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到距离隔着一个你

阅览5359 作者:佚名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57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一个人是怎样就悄悄的住进了另一个人的心里,然后肆意扩张自己的领地,开始的时候自己不知情,对方更不知情,等到发现的时候却已经生根,想要拔掉的时候却不得不忍受连根拔起,心被撕开的痛楚!

她不知道他怎么就驻扎在她的心里了,是因为她无助的时候他恰到好处的援助,还是他处理工作问题时的魅力?和朋友聊天,她也跟她们的看法一样,他并不是一个适合做男朋友的人,不够贴心,有点大男子主义,甚至有点利益至上……除了个够高,长相完全不符合她的颜值标准,而且她心里知道他们之间应该没有什么可能的,但是却还是会期待,期待有一丝光亮。

因为怕失去现有的那点朋友关系,因为怕坦白以后上下级相处的尴尬,生生的把他放在心底里,这一煎熬就是两年。实在扛不住的时候,她问朋友怎么办,朋友不知道状况,只知道她有个暗恋的人,劝她说鼓起勇气说清楚,至少要个答案,哪怕死心,总好过煎熬!那晚,她尝试着微信说,但是他聪明的根本不接下她的话茬。她回复朋友说她已经知道答案了,从他巧妙的回旋里。

她尝试着忘记,接受那个一直在追她的人,那个会开车给他送早餐,早上开车送她上班,送她去见客户的人。然而,忘掉一个人终究不是找到另外一个人代替就是可以的,她不想伤害无辜的他,那个对她百般好,但是却始终无法让自己动心的人。她曾经期望听到她谈恋爱了,他会有所反应,但是从来没有,她看不出他有任何异样的表情。

她生日,他刚好过来了。和同事一起聚餐,唱歌给她过生日。她终于还是没忍住,大哭。大家伙一起哄她,她说除非他答应他一件事:给她唱首歌!从来不唱歌的他竟然没有拒绝。可是,他终究不知道她的大哭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刚刚的失恋!

她努力工作,看书,努力的把自己填满,期望能赶走那个不知不觉就占领自己心的那个人。也许连她自己也不知道,他已经生根!偶尔的时候,还是会趁机偷袭,然后扯得自己撕心裂肺的疼。友说:7月辞职出去旅游,去不去。还没等她说是去哪里,她已经答应。哪里都好,出去喘口气。于是请假,56个小时的硬座,去了西藏。她以为那个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会洗尽铅华,包括洗掉心里的那个人。

然而,回来之后,脑海中却不断的出现他的画面。她报班,学习吉他,极尽努力的忘记他,甚至不顾家里现状提出离职,他百般挽留,却没有一个理由是他喜欢她,希望她留下来;他让她给一个能说服他的离职理由,她也终究没能说出口。

后来,他传出来了恋爱、结婚的消息,幸好此时的她身边有人陪伴。那个在闺蜜的婚礼上遇见的跟她一样喜欢旅行,有着共同爱好的人,那个可以把她捧在手心里的人,那个可以让他看得见未来的人终于渐渐替代了那个不可能的他。可是来到那座有他的城工作出差,看见那个人,心里还是会有些许难过,毕竟曾经深深的扎根在自己的心上,就算已经拔掉,但是伤口也需要时间愈合。

喜欢到忘记的距离有多远?终究无可丈量。喜欢得越深,爱得越深,大概距离就越远,远到自己也无从知晓吧!

如果你好的文章,可以点击【投稿】,让大家看到你的作品,同时也有稿费可以拿,快来投稿吧!你还可以加入投稿交流群:51873550,结交更多喜欢文字的朋友。欢迎你来。

➥ 本文由(云梦)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门口的那一片竹林

在我老屋的门口有一片竹林,每年无论怎么忙,都会把死竹子砍出,给它们扎好竹篱。从小喜欢竹子,可能是竹子宁折不弯的骨气和中通外直的性格,以及竹的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苍劲而挺拔,更有竹之心虚有节的气质。 小时候,父亲会编织竹器,比如竹笼、竹篓、竹筐等,他的竹编手艺很好。可能担心手艺失传,常常教我砍竹...

一束不会凋零的花

那是一束开在心田的花,永远不会凋零,也是迄今为止,不管是什么形式或在什么场合中,我收到过的唯一一束真正送给我的花朵,而它的到来却是那样的毫无预料,那样的令人热泪盈眶!它留下来的温润竟然已经悄悄陪我走过了十多年…… 那是2005年深秋的时候,我从家乡启程去北京住院治疗腿疾。启程前...

你是我人生最美的传奇

佛说:“万法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诗写婵娟,词谱秋莲。喜榕树,书香氤然。香梅品尽,两处情牵。谢诗为证,曲为媒,词为缘。隐隐青竹,脉脉红莲。深深院,绮韵盈然。花前携手,秋波相牵。道眼中情,情中语,语中缘。”一直相信缘分,因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杨绛散文集《第一次下乡》

一、受社会主义教育 我们初下乡,同伙一位老先生遥指着一个农村姑娘说:“瞧!她像不像蒙娜·丽莎?” “像!真像!” 我们就称她“蒙娜·丽莎”。 打麦场上,一个三角窝棚旁边,有位高高瘦瘦的老者,撑着一支长竹竿,撅着一撮胡子,正仰头望天。另一位老先生说: “瞧!堂吉诃德先生!” “哈!可不是!”...

回家回家(一)

路一脸的不信,坏坏的笑,大概觉得我在吹牛。我片刻狐疑,向记忆深处求证,再目测学校与我家之间的距离——两山之间,上下沟坎,五分钟跑过来,我有这速度?是不是记错了? 我站在高处,前方直线距离两千米的半山上是我家,身后五十米是学校,脚下石砌台阶是最近几年做的,异常陡窄,一个人在前面呼哧呼哧的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