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徐志摩

阅览1330 作者:徐志摩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6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

有如在火一般可爱的阳光里,偃卧在长梗的,杂乱的丛草里,听初夏第一声的鹧鸪,从天边直响入云中,从云中又回响到天边;

有如在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轻轻的抚摩着一颗颗热伤了的砂砾,在鹅绒般软滑的热带的空气里,听一个骆驼的铃声,轻灵的,轻灵的,在远处响着,近了,近了,又远了……

有如在一个荒凉的山谷里,大胆的黄昏星,独自临照着阳光死去了的宇宙,野草与野树默默的祈祷着。听一个瞎子,手扶着一个幼童,铛的一响算命锣,在这黑沉沉的世界里回响着:

有如在大海里的一块礁石上,浪涛像猛虎般的狂扑着,天空紧紧的绷着黑云的厚幕,听大海向那威吓着的风暴,低声的,柔声的,忏悔它一切的罪恶;

有如在喜马拉雅的顶颠,听天外的风,追赶着天外的云的急步声,在无数雪亮的山壑间回响着;

有如在生命的舞台的幕背,听空虚的笑声,失望与痛苦的呼答声,残杀与淫暴的狂欢声,厌世与自杀的高歌声,在生命的舞台上合奏着;

我听着了天宁寺的礼忏声!

这是哪里来的神明?人间再没有这样的境界!

这鼓一声,钟一声,磐一声,木鱼一声,佛号一声……

乐音在大殿里,迂缓的,曼长的回荡着,无数冲突的波流谐合了,无数相反的色彩净化了,无数现世的高低消灭了……

这一声佛号,一声钟,一声鼓,一声木鱼,一声磐,谐音盘礴在宇宙间——解开一小颗时间的埃尘,收束了无量数世纪的因果;

这是哪里来的大和谐——星海里的光彩,大千世界的音籁,真生命的洪流:止息了一切的动,一切的扰攘;

在天地的尽头,在金漆的殿椽间,在佛像的眉宇间,在我的衣袖里,在耳鬓边,在官感里,在心灵里,在梦里,……

在梦里,这一瞥间的显示,青天,白水,绿草,慈母温软的胸怀,是故乡吗?是故乡吗?光明的翅羽,在无极中飞舞!

大圆觉底里流出的欢喜,在伟大的,庄严的,寂灭的,无疆的,和谐的静定中实现了!

颂美呀,涅槃!赞美呀,涅槃!

➥ 本文由(飞絮)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神往云台山

到云台山的机会很多,总想写一些感触。看山,看水,听故事,听传说,你才觉得凝重,山的神秘,山的乐趣。然后你才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佛道思想出来,你才感悟阴阳轮回的理喻。 立地成佛 从新修的台关出发,太阳已经升起来了,山雾从树丛、山谷升腾...

冬是薄情,亦是深情

冬着一身素衣,缓缓而来,季节没有了往日的姹紫嫣红,却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幅洁白的画,纯洁通透,轻盈自然。 冬日的陌上,有些清寒,风从远山吹过,让大地在眼中一览无余,草木已没有了过多的装点,那一层洁白,还原了生命的本色。 有人说冬过于简单了,简单得有些苍白,其实生命的底色又何尝不是简单...

做一个简单的人,淡然面对每一天

人生如置身迷雾中,每走一步,都是一种艰辛;每一种艰辛,都尾随着一种疼痛;每一种疼痛,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人只有真的痛了,才会看淡,也就真的放下。而要重新拿起,既要勇气,还要坚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让我们明白,人生需要一个好的心态。人生的进退,生活的好坏,有时取决于我们的心态,努力是一种结局...

握一份清浅,遇一抹温暖

时光荏苒,红尘崎岖;年华似水,缘聚飘渺;天涯苍茫,泪眼凝愁,解不开岁月似神偷;记忆里走过,一路颠簸,红花绿柳落尽繁华;风干了的,荒芜了凄迷的倦恋;一池皱水撑一叶兰舟哀愁,妄自打捞冷月幻影;千山万水走过,浮华梦觉,会否留下几许笑颜于心。 生命不尽是长风万里,气象万千的风景,更象是历尽沧桑...

心有一种受伤,还有一种难忘

心有一种受伤,还有一种难忘,思念是说不出的难忘,是人生,是悲观,还有一种凋零,人生总有陶醉,也有无奈,学会了疲惫。黑夜不是一个人的傍晚,伤感的思念,无奈的心灵,总有一份孤独,还有一份悲伤,说如果,想如果,只是一个无奈的格局,开了一扇心门,关闭一个自己,风花雪月,只是难忘的季节,而梦的夜,人生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