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那束光

阅览332 作者:一念放下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954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你心中有光吗?那你心中的光又会是什么?下面由我带领大家走进一个有光的故事,一个男孩平平常常简简单单始终在追逐着心中的那束光的故事。

16岁那年,一个男孩子把头重重的撞上了墙上,并当着父母的面,写下了诀别书。那不为了什么,只因父亲让他放下学业,放下他所喜欢的一切。不过后来,这个男孩子,昏迷了两天两夜后,命大,他还是终于醒来了。

24岁那年,一个男孩子常常每天下班后,一手拿着馒头,一手拿着公交卡,辗转几路,只为了去上那么几节课。可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平常人眼里的几节课,却是他一次又一次跪在学校负责人那里乞求得来了。因为他没有毕业证,他没有资格,甚至学校负责人也怀疑他是否能跟得上,但他却担任了那里的班长且拿了那里的三年奖学金。

30岁那年,他回了家,也就意味着要放弃在外工作多年的经验,重头开始。也许,认识他的人,又让他拿起了笔,那你可知道,一个已经放下许久的梦,重新被燃起是什么心情?尽管这大男孩已不再年轻,甚至有时打字也打的很慢,但他却未曾放弃,尽管作品也得奖了许多,但最重要的是,他的心平静了下来,好似找到了归宿。但知道他的人总问他,每天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一直坚持写下去,而这大男孩只是淡淡的说,“只为了记住,这每一寸时光。”

不了解的人会问,这些平凡的日子有什么好留念的。但是如果你要知道写作,是这个大男孩一生的梦想,也许,这一切都似乎可以理解的清清楚楚了。

一个人没有梦想,没有自己的灵魂,就像那生活中的盆景一样,每天只有那么大的空间,那么多的人来欣赏,或者来参观,但他们却不知道,这盆中的花花草草他们更需要有自己的空间,自己一生被时空所下的定论,而不是仅仅只是一个盆景。

思想,就是指导那个男孩子,一生的动力,也是生产力。虽然他有时一个月只写一篇文章,甚至有时为了一篇文章,要翻阅查阅上百万的资料,修改几十次,但他却很幸福,因为这是他为自己人生所下的一个定论,而不是像一个盆景一样,被技师或者被参观人需而随意去更改,去迎合。

又或许,他离开工作很久的单位,重新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会很难,很累,但思想,也就是动力,就像那束光一样在指引着他前行。因为他已经把那束光打在那里,所以他会一直追逐着光点继续前行,永不停止……

思想,生产力,也许,那一片片文章,那一个个心愿已了,也就是他心中那束光一直在指引着他前进……

➥ 本文由(无悔)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风雨过后见彩虹

刚刚还晴好的天,忽然就黑了上来,伴随着一声声雷鸣,狂风暴雨顷刻间就凶猛地袭来了。 霎时间,天空乌云滚滚,仿佛有吞噬大地的气势。一道道闪电划破长空,吓的在屋檐下躲雨的鸟儿也惊飞了起来。一道道银白色的闪电交织着,闷雷滚滚,仿佛有千军万马的气势;又仿佛诉说着自己的苦恼。随着主角雨的到来...

一生寄托于故乡

记忆中的故乡是民风醇厚,风景朴实的小村庄。那里没有高架桥,也没有互联网,有的只是平淡的日子和人们的匆忙,但正是这些平淡的日子,让我终身难忘。 平淡的日子里,父母总是早出晚归,所以,家里面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来照顾我和姐姐。农村的孩子都是“野孩子”,所以,爷爷奶奶照看我俩颇是费劲...

君有奇才我不贫

像一杯糖水给了一个无比干渴的人,她不知道这水是什么味道,但能在最后一口尝到甜味。前面流走的太急促了,中途呢,像是味蕾的享受,最终,可能被呛到,但它,始终是一杯澄澈的甜味。 起初,我们是同学,你的威严让我退避三舍,那腔调好像是一个班长与生俱来的。不敢靠近,所以不与攀谈。是一株无名小花...

一半安详一半飞扬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 在尘土里安详,听不见世界的喧嚣,拥抱着大地,忍受着沉默着,有力的沉默着,寻找着背负着,骄傲的背负着。在孤独的世界安详,在安详的世界里丰盈着,吸取着,卑微着,守候着每一个无视经过的灵魂。 飞扬是什么...

感恩教育需要智慧唤醒

去年一个晚上,一位家长打电话过来诉苦,孩子因为过生日蛋糕买小了,闹得全家不得安宁,希望我这个班主任教育一下。 第二天早上,在晨会课上,我进行了小调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有没有给父母过生日?父母生日有没有送礼物?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每年都要过生日吗?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