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中秋

阅览5258 作者:小鲤鱼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937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月圆了,又是中秋,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秋节,在我的家乡叫八月节,因为这一天是农历八月十五,直到我上学认了字,才知道八月节真名叫中秋节,是月亮圆圆的日子,是我们小孩子享受月饼甜香的日子。这一天也是农村最忙的时候,俗话说三春没有一秋忙。每到八月,秋收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全家人一起悠闲地享受节日,是很奢侈的愿望。三年级的中秋节,来自城里的知青慧珍老师说要给我们讲关于月亮的故事,于是我知道,月亮里有一个月宫,长着一棵桂花树,住着一个美丽的姑娘,还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那一天,我是那么向往月宫,恨不得立刻飞到天上去。是不是月宫里没有农忙,一家人就能围坐一起团团圆圆地过节?

又近中秋,父亲说要去二妹家,和母亲一起。我是义无反顾的支持的,这么多年,我们姐妹陆续离开家,从来没有在一起过一个中秋节。前些年父母还有体力,是他们忙农事;这些年,又是我们所谓的忙。端午节的时候,我强烈地邀请父母到我家里来,我们一起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我知道,父亲今年总是腿疼,他是怕他的旧疾影响了他走路,能走就去走走,不然这农忙季节,他才不会去串门。不能下地干活儿,还得帮助弟弟看家护院呢。父亲年近古稀,总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干什么都得有样儿,走路一阵风,我跟父亲走路得带小跑儿的。小时候跟不上,现在还是跟不上,其实我已经够快的了,在病房工作腿脚不快怎么行?竟然还是跟不上父亲的步伐。

那一年的中秋节,因为跟不上父亲干活儿的速度,我痛下决心,我要走出去,到外面看看,不再跟在父亲后面干农活儿。当时是全家人一起收葵花籽,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到了田里,家离收割的田有四五里的路,那时候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家里仅有的小马车父亲是不让坐的,怕累坏了他的宝儿马。父亲打头,然后是母亲,我和妹妹,一人一条垄,我们用镰刀割下葵花的头儿,然后放进筐里。装满筐再倒进旁边跟我们一起走的马车上,弟弟看着马车。那年的葵花丰收,头儿如小锅盖大,女孩子是没力气的,不一会儿,我就汗水淋漓了,父亲落下我50米,再抬头父亲落下我100米以外了。原以为父亲能回头接我一下,可是他却坐下来抽烟了,我心里这个不乐意,但是慑于父亲的威严,我是不敢说的。倒是母亲和妹妹不时地接我,我才算跟上他们的进度。这时我想到了表哥,他是不用再干农活儿了,去年已经考入省城的一所水利学校了。那我为什么不能效仿一下表哥?省得每天看父亲严厉的目光。

中午,母亲急急忙忙地回家包饺子,我们还留在田里。大约饺子要熟了,我们也到家了。一年到头只有逢年过节才吃饺子,一到过节每家都会称上二斤肉,中秋节的中午必须吃饺子的,月饼是留到晚上吃的。中午饭就像抢一样,风卷残云般吃完,又回到田里。忙乎一天,所有的葵花都收回家了,堆在院子里跟小山一样。父亲说月圆的日子干活不用灯光,匆匆吃完晚饭,我们披上大衣,坐在“小山”周围,开始打葵花籽了,就是把葵花头儿上的籽儿用木棍敲打下来,然后晾干收藏或出卖。这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大如圆盘,银辉四射,恍如白昼。母亲拿出月饼,我们姐弟四人每人一块儿,那时候的月饼是那么香甜,简直是人间美味。我家有个习俗,吃好东西的时候,必须每人给父母先品尝,然后我们才能吃的,我们一小口儿一小口儿地吃,兴奋地叽叽喳喳,我说吃到青红丝了,妹妹说吃到花生了,弟弟说还有芝麻,似乎白天的劳累一扫而光了。我们不敢吃快了,因为每人仅有一块儿,每年只吃一次,一旦吃快了就品不出过节的味道了。

月上中天,夜晚愈加更加明亮了。“小山”也渐渐变小了,葵花籽儿铺满院子。这时三姑父来了,他兴匆匆的脚步,感觉有喜事要说。他对父亲说,他家有彩色电视了,台湾的老叔给邮寄过来的。父亲说,失散了四十年的亲人,在台湾有消息了是好事,可喜可贺。我知道三姑父是来分享他的快乐的,亲人找到了,还有贵重的物件寄来,在这月圆的日子,是多么难得啊。弟弟妹妹一溜儿烟地跑了,去三姑家看电视了。那时村里还没有几家有电视,都是黑白的,十二寸的。彩色电视啥样,大家都特别新奇。不一会儿,妹妹们跑回来了,兴奋不已,说彩色电视十七寸的,像小电影一样,里面的人都穿鲜艳的衣服,花草树木像真的一样,可好看了。

那个夜晚,父母是高兴的,因为金秋的收获;小孩子是快乐的,因为吃到了月饼,还看到了彩电;我也励志了一回,我发誓要好好学习,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父亲高兴的时候,就爱拉起他心爱的二胡,在二胡优美的旋律里,我美美地进入了梦乡,朦胧中我坐上了月亮船,飞到了月宫,那里雕栏玉砌,碧宇琼楼,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我与嫦娥姐姐牵手,在仙境中嬉戏。我还看见一张桌子,上面摆满美味佳肴,月饼圆圆的诱人,我的亲人团团围坐,父亲从容地端着酒杯,母亲在给我们夹菜,妹妹弟弟喊我吃饭,父母没有忙碌,没有劳累,是那么惬意……

➥ 本文由(幽蓝)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地铁里的人生

脚步声,行李箱的磨轮声,唧唧喳喳的交谈声,夹杂着呼呼的喘气声,在地铁站里汇集在一起。一股酸甜苦辣咸的味道,浑浊着一张张地铁票。焦急的人们蜂拥着走进深深的地下里,准备拼搏焦急的地铁人生。 于铿铿锵锵的轰鸣中,一列列的载客车,匆匆地驶了过来,将匆匆的过客吸进肚子,随即又匆匆地驶了过去。...

关于足迹的抒情散文欣赏

不停在原地,努力的去追寻,无论在哪里,都要留下足迹。或许一滴两滴,汇不成大海,但是水滴石川,我还是明白,有这个可能。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足迹的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赏。 关于足迹的抒情散文欣赏:母爱雪地足迹深 这是33年前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 那时我正参加山东省军区读书班学习,爱人既要上班...

名家短篇哲理散文精选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经常阅读一些哲理的散文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下面是阅读网小编收集整理名家短篇哲理散文精选,以供大家参考。 名家短篇哲理散文精选篇一:知耻而后勇 人生从来不是坦途...

值得认真品读的林清玄散文

从文学的角度看,林清玄主要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在散文。下面精选几篇林清玄的散文,值得认真品读,供大家欣赏。 值得认真品读的林清玄散文:西瓜偎大边 我打电话给妈妈,请她趁暑假,带孙子到台北来走走。 妈妈一面诉说台北的环境使她头昏,而且天气又是如此燠热,一出远门就不舒服...

有关烩面的散文

河南烩面,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面食。经济实惠,一大碗吃得舒服妥帖。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烩面的情感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烩面的情感散文:迷恋烩面 国庆出来旅游,有人说是找罪受!有人说是脑袋“短路”!朋友不乏诚心相劝,甚至有“扣帽子”式阻拦! 我对不起朋友的善意提醒,飞也似地逃出节日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