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春茶,千年月

阅览785 作者:刘晓丹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6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乡村的月光,如白玉盘一般,盛满千百年的沧桑,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吟咏,游子的离别,情人的相思,或者将士慷慨赴沙场,或者兵荒马乱、烽火狼烟……人间,无数故事在这轮月光中演绎,往事越千年,但乡村仍在,故乡也在。

乡村有太多的悲欢离合,鸡毛蒜皮让它从初一忙到十五,把忧伤抹去,擦出一个圆圆的笑靥,然后倾泻下来,落入今夜的茶杯。故乡盛产茶叶,每到春天,便弥漫着浓郁的茶香。月光浸润的庭院,幽幽古意,朦胧如诗。春归早,风中透寒凉,却裹不住花开的声响。池塘里的蛙卵,开始孵出小蝌蚪,密密浮游;竹枝上的鸟雀,兀自立成一个个逗号;泥土潮润松软、花朵浓郁芬芳……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的诗充满意境!只有诗书浸润的心,才读得懂落英缤纷,才嗅得出清香之韵;才领略春之境、鸟之鸣。想这月光融融里,一滴鸟鸣,曾是怎样掠过诗人的心湖,荡起圈圈涟漪。人闲,可以明月心,可以像月光一样倾听万物,触摸万物。在繁杂的尘世,一份闲心,并非仅仅隐在唐诗宋词的扉页,其实,这样的一份闲心仅仅来自故乡的一杯新茶。

一轮明月,两地相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的惆怅,被月色洗涤,依然存活。从宋朝活到今天,活在游子心里。古今共此月,天地同般心。月不老,情不逝,老去的,是年复一年的容颜。同样在月夜,苏东坡写就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明月虽美,却是凄美,只因人生无常。人生,活在当下,请珍惜生命中每位亲人朋友。

记得年少时曾在这月夜里和伙伴追逐玩耍,做各种游戏;也曾在这月夜里携着恋人,漫步郊野观星赏月,耳畔的呢喃仿佛还未褪去,眨眼间,鬓已染苍发……珍惜每一次离别和相聚,别让遗憾被岁月拖得太远,远得像海般辽阔,像群山一样苍茫。

今夜,抬头望月,低头煮茶,月光贴身,盈盈在握。人生,难得几回闲,良辰易逝,美景难留,又怎不好好珍惜呢?煮一壶闲情逸致。杯里有明月,端在手,颤颤酥酥。不忍一口饮尽,唯有轻轻啜,慢慢品。在竹影扶疏下,在茉莉花丛间,就这样,静静地坐着,在故乡坐成一卷水墨画。

➥ 本文由(画卷)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的父亲母亲

我们家兄妹六个,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一大家人的生活就是沉重的负担。 那时候家里种了12亩地,除了种地,母亲还开荒种菜,养猪喂鸡。猪栏旁边一棵大树,母亲种的丝瓜藤会爬上高高的树梢,用竹竿绑上镰刀才能摘下长长的丝瓜。房子侧面的小水渠,母亲种上了南瓜,南瓜可以储存起来慢慢吃...

描写我的外婆的抒情散文

生活对于外婆来说,永远是享受,无论是在她锦衣玉食的少年时代,还是命运多舛的中年,还是安详的晚年,生活对于外婆来说,都只是享受,而且仅仅只是享受。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我的外婆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我的外婆的抒情散文: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身板儿矮小,胖胖的,大家都称她“易三婆...

夏特纪行

临行前夜,仍然对翌日的夏特之行心怀畏惧。十二月的疆南,虽比疆北略温暖几分,但终究是冬时,免不得寒风漫卷,瑟瑟而行,更不消说山谷露营,四下里冰雪覆盖,北风携着寒气拂面而过,那万径无踪的孤寂,只是心中想像便已寒战不已。然而,当我穿过坚冰结固的木扎特河谷,攀过满目疮痍的山丘壕沟,站在层层叠叠的冰川之上...

散养和圈养

老家以前喂养家禽、家畜,自由散漫,生长期特长,自然肉味鲜美,余味悠长,足以印证“一切速生的都是耍流氓”的哲理。 拿养鸡来说,清明前后,老母鸡孵出来的小鸡仔,得到老历八月十五前后,才能长到斤把,一般还得是毛色鲜亮的小公鸡;小母鸡长得更慢,因为它们有生蛋的任务,必须慢长,才能适应。此时...

写诗的风波

写诗的风波 我是一个写诗的人。关心的事物大多都是在那一刹间的灵动,一刹间的美的永恒,可以这样说:我给自己搭了一间心灵之屋,时不时地拾点柴,烘烤一下那些微凉的岁月记忆。 要说写诗是富有情感的,当然就有愤激的元素存在。关于人性方面的尖锐字语,我想一个健康人类的文明,还是能够容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