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人生哲理的散文精选

阅览1324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3485 阅读时长:大约 7 分钟 ☑

凡事不论成败,只要经历。这一生,本就是为了不输给自己而已。多看一些哲理的散文,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今天阅读网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富含人生哲理的散文精选,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富含人生哲理的散文精选篇一:不要为失败找借口

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失败,有的人把失败全都归结于自己身上,消极对待。比如说自己长的不帅,没有钱等;有的人把失败全都推到别人身上或者有很多理由来为自己辩解,比如说机会不好,心情紧张,没有睡好觉等。结果前者信心严重不足,一遇到失败,心里就惶恐不安,再遇到大的打击,就轻生自杀。而后者看起来失败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其实他是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掩盖自己的错误是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不找出根本原因,成功永远与你擦肩而过。试想一个医生,如果不能正确的去诊断你的病情,那么在你身上的疾病怎么能康复呢。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失败呢,就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胜败乃兵家常识,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失败,既要找出主观的原因,也要分清客观的原因。实事求是,不可过于悲观,把困难想成一座高山,自己永远也逾越不了。也不要过于自信,想着任何困难在自己面前都是小儿科。最后,综合考虑,制定一套针对自己行之有效的措施,再采取实际行动。当然,最好能听听一些成功人士的建议,这样对自己的成功将会大有帮助。

有的人在工厂里上班,因为想着自己是大学生,比那些初中生,高中生,懂得多,可是一旦实际操作起来,对那些机器很是陌生,远没有学历低操的熟练,原因何在,其实,那些大学生一开始的想法就错了,他们把自己定位在了一个高的位置,想着自己的学历比那些学历低的高,眼高手低,理论说起来头头是道,平常却连那机器连碰都不碰,一操作起来,自然就不听自己使唤了。而那些学历低的,热衷于实践,经常操作机器,俗话说熟能生巧,他们操作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当遇到一些学历低的嘲讽时,一些大学生觉得很没面子,便说,那不怨我,这些都和我的专业不对口,如果是我专业的话,你肯定不如我。可我觉得这样想法是在为失败找借口,既然,离开了学校,已经进入了新的岗位,就应该从零开始,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懂就问,不要碍于面子,他的错误不是那些客观原因,而是他缺少实践。如果他能更好实践的话,他也会对那些机器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现在,有一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经常看一些专业方面的书籍,可是在碰到具体问题时,还是会失败,究其原因,还是缺少实践,只有理论联系实践,才是成功之道。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为失败找借口的人,因为是他们亲手把成功的机会给断送了。

富含人生哲理的散文精选篇二:认真地生活

后悔,希冀可以有重来的机会,但却没有想过从现在开始改变。即使处于后悔中,也一直重复着以前的生活方式,丝毫没有长进。

只把希望放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中,借此来安慰自己,光阴虚度。可怜!可恨!以前的时光不可重来,现在的时光也开始慢慢流逝,最终什么也抓不住,虚留空悲切!

伤春悲秋只是弱者的无力呻吟,勇往直前才是强者的胜利所在。地球每天都在转动,每个人的生活都在继续,从来不会围着一个人转。在所有人都向前的时候,停滞就是落后。时间是公平的,不会为任何人停留,伤春悲秋给了你什么?是为了欣赏自己作为一个弱者的姿态吗?

人生没有后悔药,如此浅显的道理,我们早就明白。可明白是明白,却终归参不透,不然为什么会留下那么多遗憾?生活从来不简单,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

不想后悔,就不要抱虚无缥缈的希望。当下不做好,如果有重来的机会,一定就能做好吗?很喜欢《中庸》里的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预先做好准备才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如果我们敷衍生活,生活必将敷衍我们。只有认真地生活,以自己最好的一面去面对生活,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将是最好的状态,机会摆在我们面前,足够优秀的自己才能把握住,才能抓的稳。如果一直不思进取,机会就算来到面前,我们能抓得住吗?抓不住的,没有足够的能力何以立足?除了运气,更多的是靠自己的能力。

如果我们认真地生活,那么生活也一定会认真的对待我们。

富含人生哲理的散文精选篇三:有一种努力叫适应苦难

苦难就好像使人奋进的一种强催化剂,经历过苦难的人往往能够将自己塑造得坚韧,刀枪不入。

故事的开头:是腊月的黄土高原,纷纷扬扬的雪花落在黄土高原每一寸土地上,落在石垲节中学每一寸土地上,落在孙少平的黑馍馍上,落在孙少平的心里。当然,也落在每一位读者的心上。深沉而现实的笔触,感染了我,同时也感染了大千读者。

看着孙少平因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而逃离人群,独自偷偷领取自己的黑馍馍时,不禁想到从前的自己。不也因为家穷而不能和同学们享受同样的生活条件时而自怨自艾吗?但回头想想,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比起父母吃糠咽菜供我们上学,我们在学校的条件再不济也比他们在家里生活得好时,心里顿时释然了。而我也更加明确上学的目的了,那就是让家人获得更好的生活,让自己成为家人都保护伞。同样的,书中的孙少平在回家看到家人的样子后,他同样有自责,他同样满怀抱负,势必要改变家里贫穷落后面貌,在晓霞的开导下,也渐渐变得积极自信起来,梦想有一天能走出双水村,走出石垲节公社,走出原西,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和郝红梅的丝丝牵绊是他在石垲节中学读书,是他在遇到晓霞之前的唯一美好的经历。那本《红岩》是他俩情谊的牵引与见证。然而,爱情往往不如他的生活那般纯粹,不如他那般纯粹。地主家出生的郝红梅,在生活上饱受压迫,和孙少平一样有着不为人知的自卑与敏感的自尊心。两个人因为相互同情而走到一起,惺惺相惜,这种惺惺相惜绝不是世俗中所说的“爱情”,亦不是长相厮守。这种因同情引发的感情很易碎,受不得一点风吹雨打。所以就在班上同学调侃郝红梅是孙少平“婆姨”的时候,两个人互相责怪,甚至不愿意说一句话了。孙少平是因为年幼的心而倍觉不好意思,虽然两个人都因此事而不痛快,但郝红梅却并没有孙少平的不快那么单纯。郝红梅的不快一方面是不好意思,另一方面是他不想被认作是孙少平的婆姨,不想被认作是这种穷人家孩子的婆姨。尽管两人最后和好,但也找不到从前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了,因为郝红梅的心最终暴露了,她要的是顾养民那种高贵子弟,只有和顾养民那种人在一起才有她的出头之日,像孙少平这种人只会把她带进无尽的深渊……这种为自己考虑的想法很好,很符合中国大多数女性的择偶标准。然而,如果她能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或许便不会那么孤注一掷了吧!

与郝红梅不同的是,孙少平遇到了他的晓霞,和晓霞在一起,他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他们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他们在一起讨论天文地理,没有什么比知识更让人渴求的了,人一旦陷入了求知的漩涡,就难以自拔了。而晓霞就是这样一个漩涡,聪明、大方、美好、自然。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有一个郝红梅,她和你十分相似,两个人能够平淡地相处着,却相互难以进步。每个人的身边或早或晚也会出现一个田晓霞,她催人奋进,在你脑海中一次次地打开新世界,让你想去追求,去提升自我。

然而,纵使头脑中有无数个想要完成的梦想,想要去的地方。然而,当少平回到家,看到家里那个烂摊场——祖母瘫痪在炕,妹妹兰香读初中正是用钱的时候,包括自己也是,妈在家操持家务,爸爸和哥两个劳力维持一家的生计,刚好足够每日口粮。想到这里,少平那满怀的激情好似被一盆水泼了下来,浇了个凉透。

然而,庆辛的是,他没有就此放弃,他仍然在努力,仍然在向往外面的世界。高中毕业后,在石垲节教了两年书后的他,那团梦想的火焰仍迟迟没有熄灭。就这样,他挎起那个上学时的破布包,卷上一床破被褥,就离开了从小生长的双水村、石垲节,去了县城。然而,农村里走出去的他,没有户口,没有体面的装束,便只能和东桥头那些外来户一样,做着揽工汉的活了。做揽工汉的他,也是我最敬佩的他。纵然出生于贫苦家庭,但好歹也是一个读书人,揽工汉的活岂是他所承受得来的?然而,坚强如斯,在远房亲戚那里感受到了冷眼之后,他的勤劳与务实得到了雇主的承认与赞赏。

之后,在离家的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不断地做着揽工汉的伙计,那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他揽工路上最好的陪伴。

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同样的,职业也无高低贵贱。尽管做着揽工汉的活,少平的灵魂一如白雪般纯净,扶危济困,关键时刻,不惜牺牲自我。即使白天干了一天活,身心疲惫,晚上仍然坚持看书。或许,也正是书,才使得他的心灵永葆纯净而不变质吧。直到后来去到煤矿,他的勤奋不变,善良不变,每月从自己的工资里面向家寄50块钱是他对家的责任,对父亲的责任。

孙少平——在苦难中练就的能屈能伸的大丈夫。

➥ 本文由(梦溪)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只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突然间自己好像无助的感觉,没有办法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着,而自己的脚步迈的那么的沉重但是自己要有信心的往前走着。人一旦变了心就在也没有回头的路了,我想感情这东西没有商量的余地,说离开就离开,爱情是永远读不懂的白字书。每一天都有新的生活在等待着你,等待着你去生活,生活每天都是必须的...

思念爱人的短篇散文

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思念就像雨后的春笋一般疯长,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思念爱人的短篇散文,供大家欣赏。 思念爱人的短篇散文:淡淡思念淡淡芬芳 夕阳渐渐落下,云彩慢慢隐去。一阵清风徐徐吹来,吹走了烈日的灼热和一些浮躁的心情。 站在浓浓的树荫下,有淡淡的思念爬上心头,这是一种温馨甜蜜的味道。此刻,你在哪...

朱鸿兴的面

《姑 苏 行》---朱鸿兴的面 文/ 淡水泉 近十年来,因工作关系常奔波于沪杭一带,虽置身于天堂之侧,但作为过客总是一次次穿梭在机场、酒店、写字楼的三点之间,始终难得放慢匆匆的脚步。同时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对游人接踵比肩的景区,向来兴趣不大。主观条件是思想问题,如赵州和尚所言:"好事不如无"...

周庄印象

踏上古镇,远眺四面环水的周庄,一个姣好的形象。突然,我一个中原汉子,心绪一下子柔软起来了。 -----题记 我在皖江宜城应朋友之邀。今年十一月初趁着深秋凉意给自己的心路放几天假,独自赶上长江的尽头。我带着成熟浓郁的风秋去了上海,是重来了。上海离周庄很近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次日清晨...

放下

枯坐于电脑前,打开WPS,是因为有万般思绪书写,有许多许多话想说,手放到键盘处,却没有任何文字输入。 翻开日记本,有许许多多话题可供选择,每一个题目都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点去展开,自成文章,却忽尔索然无味。 虽然昨夜睡得晚,今晨的生物钟却非常准时,五点半,闹钟还没醒时,人早已醒来。第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