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记得回家路

阅览5097 作者:马亚伟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122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妹妹打来电话说:“姐,咱家就要杀年猪了!妈还会煮一锅香喷喷的猪肉,让咱回去吃呢……”妹妹的话还没说完,我的口水早就在嘴巴里汹涌了。

每个人的味蕾都是有记忆的。我们的味蕾,清晰地记着“妈妈的味道”,也清晰地记着故乡的年味儿。

天下的母亲,做菜的手艺千差万别,留给我们味蕾的记忆却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根深蒂固地爱着母亲做菜的口味,那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味道,只有一个人做得出来,那种味道也只有儿女才能准确地辨识出来。妈妈的味道,已经同妈妈的爱一样,深深地烙在记忆中。

味蕾记得回家路,牵引我们回到家乡的,除了心里热切的想念,还有味蕾上那难以淡去的味道。

记得我在外地上学时,每年都是腊月二十以后到家。我刚到家,母亲就会给我做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条。那碗面条,其实是母亲给我补的生日面。每年生日我不能回家过,但母亲总会在我到家的第一时间补上生日面。这碗生日面里,早已经有了年味儿。母亲用杀了年猪后煮肉的浓汤做卤,加上白菜,再打上一个荷包蛋,吃起来香极了。我知道,母亲是在我回来的前一天把猪肉煮出来的。猪肉在大铁锅里细火慢炖了一夜,为的就是让我回来能吃上。肉汤浓稠而不腻,里面还有很多细碎的肉丝,连同面条一起吃,感觉味蕾受到了久违的恩宠一般,香得难以形容。我挑起面条,大吃一口,对母亲说:“妈,还是我喜欢的味儿,这面条,长长的,细细的,只有你才能擀出来!”母亲笑眯眯地说:“多吃点,这是长寿面呢!”

我的年味儿,从一碗长寿面拉开了序幕。自此以后,几乎每天都要享受舌尖上的盛宴,这样一直把年过完。母亲总说一句话:“再穷不能穷年!”所以,尽管平时家里很节俭,但我们的年总是丰盛而隆重的。我想这是父母在给一家人一种美好的安慰和祈愿,年是犒赏一家人的时候,新年过得丰美,来年的日子也会丰美。

接下来的日子,母亲开始忙着蒸年糕,蒸馒头,磨豆腐,灌香肠,家里每天都要上演“美食大制作”。那几天,一向简朴的农家厨房里,开始了“鸿篇巨制”,极为隆重。母亲不停地忙碌着,我帮着打下手,还会在美食出锅后尝到第一口鲜味。我最喜欢刚刚做出的豆腐,那个细嫩柔滑啊,热热地吃一口,豆香四溢,回味悠长。我的味蕾清晰地记得,除了家里的豆腐有那种特有的香味,我在外面从来没尝到过那么好吃的豆腐。

北方人过年必须吃饺子,母亲会准备很多肉馅。那时包饺子的菜多是大白菜,不过母亲总会来些“小创意”,在白菜猪肉馅里放上点胡萝卜或者蒜黄、韭菜之类的,吃起来别有风味。母亲还喜欢给饺子捏出花边,看上去很漂亮。大年三十儿吃饺子,饺子端上桌,年就真的来了,欢乐和喜庆也跟着来了!

多年里,母亲每年都会这样过年。我们姐妹出嫁后,每年都会回到娘家,在父母身边多住几天。味蕾记得回家路,又要尝到“妈妈的味道”了,心中升起阵阵暖意来……

➥ 本文由(飞絮)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书者

今年暑假带涵涵和衡去毕业旅行,第一站就是曲阜。 曲阜孔林外有十几个卖字的,有开店的也有摆摊的,有的自称是孔子的后代,有的自称是王羲之的后代。挨着看过来,十有八九都是在宣纸上写上“海纳百川”“天道酬勤”之类的行草,水平很一般,价格倒是很便宜,从一二十块到百儿八十不等。 卖字,凭手艺讨生活也没什么不好...

我想成为这一潭水

当我一个人在山野,就无可更改的置身寂寞。脑子被板住了——脑子难受,耳根生疼,身上有某种压迫似的,非常沉重,而且压在我身上的每件器官上,甚至肠胃上。一切都这样枯燥,一点也不能在我的心里融成热腾腾的新鲜的东西。仿佛我的一切都和这寂寞联系上了,仿佛我的一切都没超过这寂寞中。我渴望熙熙攘攘的人群...

关关雎鸠

《诗经》开篇便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但看看《毛诗序》中是怎么说的:“《关雎》,后妃之德也。”“乐得君子以配淑女...

我知道我爱她

关于爱情,我一直都很向往,也一直认为两个人,必须有一个人要付出,才会得到想要的,就算不是马上能看到,它还是会来的。在博客这里,应该没有我认识的人,所以,我就在这里发泄一下,很多感受我想说出来,借此机会吧。 爱情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都觉得自己的答案是幸福的,我也是,也坚持着那么做,就是付出...

感恩四季

你从江南的悠长小巷走来,携带一场细雨,没有征兆,不露痕迹。你从冰封的深海慵懒的探出,寒意中透着丝丝和煦,无声的延续,直到花儿都明了,是该姹紫嫣红了,直到我明了,是该重新出发了。我也希望撑着一把油纸伞,和你偶遇在青石板街,温习你的温柔;希望坐看细水流长汇成大海,和你一起细数清澈的池塘底下鱼儿几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