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乡愁

阅览892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833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回故乡的时候,我的心就异常地平静了。我知道,我是在走回我的童年。童年的目光是纯净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那么可人。我置身故乡,觉得大地正在浮升,黄色的山土正逐渐高过我的目光,我仿佛还是稚童,心无阻碍地行走在大地上。童年是如此热切地贴近我的心怀,一瞬间,我把中年的我当成了漫山遍野疯跑的孩童。

后来我到江浙一带游玩。车过上海之后,高楼渐隐,霓虹渐灭,在微微晨曦中两旁现出连绵的群山。那是在初秋,天气出奇地好,凉爽的风让疲惫的我心神一振。我向车窗外望去,粗大的松树和杉树一一显现,又一一遁去,远处是寂静的大山和无语的天空。我突然想起了有桥有水的村庄。我在沿途的凝望中,在陌生的山水中,窥出了故乡的身影。我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但那一处处风景,却触痛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愫,在那天早晨突然唤醒了心中那个叫做乡愁的东西。

乡愁。我在心里轻轻地叫了一声。

但我不敢对人说乡愁。

我知道乡愁有多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村里回来了一位老兵,他来自台湾。我们几个孩童去看,那个离家四十多年的老兵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头,酒席间喝酒,谈到情深处,潸然泪下。我第一次看到大男人流泪,流得不成样子。那个老兵在村里转了几天,走了。此后来过几封信,最后一封信的内容我们村人都清楚:老兵走了,走前想念家乡,哭了。

上高中的时候,我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一下想起了那个流泪的老兵,也想起了多日未见的家人,乡愁第一次闯进了我的心里。

几年后,我在讲台上给学生讲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学生青葱的脸上丝毫没有乡愁的影子。我明白,乡愁离他们太远。优裕的物质生活,迅捷的信息传递,便捷的交通工具,现代人的乡愁早被现代文明摧枯拉朽,遑论少不更事的少年。

但我固执地认为,乡愁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蔓延开来,它让长大的人们逐渐走回故乡,走回童年,走回本真。人们在顽强地向前奔跑的时候,在获得越来越多的物质利益的时候,总会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想起自己的诞生地,想起自己成长的轨迹,一种灵魂的皈依感会油然而生。乡愁,这时就弥漫开来。

➥ 本文由(影子)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北平的春天》周作人

北平的春天 周作人 北平的春天似乎已经开始了,虽然我还不大觉得。立春已过了十天,现在是六九六十三的起头了,布袖摊在两肩,穷人该有欣欣向荣之意。光绪甲辰即一九0四年小除那时我在江南水师学堂曾作一诗云: “一年倏就除,风物何凄紧。百岁良悠悠,向日催人尽。既不为大椿,便应如朝菌。一死息群生,何处问灵蠢。...

恋人,为何此时又要想起你

唉,恋人,为什么此时又要思念你? 我是这样的想你,想你那帅气的模样, 那曾经青春盛开的年华,激情的我们, 紫罗兰盛开的时候,在芙蓉树下, 我们相拥着彼此不分离,是那样的安详, 芙蓉花,请你不要凋零,不要, 喜欢你的粉色,喜欢你的大气, 爱是,那芙蓉花的粉色,那是美好的想象, 我们的情,是那样的深...

写景抒情的美文摘抄

借景抒情是提高文章水平的好方法,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会更加深刻且有内涵。以下是部分 写景抒情的美文摘抄,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例子,更好地掌握这种写作方法,写出更多的经典文章。 1.阳光洒满的时节,初春的欲望呼之欲出,那地下蠢蠢欲动的无数生灵争先恐后的破土,那地上葳蕤丛生争相怒放的招摇...

我们是什么?

你曾经想要逃离的人,也许这辈子再想念也无法再相见。你如今认为永远的人,或许一转身再留恋也不会再同行。 年少轻狂时无论爱情抑或友情总怕错过,拼了命的对所爱之人好,时时刻刻如影随形。长大成熟后总觉得最亲的人不会离开,也变得不再刻意强求,总把相处让给未来,却不想没有现在的经营呵护,哪儿来的未来呢? 慢慢的...

旱三七的守望

旱三七的守望 母亲节到了,想起老家孤独的母亲,我潸然泪下…… ——题记 老家的堂屋门东旁有几株旱三七,那是新屋落成后年老的母亲栽种的。每次看到那枝繁叶茂的旱三七,我都会记起儿时的光景…… 那时我家住在村东的小河边,是没搬迀前的祖传家居地。从我记事起,我家堂屋东间的窗前就有几株旱三七,每天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