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周榜

🥈 故事月榜

我与笔友萍萍之故事

阅览589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647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认识萍萍,源于我的一句刊于某杂志底栏的很哲理性的话。

这句话格言化,加上我的名字与“真诚”谐音的原故,一下子把萍萍吸引了,迷住了,打动了。于是,远在千里之外的萍萍于某个夜晚独坐窗下,咬了很久的笔尖,而且对那句话看了又看,想了又想,才下笔,给我写来了一封既简洁又富有文采的交友信。

收到她的第一封信是在前年的秋冬时节。刚离开家乡,在外求学,思乡之情如酒酽酽,乡愁也如这南国秋冬之风的猛烈与震憾,于是渴盼来信,渴望亲情、乡情与友情的滋润和慰藉。这时,远在苏杭的萍萍来信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读着来信,便欣喜,便兴奋,便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荡漾心间。

选择在周末,有更多的时间来梳理思绪,来构思情节,来回忆往事,来抒发感情,一落笔,便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未几,洋洋洒洒几大张的回信写好了,郑重地写好信封,郑重地投了出去。

有了书信往来,我和萍萍就成了笔友。

她初三毕业,考上本市一所成人中专,读财会专业,与我同时入学,与我学制相同,而且,爱好也大同小异。这样,我们共同的语言便多了,信来信往,电话传情,转瞬间,便已一年零六个月了。

时间是酿造友情这坛美酒的最好酒曲。一年来,我俩频频通信,并互寄相片,算是在“静”中认识了对方。她,白晰,稍胖,齐耳发,甜甜的微笑,一副青春学生的俏丽模样,真是“苏杭美女,与众不同”。如今一饱眼福,当心友情窜入爱情。我这样想,便在信中告诉了她。她回信道:“别臭美我!友情在眼前,爱情在遥远;珍惜拥有,放弃幻想!”我愈发对她着迷了。

不用问,我比她大,并且大好多。我便与她以兄妹相称,她答应了。在以后的来信中,萍萍就“大哥长,大哥短”的叫个不停,听起来感觉到亲切之中还稍带几分亲昵。我呢?开始称呼她为“阿萍”,但北方人不喜欢广东人这样常带“阿”字的称呼,对我道:“人人都叫我萍萍,大哥您也这样叫吧。”“萍萍”,听起来多顺耳的名啊,我便乐得叫开了。后来通了电话,连叫几声“萍萍”,她听到了,就在遥远的那端,“格格”笑个不停,应个不休。

说真的,我竟然喜欢上她了。这种喜欢与爱不同又相同。反正,每次给她写信,与她通话,总有一种心跳的感觉,既激动又兴奋。信也写得非常有灵气,话也讲得非常有条理。有一次,萍萍在电话那端对我说:“听大哥您说话,真舒服,真幸福!”

哎哟,我的妈!莫非萍萍也真的喜欢上了这个遥远而“陌生”的大哥?

春三月,收到她寄来的厚厚的信。信里说:“大哥,您比我大,又出了社会,既成熟又有经验,可要多帮帮小妹哟!”我抱病给她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回答了她在信中提出的诸多问题。在家乡给她打电话时,问她收信否?感觉怎样?她在电话那端传过一声娇柔的话:“太好了,谢谢大哥!”

4月13日,是她18岁的生日。前一日,便打电话过去,接话的正是萍萍。“萍萍吗?萍萍,祝你生日快乐!祝你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也祝你长大一岁,成熟一份,可爱一分!”她在那端边笑边应:“谢谢大哥的祝福。您的祝福比什么都珍贵,长这么大了,您是第一个从千里之外的他乡打来电话祝贺我的生日的人,我会永远把你记在心里的。不过,大哥,我的生日是在农历四月十三日,而不是公历4月13日。”“这没关系,到了农历四月十三日,我再祝你生日快乐,一年祝你两个生日快乐,好不好?”萍萍又在那边笑了,笑得很开心,很甜蜜,很陶醉。毕竟,关山迢迢,隔不断友情浓浓;时空渺渺,阻不住友情悠悠。

人的一生中,注定拥有亲情、乡情、友情和爱情等等。但不管是哪种情,只要是纯洁、健康和美好的,人生便会陶醉在这种情的相伴中,给我们的生活以诗的憧憬,花的心情,酒的醇香。

对于男人,一生会认识许许多多的女人。但“高山流水,知音能有几人?”芸芸众生中,只要有那么一个女人,不是因为她的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她的可爱才美丽,那么,男人认识这样的女人,便是一种缘,管她是近在眼前,还是远在天边,也管她日后是否成为你的妻子,只要现在成了朋友,成了兄妹姐弟,成了知音,就可以相交相知,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这也是人生的一种幸福,生活的一种情趣。

亦如我与笔友萍萍之故事。

➥ 本文由(画卷)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口述:父母离婚留阴影,我有心爱的男上司,却不敢提结婚

我11岁的那年,我爸和我妈就离婚了。 当时我的感觉就像被囚禁的人终于见到了阳光一样。从我开始记事起,他们就在不停地吵,不停地闹,吵过闹过后我妈就用扫帚打我,可以说我整个童年就是在那种特别恐惧特别不安的情况下过来的。我妈是那种很典型的小市民,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全力以赴地和我爸吵架...

抗日英雄王仁斋的故事

王仁斋,原名王仁增,字仁斋,绰号“王罗锅”。山东文登高家村(今文登市侯家镇)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师长,杨靖宇将军的得力助手。1937年9月中旬,壮烈牺牲。遗体安葬于清原县老会房子南山坡上。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王仁斋出身农民家庭...

找打的鬼

最近,四先生很孤独、很烦躁,常常莫名其妙的发火。他的老婆问他是怎么一回事,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今天,四先生闷得慌,干脆带着一壶酒,去一个朋友家蹭饭吃。 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走到半路的时候,四先生借酒发疯,坐在一座桥上,一会儿大声哭泣,一会儿又放声大笑,完全就是疯子...

口述:女友又丑又吓人娶她后我才知她是白富美

夏老师,你好,我今年28岁,家境很好,爸妈都在经商,而我也是一个小公司的老板,虽然投资人是我爸妈,但是现在我已经将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了。 之前呢,我也谈过几个女朋友,但是我妈总是不满意,每次都被她闹得分手。后来,我索性不谈了,她就开始给我介绍女朋友,而且几乎都是她朋友的女儿,每个条件都很好,特别有钱...

伊索寓言:篱笆与葡萄园

伊索寓言:篱笆与葡萄园 一个愚蠢的年轻人继承了父亲的家业。他砍掉葡萄园四周所有的篱笆,因为篱笆不能结葡萄。篱笆砍掉以后,人和野兽都能随意侵入葡萄园。没过多久,所有的葡萄树全都被毁坏了。那蠢家伙见到如此情景,才恍然大悟:虽然篱笆结不出一颗葡萄,但它们能保护葡萄园,它和葡萄树一样同等重要。 这故事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