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拾零

阅览6624 作者:之中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562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雪后

雪后一幅画,铺张在脚下。麻雀儿叽叽喳喳地在雪漏的草棵子里捡拾食物,声音里传达出莫名兴奋。是的哦,连我都兴奋的恨不得能跑到雪地上打个滚,它们怎么能不高兴!去年以来戈壁小城没有来过几次像样的降水,更别说雪了。今年不知道是老天开恩还是小城积下了大德,雪在一个初冬晚上悄悄地把整个城市吞没,给所有人一个惊喜。早上一出门,就是这幅壮美的水墨山水。柳,杨,红柳,胡杨在一缕清风里静默无语,风沙不离不弃的身影,大约只能在雪下暗自啜泣了。也只有宏大的自然之力,才能缚住它的手脚,让它暂时销声匿迹;而我们每天行走在它的世界里,即便再郁闷、再反对,也无能为力。唉,人怎么能与天地造化相比呢!“嘎嘎嘎”,两三只一身黝黑的乌鸦身着燕尾服,风度翩翩地在白色的雪面踱步,在看不到食物的时候,一副闲庭信步绅士做派。忽啦啦地,跟着又是几十只同伴落下来,它们的绅士风度一下化为乌有。看来,文明是讲环境的,也是有条件的。如果食物有限,饥寒交迫,文明便一文不值。于是,雪画里顿时墨点飞弄、热闹起来。几只本来猫在树丛里等机会的野猫终于按捺不住,“嗖嗖嗖”几步窜出老远,在雪地里印下梅花瓣样的踪印。房前楼后、主干道上都是扫雪的士兵。从他们红扑扑的脸庞上看不出表情,但从他们扫帚前飞溅的雪花里,可以领略到这些年轻人兴奋的心情。路净了,人们走上去安全,车辆行驶安全,会少些事故与哭声。每年因为天气原因造成的事故比例很大,难说不是因为人们只图高兴而乐极生悲。雪是好,雪是净,阻隔道路就不好也难净了。

终于找到一片空闲而干干净净的雪地。我最喜爱这样的雪地,这里可以印下我独一无二的脚印,可以踩上去听到雪至纯至净的声音,可以让我回味曾经走过的路径。似乎是种癖好,见到雪就这样想,就这样去寻找,就这样踩在雪地上慢慢地走过来,再回头看那清晰可见的印迹。

我知道,我也成为这幅画作里一个动态的点,我在为这幅画的丰富加墨增线。

我终于在路边松树枝上找到了想看到的东西:一层雪落在树枝树桠上,像给绿的松枝添上的侧影;又像学着写艺术字的时有意顺着字体的某个方向画出的投影。喜欢它,因为它超自然地让我想到那些青春昂扬的时代,看到几十年来变化发展的轨迹,看到一路走来从不分开的身影。

红旗在晴好的天空中翻飞。太阳从树影斑驳里射出锋锐的光芒。十字路口车来人往。我隐隐担忧,这已是雪后景象最丰盛的时候。是的,当阳光高悬,大地回暖,雪画便会消失于无形。

当下班的正午看到路边几丛新绿,一时恍惚是不是春天的消息。再看远处仍然残留的雪迹,才想到这只是入冬时坚守的色彩。这是让人不灭的信心,以及永远保持信心的种子。

叫卖

入冬时候,路边开了一家卖“上海羊毛衫”的商店,店主人把广告牌竖在人行道边儿上,店门口还放着音箱播放着各种曲目。这些手段的共同作用正应了广告里的话: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走到路上被它一下一下拉着,想不进去看看是很难的事情。自然,我也不是铁面金钢,被它广告宣传的几个关键词拉进去看了一遭。

拦我进去的关键词是:上海,品种繁多,价格优惠。这几个词囊括了销售者最抓人心的方面:产地有名,种类繁多有挑选余地,价格还好。买样东西,除了这些,还要什么呢!再说,早就想着如果有特别合适的羊毛衫,要添一件呢。

但到了店里,除了眼花缭乱之外,其他就忽地消失了。什么产地的都有,价格一律从“优”当然是“优”的很高。或许当时还刚刚入冬,他们也才刚刚摆开,还得从有刚性需求的买者兜里多掏点儿钱,商家还价还很坚挺。总之,我是因为没有选到合适的所以没买。这个不合适主因还是价格。对我这类持老派消费观念的人来讲,牌子、品质虽然重要,但都没有价格重要。一件不怎么出名的毛衫要三四百,我还是接受不了。不过想想一件名牌动辄几千块,也算不上贵啊!

但我只是进去看一看。我对他产品的心理价位只是一百来块,如果当时他能说某件100多,可能我就会要一件的。

我不知道他们的生意到底如何。天天路过,天天听到音箱里的声音,天天看到广告牌上的文字,后来从音箱里传出的声音和广告牌上看到的情况让我感觉,销售情况没有预期好。音箱开始播放的都是比较欢快的音乐,或者戏曲,这表示经营基本正常;某天早晨忽然听到喇叭里传出歌剧《红珊瑚》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心里一动,便想播放这曲目的主人心情与清晨凌冽寒风差不多。广告牌当然更直接些。开始写着上海羊毛衫如何好欢迎选购。后来出现的广告都是促销型、贱卖型的了。“因为选址错误,现将所有货品打折处理。”看见时我想,卖不了就卖不了,怨什么选址呢。怎么不说你的东西质量与价格方面有什么问题?我想了想他那个销售地址,觉得虽然不够十分理想,也不算最差。他这样宣传,一定是卖得不好。出差近20天回来,天气渐寒,路边广告上的气氛每况愈下,好象比天气更寒。“最后10天,每件120”。哦,到底降到120了,这回可能距离实际价格差不多了。可我的想法已经不是初时想卖的那样了。因为我出差到石家庄的时候恰好在路边看到一个广告:所有羊毛衫每件40元。虽然我知道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我想路边这家店里难道不会是同一种东西换个地方来卖的吗?如果是,他的成本可能更低。

这个猜测揣在心里没几天,像印证我的想法似的,路边的广告已经张贴出来了。“最后半月,每件80元。”哦呵,他已经在做最后的努力了。如果开始就每件80元,不早就让我抢回家了嘛!哎,真是的。

就在我想这家店最后怎么做的时候,路边广告像自动换片似的在我眼前变幻。价格当然是一路飞跌。“最后6小时,每件40元!再见!”一付悲怆壮烈的味道。但给我的印象却是,买的没有卖的精,或许,这才是他的底价。既然只是三四十元的东西,我也没必要买了。一分钱一分货,几十元的东西,能有什么好东西呢!

终于,我看着商家价格一步步降落,却再也没往这个店门方向走半步。今天下班看到的广告是:“最后200件抛售,100元3件,一件不留。”哦,底价还是咬得挺紧。好吧,祝你好运!

冬越来越深了,这个店家的音箱早没了声音。做生意不容易,买件合适东西也不容易。商

家与顾客的较量,除了已经固定的品质之外,就是方法与智慧的交锋了吧。一般而言,商家是会胜利的。因为他们是专家,而顾客只是一个个散户,并不真正了解市场本身。然而最终作主的,还是那不说话的品质,以及顾客的脚步。

冬更深了,早晚的风挺寒的,还是快回家吧!

2015年12月3日

➥ 本文由(蝉鸣)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春天里的爱

春天来了,春分节气刚过,滚滚春潮就四处漫溢,迎春花山桃花漫山遍野蓬蓬勃勃,势不可挡。在新涨的阳春三月里,我与春共舞,随着春的旋律,感受她的魅力。 春天,是属于花朵的季节,它用繁花似锦诠释着对大地的情谊。你瞧,桃红了,杏粉了,梨白了,还有那许多不知名的花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正紧锣密鼓地闪亮登场。...

不如好好写写诗词

不如好好写写诗词 现在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喜欢“快”,也讲究“快”。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快”就是好的。而很多人当“快”不起来的时候,就会开始糊弄,开始着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着某些东西,是否得到了认可是不知道的,只是图一个“快”,或者是图一个“糊弄”。对一些事情来说,是可以糊弄过去的,或者是“快...

墙,隔不断爱。就象那相互吸引的力,在彼此的爱中相互的吸引。此时就象穿墙而过,默不作声的爱,在无声无息的传递。此时两颗心,在吸引,在传递,就象那爱不分墙里和墙外,都在吸引,彼此就象有一种默契,一种分也分不开的恋。 屋里的对流在传递,就象那美丽的气温在升高,就象从墙里穿过墙外,然后又越过墙顶,扑面而来...

儿时所见的耍猴戏

耍猴戏,在我国古已有之,不知兴起于哪个年代。在我们胶东地区,大都叫:耍猴或耍猴的。过去,常听祖母、母亲绘声绘色地说起我学猴子表演的事,说我看了猴子表演后,接着就像个小猴似的,一前一后伸出两只蜷着指头的小手,不停地变换着手势,嘴里还喊着:“喔呕、嗤”,常常引得哄堂大笑。幼小时候的事不曾知晓...

放下,让过去的过去

静谧的午后,一个人伫立在窗前,看窗外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我像被这扇玻璃窗与世界阻隔开来,我站在远离人世烟火的莫名空间,静看这尘世的花开花落。时钟的钟摆,节律地走动着,微微的滴答声,每一声都是时间在流失的提醒。心,不由的有点惶恐,现在的每一秒钟,都是下一秒的过去,此刻的一切,随即会是明天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