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风波

阅览1781 作者:薛洪文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793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写诗的风波

我是一个写诗的人。关心的事物大多都是在那一刹间的灵动,一刹间的美的永恒,可以这样说:我给自己搭了一间心灵之屋,时不时地拾点柴,烘烤一下那些微凉的岁月记忆。

要说写诗是富有情感的,当然就有愤激的元素存在。关于人性方面的尖锐字语,我想一个健康人类的文明,还是能够容忍的吧。

如若诗歌触及的是人性的问题,那我是有理论根据的。我们的文化文明,如儒学,法学,墨学,佛学,道学等等,都是在搭建一个关于人本身思考的模型,引入一个维持的法则去规劝: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做当代的人。

如若诗歌涉及到的是现实生活的痛症,那我也是有理论根据的。我想我们的民族智慧是在千年的风霜痛症中,不断地总结、探索、完善、站高,望远,归纳出诸多的谚语、典故、思考、思想,写出了千年的剧本,化作了我们无穷尽的智慧与精神食粮。

如若诗歌涉及到的是现实生活的邪恶,那我更有理论根据的。我们伟大的盛世,就是一副疗伤刮骨的药剂,我想我诗歌的呐喊的真意,也是高举道德行为的维护,是法律的坚强守护。

回顾一年的写诗日子,我真是在苦闷中,如毒气般地窒息。前些日子,我写了散文《苦闷的日子》,这篇短文里提到:我的心一直是洪荒的熔岩,时不时地喷发着毒气窒息的声音,听着那接近死亡临界点的脚步声,还好,我仍有一个梦。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我的诗作里,曾猛烈地抨击一种失去灵魂的黑势力,现实生活里有民间的一个词语:叫黑道,或者黑社会;而我们的刑法规范叫作:暴力组织。这块泥土的声音已失去了泥土的清润,声音颠倒了。有人在我的听力范围,高声喧嚣,写诗就不杀了么?写字能翻天么?

也好,我还活着,它们的声音还不够成犯罪么?可我深夜里,蒙面入室的刀尖划破的衣服,至今还在控诉的法律路上躺着。

我想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受过国家高等师范培养,我感恩报答国家与党期待的心,感恩这个千年而来的伟大时代,就让我就化作一片血红的云,驮着我的诗梦,一起飞向碧蓝的天空吧。

➥ 本文由(飞絮)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新疆采风系列二:摇曳的格桑花

“快乐的格桑花在阳光下开放,飞舞的哈达迎着金色的太阳,我穿过云朵的走廊,追寻花朵的天堂”,《幸福格桑花》里,曾给我描绘了如此让人向往的格桑花,直到这次,我在祖国的北疆,真切地看到它。 在驱车布尔津的长途跋涉里,我们看惯了戈壁滩的荒凉,也努力寻找着来自边陲美的风光。因此,每每遇到有生命的植被、绿色...

山水魂魄任逍遥

闻河南山水的瑰丽传奇已久。8月5日,打理好行囊,呼朋唤友,向太行之东南——辉县出发,此行的目的地是素有太行山水魂之称的九莲山和关山。 烟云回首九莲山 总觉得九莲的美不属于人间,所以总也找不到恰当的形容词汇来表达。 此刻,景区观光车正在蜿蜒的山路上欢快地行进。坐于车中,湿润的山风在耳畔低语...

厚冬探春,茶诗语丝

厚冬探春,茶诗语丝 冬衣长,粘霜凄凄,冬衣厚,冰雪凌凛。长衣睡,叹寒雪冰意;薄心语,憾人生凉雨。冬的冷、冬的凄萎、冬的失怀,如一苍老的人生落魄,看到的是失落后的炎凉世态,感发的是人生受挫的天意安排。然,非如此也。冬如一冰丝坐蚕,禅悟吐丝,破莹化蝶,虽厚了冬的冷,长了冬的沉寂,冷了冬的皮肤...

寄一片怀想于冬雪

雪落下来了,落在地上,落在屋顶上,落在树枝上,落在旷野中,落在一切它能抵达的地方。慢慢地,山河陶醉了,天地安静了,时光在转身回眸之间,逆流而上,找寻旧时的风花雪月。 雪,从《诗经》里走来,一路逶迤,一路曼妙。在唐人的笔墨纸砚里,写就了最浪漫的想象。那时的雪,真大啊,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寂寞是灵魂深处的一首歌

寂寞是灵魂深处的一首歌,寂寞是一杯茶里的自在清欢。 一一题记 虽是初春季节,但早晚还是让人感觉萧瑟清寒。窗外,灰色的天空,连白云也罩上了一层灰暗。人们早已习惯没有冬雪的小城,楼下那棵梧桐树在寂寞的风中矗立。室内微微的暖气驱赶着冬末的那股寒冷,心里有种难表之言,站立窗前,任微寒的冷风吹拂着,一盏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