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四)

阅览1301 作者:快乐天使的梦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951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如今的人们在发奋供着自己的孩子上学,读书,想让他们上大学,想让他们出人头地。也有许多农民们,也在日益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临到老了,都享上天伦之乐。孩子们的命运得到改善,这也是大人们的荣耀。在农村来说,家里有上一个大学生,有一份好的工作,就是所谓的:“砍了荒蒿,出圪针”了,也是:“祖上积德”了,是大人们走到哪里的夸口,是大人们脸上贴了金皮。

能出人头地当然是荣耀,可是要想改变一个村庄的面貌,最要紧的是一个村庄的形象,一个村庄人们的素质要提高,我们虽然做不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要做到百事以“孝”为大,我们做不到所谓的孝道,但不要做到让后人“引以为辱”的打骂老人吧!

前些年,我们村庄有一位八十七、八的老人,她在村里是“李”姓中最大的辈分,在我们这辈上她都是我们的“老祖奶奶”了。就是她自己家中,她身下有五辈人了(连同她在内),孩子们都叫她“老奶奶”了。他老人家的儿子已经七十多岁了(旧时的人结婚早)。可是她老人家经常让儿子打骂的哭天喊地,有时间把她的铺盖卷扔在大路上。女儿和亲戚来了给她的看望钱,她买了一袋面粉。一大家子十几个人,都是单辈(一辈只有一个儿子)只有她的孙子当年有六七个孩子还小,他们家一直共家。老人家经常说她由于小年时老吃洋芋,吃下了毛病。现在一吃洋芋就“跑肚(方言:拉稀)”但是他们每天早上就吃蒸洋芋繎窝窝头,老人家看见金黄的窝窝头特别想吃,但是轮不到她吃,她只能用洋芋填饱肚子,但是她不敢吃啊!老人家白天就用自己买来的面粉“拌疙瘩”吃,儿子看见了说他妈妈偷得吃,就把老人家的面粉连同面袋一起扬在院子里,老人家急的撕心裂肺的大声哭,后来八十大几的老人把族里的说嘴人叫去,说了这件事,但是那又起什么作用呢!村里人不可能一直在看着他们啊!

有一次,我扛着锄头往地里走,听见老婆婆大声嚎哭,我顺着声音望去,这时老婆婆七十多岁的儿子和只有十几岁的孙子女(老婆婆的小孙子)正在大骂老婆婆,儿子往街畔的崖畔堤推他妈妈(可能是吓唬吧!),十几岁的孙子女拿起土疙瘩打她老奶奶。在夏天正凉爽的时候,大家都出去山里锄务庄稼,但是老婆婆的哭声分明是让人听见救她。

在冬闲的时候,七十多岁的老汉(老婆婆的儿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讲故事:从前有一个妇女,一出门道的院子,头也不低,顺手把手里端得水一泼。这时老君爷看见了说:“百年百岁”;这时有一个妇女出了院子,端着一盆水,走出院子很远了,才恭恭敬敬得把腰弯下,慢慢的把水倒了,老君爷看见了,发自内心的说:“早死早转”。其实聪明人一听他的意思就知道:“百年百岁”的人就是没做好事,老天在惩罚他(她)多活几年,让他(她)受尽人间痛苦;“早死早转”的人就是做了好事,老天爷同情他(她),让他(她)早死早转,投入好胎。不管这是故事也好,寓言也罢,大家听了觉得这话不应该出自老汉口里,自己将近九十岁的老母还健在,说出这类话有失下做儿子,上做父亲,爷爷,甚至老爷的威信吧!自己没感觉到自己说的话要是给孩子们做了榜样是如何后果。

其实在这一大家子十几个人中,只有老婆婆的孙媳对老婆婆最好,经常对老婆婆无论吃喝,还是人前都叫“奶奶”长“奶奶”短的;在其余的十几个人中,在大路上或村里的红白事中,根本就像不认识老婆婆一样,好像对她恨之入骨。尤其是村里的事业事情(红白事情)的时候,由于老婆婆家里吃不上顺口的,总是探食(想吃的意思),他们一家人好像觉得老婆婆给他们家丢人,不带面子,一回家就对老婆婆大发雷霆,别人家头一天“大红火”,他们家第二天“小红火”,是骂老婆婆的声音。

在老婆婆八十九岁的那年大年夜,正当我们一家十几个人准备吃年夜饭的时候,看见老婆婆七十多岁的儿子穿着白孝衣,戴着白孝帽,从我们街上走过,他对我爸爸(公公)说:“我母亲刚刚去世”。第二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全村人都吵得沸沸扬扬,说:“他们家在大年夜,见老婆婆有病,快不行了,儿媳妇就用纸缴(用剪刀剪)了一把纸笊篱,烧了让老婆婆快死,怕老婆婆死在来年不吉利。”其实这是他们族里亲近的人亲眼看见的。大家听了都很诧异,不管是否真的灵验,是迷信也罢,是传说也罢,总的来说影响不好吧!这种心体是残忍的吧!这种行为是不正的吧!

其实这一家人不是傻,而是聪明过头了,聪明的是别人想不到的,他们能想到,别人不懂的他们都懂。像这种抛弃老人的事在我们周围有好多好多,这种形象影响着我们的后代,人常说:“人是疼下,不疼上。”但总不该把自己的父母的生死当儿戏,总不该给自己的后代留下不可容忍的阴影吧!我们人的一辈辈流传下来,总该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吧!

要想改变农村的面貌,最要紧的是改变这些人的素质;人一有素质,思想觉悟就高了;觉悟高了以后,对我们的孩子的教育就有了全面发展。像以上这些事情一直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对孩子们心灵上肯定有创伤吧!

➥ 本文由(弦月)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心态决定结果

心态决定结果 十多年前我们单位集体检查身体,查出两个疑是患肝癌的人,于是关照他们自己到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 这两个人中有一个人社会关系很广,于是他找朋友,托关系,托到了主任医生,要求把查出情况和可能的治疗结果如实告知他,于是医生违反只告知病人家属的规定,如实告知了他,结果他心情一入千丈,胡思乱想...

七夕情人节爱情散文精选

七夕是我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伴随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不断完善,乞巧、曝衣等风俗逐渐形成,汉代开始涌现出现大量吟咏七夕的诗作,至唐发展到辉煌时期。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你带来的七夕情人节爱情散文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七夕情人节爱情散文精选篇一:七夕,我在诗中等你 今夕,何夕,七夕,我惜。 隔着银河对望...

小满,刚刚好的幸福

小满就像一位“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妙龄女子,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似一枚夏熟籽粒已渐饱满,但尚未成熟的果子,悬挂在节气的枝头。 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故称为小满。小满,是小小的满足,是人生的留白,是刚刚好的状态。 《菜根谭》有云:“花看半开...

今夜,我醉了酒

逝岁易写,情怀难书。 当春秋倒置,人事相倾,如白纸的生命被涂抹进各种历程;当日月更迭,光阴变换,站在风起的窗前,看岁月将往昔摧残,看夜色将喧嚣遮挽。 已多年情怀改,又一载风物移。 我不怕岁月迁流,年华隔岸,很多事早已注定,刻意挽留不过徒劳。一直以来,不敢去深思,不敢去追问。悠悠时空转换...

杨绛散文集《窗帘》

人不怕挤。尽管摩肩接踵,大家也挤不到一处。像壳里的仁,各自各。像太阳光里飞舞的轻尘,各自各。凭你多热闹的地方,窗对着窗。各自人家,彼此不相干。只要挂上一个窗帘,只要拉过那薄薄一层,便把别人家隔离在千万里以外了。隔离,不是断绝。窗帘并不堵没窗户,只在彼此间增加些距离——欺哄人招引人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