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愿岁月不可轻

阅览983 作者:茗釉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24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窗外是暖冬,院里初绽的茶花借了三分胭脂颜色;青花瓷缸里,泥土研磨着残荷枯枝,还有一尾欢愉摇曳在雨点淅沥时。风起不见云愁,只有一树枯瘦凌厉成不见白雪的绝句。你寄来的一叠书信还静静躺在案上;仔细思量方醒,这原是我们各逐天涯后的第一冬。

年少时都贪恋泥土草木,嗅来不够,还非得粘黏着入梦;田埂间跌撞而过,一步踏进水洼,生生碎了白云臆想,还留下一串若隐若现的脚印。不过到头来,是夕阳太绝情,把途径的、来不及完成的一并焚烧殆尽。爬上去躲迷藏的桂树枝,现一伸手便可挽到,一地橙黄里,霜林醉意都容纳。放学后常去的煎饼摊,已找不出原来的踪影,但一眼便可以指出,曾经哪里摆着圆木桌,桌上哪里放着抽纸与筷子筒。也曾偶拾一朵不知被谁弃下的莲花,小心翼翼把它捧回漫开着柳荫的盛夏;只可惜离别那一天,满帘太过幽绿,缺席了芙渠聘婷。当时笑过的风筝仍旧纠缠在树冠,邻里流传着我们的莽撞故事,可如今还有几人知晓?或者还有谁会在它苍白如残损的蝶翼时,叹一叹它也曾被丹青朱笔细细勾描?待我们回首时,路已经走了好远,时光也走了好远。

你曾托这个行李箱,独自坐了两小时大巴,兴冲冲地赶到我写生的古镇。我很喜欢看颜料在水中晕开,不浮躁,反而缓缓沉淀,一如古镇吐纳着的安详;你嗑瓜子的脆响以及絮絮叨叨并没有助纣闷热的空气,反而玲珑敲起潺潺的旋律。那天下了场暴雨,你毫不犹豫地脱下外套,罩在我的画上;我们就这样牵着手,跑得很狼狈。有的感谢说过后就散了,因为对于那个人而言,这一举动不过是分内之事;有的细节看见便不会忘了,因为你会觉得自己是何其幸运,可以遇见一个人这般待你,而你也会忽然明白,这个人也同样值得你全心全意。所谓朋友,敬你所爱之人,护你所爱之物,殊途尽头,与你同归。我们之间的友谊像一汪清泉,明明承载着四季更迭、风花雪月,可当你走近时,良辰美景只能沦为斑驳的陪衬。你的倒影如点睛一笔,那个沉寂地世界从此开始流转。

环境把我们雕琢成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你愿驭风雨执荆棘,笑傲每一寸风景;我恋一方荷塘,煮酒诗话,细水长流人家。如此甚好,你为我剥开水月镜花,拓出一条通向桃源的曲径,护我不被红尘灼伤;我会掌灯陪你渡孤山寒雪,在人迹罕至处为你搭起一座通往姹紫嫣红的石桥。我只求你记得,在口渴时,过来寻盏茶。我承认我们无法在彼此最需要时,第一时间赶到身边,但我们是彼此安心的存在,我知道你还在,就够了。你笑说不懂高山流水的风雅,却心甘情愿陪我哭笑;你说无论有一天一切都是怎样的面目全非,我依旧是你心里疯闹着的人。是呀,在过去的温存与怜惜中,还有什么防备放不下?抖落一身烟雨,伞下正逢桃花。

悉心叠好你的书信放入木匣时,才觉这已是第三封。那些琐屑事儿翻阅起来,竟好像我们还并肩走在梧桐林,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善向你直抒感情,每次回信只有寥寥几行;但我愿将繁花绣上你的眉眼,让这馥郁芬芳替我伴你踏遍海角天涯。我会在你身后,默默为你扫去尘埃污浊;你是我的诗歌,而我们皆有远方。

唯愿岁月不可轻。

归来时,仍是少年。

➥ 本文由(心语)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赞美荷花的抒情美文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赞美荷花的抒情美文,希望您喜欢! 赞美荷花的抒情美文一:我喜欢的荷花 牡丹国色天香,兰花清香飘逸,梅花自强不息,百合美丽无瑕……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荷花。 荷花,有着一股淡淡的清香,雨滴似的花瓣,几十片为一朵,不用心看,还以为是一把把小伞呢...

心灵絮语

夜拉开帷幕,我沿着自己心的历程走向今夜。月儿清瘦,风儿冷清。捋一把初春的思绪,将夜的深情慢慢铺展拉开。 多想在这春风撩拨的夜里,只为你抒写一首爱的小诗,温情浪漫,爱意满满,可是却让不眠的心语扰乱了思绪。 黑夜,安静无眠,她张着温情的大嘴,貌似是要吞噬凡尘中那些驿动的心...

我愿倾尽一生,只为能懂你的爱

因为有你,天空更蓝;因为有你,勇往直前;因为有你,我不平凡。你,才是这人间的四月天。 有你,意味着每天早上都有新鲜的早餐;有你,意味着每个星期一都能穿上干净的校服;有你,意味着寒冷冬日有了依靠;有你,意味着打雷下雨的夜晚不必害怕;有你,意味着漫漫人生路不必独行。有你,真好。 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大兴安岭的野果惹人馋

大兴安岭是绿色宝库,具有丰富、茂盛又独特的植物资源,有许多营养丰富的野果。从小生活在林区的人对野果都很熟悉,而且从小也习惯叫它们的土名,觉得倍加亲切。很多人这些年在外地生活,对家乡的野果渐渐变得熟悉而陌生,熟悉的是野果的香甜在味蕾上的积淀,是采摘时的乐趣,是在路边小摊上还用玻璃杯作为量器...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拉近了我与习主席的精神距离

一读了《知青岁月》我有一种感同身受的强烈触动 我比习近平主席大十四岁,他刚当上国家主席的时候就听说过他在陕北插过队。由于我出身于山东农村,更因为我在内蒙农村工作过两年,相信陕北那样的环境培养、熏陶出习近平这样的国家领导人,还有其他几个由知青成长起来的如丁爱迪、孙立哲、艾平、路遥、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