时都退在一边,不知道还要不要动手,一个像是领头的人突然大声说道:兄弟们,一起上,弄*这小子,他没力气了,别叫别人笑话我们...

从善如流的故事

从善如流的故事 【解释】: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成语故事】: 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国签订了盟约。结盟的第二年,楚国即发兵进犯郑国。晋军有约在先,便派兵救援,路上与楚军相遇,楚军不战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