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乡愁

阅览892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833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回故乡的时候,我的心就异常地平静了。我知道,我是在走回我的童年。童年的目光是纯净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那么可人。我置身故乡,觉得大地正在浮升,黄色的山土正逐渐高过我的目光,我仿佛还是稚童,心无阻碍地行走在大地上。童年是如此热切地贴近我的心怀,一瞬间,我把中年的我当成了漫山遍野疯跑的孩童。

后来我到江浙一带游玩。车过上海之后,高楼渐隐,霓虹渐灭,在微微晨曦中两旁现出连绵的群山。那是在初秋,天气出奇地好,凉爽的风让疲惫的我心神一振。我向车窗外望去,粗大的松树和杉树一一显现,又一一遁去,远处是寂静的大山和无语的天空。我突然想起了有桥有水的村庄。我在沿途的凝望中,在陌生的山水中,窥出了故乡的身影。我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但那一处处风景,却触痛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愫,在那天早晨突然唤醒了心中那个叫做乡愁的东西。

乡愁。我在心里轻轻地叫了一声。

但我不敢对人说乡愁。

我知道乡愁有多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村里回来了一位老兵,他来自台湾。我们几个孩童去看,那个离家四十多年的老兵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头,酒席间喝酒,谈到情深处,潸然泪下。我第一次看到大男人流泪,流得不成样子。那个老兵在村里转了几天,走了。此后来过几封信,最后一封信的内容我们村人都清楚:老兵走了,走前想念家乡,哭了。

上高中的时候,我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下想起了那个流泪的老兵,也想起了多日未见的家人,乡愁第一次闯进了我的心里。

几年后,我在讲台上给学生讲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学生青葱的脸上丝毫没有乡愁的影子。我明白,乡愁离他们太远。优裕的物质生活,迅捷的信息传递,便捷的交通工具,现代人的乡愁早被现代文明摧枯拉朽,遑论少不更事的少年。

但我固执地认为,乡愁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蔓延开来,它让长大的人们逐渐走回故乡,走回童年,走回本真。人们在顽强地向前奔跑的时候,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物质利益的时候,总会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想起自己的诞生地,想起自己成长的轨迹,一种灵魂的皈依感会油然而生。乡愁,这时就弥漫开来。

➥ 本文由(影子)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原 谅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会碰到不顺眼的人,如果你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很痛苦,活得很累。 原谅是一种风度,是一种修养,原谅是一种溶剂,一种相互理解的润滑油。 原谅像一把伞,它会保护你,帮助你在雨中前行。 人和人的学识不同,见识不同,修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自然就不一样,人与人之间有碰撞、有摩擦...

情意绵绵,莫问花开几时休

问花儿,我的情意在哪里?花儿羞,脸儿雪白泪沾襟。以“雪之约”为你命名,春雪几度,霜几复。为你涂上庸脂俗粉,却遮盖不了你白如凝脂的肌肤。春雪茫茫,北风飘飘,你的冰清玉洁是否冬雪留下的唯一足迹?遇你,一眼定情。 问花儿,我的情意在哪里?花儿羞,脸儿粉红胭脂扣。以“粉美人”为你命名,春梅几朵,色几艳...

人生就是舞台

莎士比亚说:人生如舞台。人有前台,也有后台。我们则是穿梭其间的演员;有的人演配角,有的人演主角,台上不可能老是我们在演;有时我们可以走到后台,喝点茶,或是检讨一下自己的演出,到我们该出场的时候,就又回到舞台上;不论我们是主角、是配角,这场戏总不能少了我们;不论我们是在前台、在后台,就是为了演好这场戏...

择友选人生

今天和小学的同学在群里聊天,发小突然和我私聊说,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还在继续读书的都是当时我们在一起玩的几个人?我这才意识到原来身边的人真的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你,有可能是一件事,也有可能是一辈子。 大学是个小社会,在一堆人中,总是会有那么几个不同的小圈子。有的圈子里的人喜欢一起看书,一起温习功课...

九寨情

踏寻自然间的奇山异峰,见识过云雾缭绕缀山颠的轻盈飘霰,震撼过峰峦相依相牵的脉脉绵延,敬佩过绝壁峭岩拔地争高的险峻之观,惊叹着仙峰拥日的九寨。 走进九寨沟,便是想要欣喜得呐喊都难,只能静静地在九寨的怀抱里穿行,害怕一个不小心,就惊动了一花一草,一树一林,它们是那么的安静,充满了柔情,还有自然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