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雪》高洪波

阅览5282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15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高原雪

高洪波

北京连续一个月的大热,据老辈人说,这种大热在1947年那一年发生过,以后就再没碰到过——这么说来,半个世纪一次的酷暑,一被我一不小心赶上了。

北京大热,大热到什么程度?火笼?蒸锅?还是湖北女作家池莉形容武汉那样:一群人浸在游泳池里听首长的报告?太夸张了,首长虽然爱作报告,但他面对一群赤裸裸的听众和浮在水面上的一颗颗充满期待的头颅,那感觉肯定好不到哪去。

池莉笔下的武汉,是五六十年代的武汉,还没有冷气和空调,“灵台无计逃神矢”,只好浸泡在水中以避酷暑。北京这次持续高温,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中午时分电视台的记者到某路口的交通岗,警察同志正挥汗如雨地指挥交通。记者把温度计拿出来,放在警察脚下一测,乖乖,水银柱“噌”地蹿上去,摄氏五十多度!

人在这种高温下生活,您怎么能不浑身冒汗出徘子!然后念叨一个字:烦。

正烦着的时候,电话铃响了,一听,是云南一位朋友的声音,忙打听昆明热不热?这位仁兄一笑,说我们这里很凉快,一早一晚还得穿毛衣。

你说气不气人!

为了安顿自己被高温烤炙得焦躁的心情,放下电话便琢磨让自己凉快的事,一下子想起了云南的雪,三月雪,这是一种意识流,超越时空的本能。

云南的雪,雪片不像北方那么大,有几分细碎,落在地上之后很快就融化成湿漉漉的雪水,从雪花到雪水的过程,十分短暂,也许因为三月的云南地气已很是温暖的缘故吧?

雪如果再起劲地落上几个时辰,地面的热气渐渐被雪花们的努力所遮掩,你会发现一层浅白从天空铺下来,先是染白了绿色的松树、黄色的土墙、黑色或红色的屋顶,高傲的公鸡尾巴似的竹子们,也禁不住弯下了腰,翠绿的竹叶托住高天的白雪,格外有一种楚楚动人的风韵。在雪花的侵袭下,最冷静也最倔犟的恐怕要数仙人掌了,它们举着自己尖刺密布的巴掌,不客气地—一刺破雪花的身躯,一阵风吹过,雪花们委屈地从仙人掌上滑落,也许这种相逢本来就是季节的错误。

雪花们继续飞舞,降落,随心所欲地栖息在自己可心的地方。当傍晚时分暮色被白雪裹挟而至时,浅白的颜色渐渐变成银灰,再过一会儿,银灰色也消失了,一种朦朦胧胧乌乌涂涂的色调掩上来,远处的村落先亮起一星灯花,继而是一片灯火,夜色与雪色借助于迷离的灯光,显出了高原特有的别一种神秘,而寒意与凛冽,也就在这时浮动在夜空,你踩着薄薄的一层积雪走向远方,每一个脚印,都提醒你这是一场罕见的雪,高原三月雪。

这当然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三月雪不同于冬雪,是老天爷恶作剧的一种表现,成心跟人们过不去。联想起北京七月间这场持续高温天气,下意识地,我想起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种种无奈,气温异常不过是小小不言的惩罚。

然而拿高原雪来抵御京都暑热,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却是我本人的专利,在写出“高原雪”的同时,屋外竟掠过一席凉风,甚至有几丝雨意,焦灼的心境,渐渐地复归于清凉。遥远的高原雪,还在落着吗?

➥ 本文由(幽蓝)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伊颜花漫为无色

那一年,折花续柳,只为寻觅你的踪影。那一年,望梅花落满雪山,只求能在脑海中俯瞰你的身影。 若已伤之入骨,那便已学会了怎样去疼惜自己。 暖云撒下了满空的泪水,却在阳光中被拧散。花露出生命的色彩,却最终由夺目变得无奇。小草伸展着柔嫩的身子,却无缘触碰到远方。 掠自流水依依处,水波纹。 葱翠的树木...

月华如水,思念倾城

今夜,月色迷离,思念倾城,点点滴滴,斑驳成影。思绪飘飞,心随念起,任思绪穿越,任灵魂翩舞,用我的三生痴念,换你的一世安好。轻喃一串细语,倾尽我满腔的柔情,诉说着无尽的眷恋。 黑夜漫长,思念无边,想你,你在心上;念你,你在眼前。一缕牵念,蕴含着满满框框的柔与爱,牵扯出绵绵不绝的念与盼。思念的心...

你是我生命里无息的花开

春露,从指尖滑落,溅出一朵绝美的花,留下一行忧伤的痕迹,梦里!谁在穿行?雨花伞下的并肩,在流年不老的记忆中渐行渐远,独留一抹清冷的时光,笑看花开花落人来人往。 ——题记 我站在时光的彼岸,细数着爱过的感伤,思绪在相聚与分离间盘旋,梦里的缘意境深远,那熟悉的笑脸占据着天亮前的孤单...

《钓台的春昼》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 郁达夫 因为近在咫尺,以为什么时候要去就可以去,我们对于本乡本土的名区胜景,反而往往没有机会去玩,或不容易下一个决心去玩的。正唯其是如此,我对于富春江上的严陵,二十年来,心里虽每在记着,但脚却没有向这一方面走过。一九三一,岁在辛未,暮春三月,春服未成,而中央党帝...

时光依然,搁浅了谁的记忆

时光依然,搁浅了谁的记忆 时光飞逝,一年的光阴,瞬间溜走了大半,忽而之间,许些思绪爬上心头,回望着穿梭的人海,交替的面孔,无缘无故的惆怅,就来了,且挥之不去。冷风吹,黄叶仍风雨,片片的飘零,光秃的枝桠,孤单了寂寞。低眉思虑间,曾经的存在,渐渐模糊了视线,这双手无论是张开,还是合拢,渐深的依然是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