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时,忆念故乡情

阅览3215 作者:小贝壳小彩雀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62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每次到外地旅行,母亲都会指着那天上的月亮,说着:“看那!咱们的故乡。”

故乡圆,月儿圆。

小时候,每年的中秋节,爸妈都会拿着月饼到外婆家拜访。外婆总会抱抱我,笑得开心的。我最喜欢那漂亮的月饼盒,在圆圆的月亮下,有个漂亮的仙女手提着月饼。

外婆说:“待我们把月饼吃完,给你这月饼盒。”我高兴的希望大家赶快将月饼吃完,我便可以拥有这漂亮的盒子了。

圆圆的月亮代表团圆。母亲说:“咱们可否年年团圆?”

外婆离开后,每年的中秋我们也少了许多欢乐与笑声。

长大后,到外地工作,忙的时候节日回不了家,晚上抬头看看月亮,也能让人思乡。明月千里寄相思,我所想的,感觉故乡的爸妈能感应到。

回家探双亲,感到双亲老了许多。母亲还是那么的一句:“在外地打拼,都没一餐温饱,快来尝尝家里的汤水。”爸爸还为我注备了粥呢。

故乡让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常听母亲说:“在家千日好。”

家应该是最温暖的,在外工作感到不满时,想想家乡,也能让人感到无私的温馨。双亲的安慰胜过千言万语。

自中学毕业后,同学们纷纷离乡,升学的升学,工作的工作。家乡变得静多了。每当假期时,我们都抢着买火车票,赶着回家。尤其是春节时,大家都预早订票,不然就抢不到票了。原来,许多人都少不了这份思乡情怀。

后来,爸爸参加了太极团,闲时和亲友们一起打太极。爸爸说:“太极可锻炼身体,又可以结识许多同龄朋友。”妈妈却较喜欢散步。这样一来,我没在家时,他们也减少了寂寞。

年轻时,爸妈喜欢到各处旅游观光,随着年纪的增长,大家都比较喜欢安静的生活。小时候随同爸妈逛万里长城,妈妈劝不要跑太快,爸爸替我们拍照。周末时我们常去逛公园,湖边和瀑布。在瀑布处拾了不少石头,有各种类型的。

毕业后,许多同学都没再回家乡,搬走的搬走,移民的移民,有不少的同学到城市读书工作。多年后,我们都发现故乡的面貌已不同从前,漂亮的小湖已被填,美丽的公园已甚少游客,平时也甚少人打理。

经过曾就读的小学,中学,看见穿着校服的小伙们开心的在聊天玩耍,让人忆起昔日与同学们一起读书的日子。多年后,已有不少变迁,无论是人,事,物。

爸爸有间饭店,退休后没再经营了。走过这间店铺时,发现现已是一间面包店了。还记得曾在这儿度过的岁月,一切开心的,不开心的。

一向对家乡有份特殊的情怀,这儿让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因为这是我成长的地方,因为爸妈有在。一天,妈妈问:“若有一天,爸妈不在了,你还会回来吗?”

少年时,曾想到远处闯,到外地闯一番事业,建立一个小家庭,过一些自立,自由的生活。在外地时,却极想念爸妈,每当回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怀。读本科时,没考上第一志愿,爸妈还是默默的接收,还特为我煮了许多美味的菜系。

读研时,爱上了游子生活。看见同事们到各地工作,边读书边工作,赚到钱还可以到各处观光,认识不少异地朋友,我也很羡慕。随着,也爱上了异乡的生活。

若然有一天,爸妈不在了,也许我不再回乡了。找一个宁静的地方,有山亦有水,远离繁华的都市,闲时赏赏月,种种花,画些画,看看书,观看日出日落,接触些大自然境界,与一只犬犬,猫咪同行。每当月圆时,也可忆念昔日的故乡情怀。

➥ 本文由(梦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感悟人生散文

人生得耐得住寂寞,兴致勃勃地学习,也得忍受得住孤独。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生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人生哲理散文:掬一份懂得,芬芳美好时光 曾经有一份真情,摆在我面前,而我却不懂得珍惜。人海茫茫,世事变迁,我走在青春的道路上,遇见许多人,碰到许多事,可我总是错过那些美好的时光。...

三人行

他一定是我同学中最有天赋、最聪明和顽皮的那一个,我们相识在“五七干校”子弟中学。说那是中学,还不如说是一排芦席棚中玩乐的“天堂”。我们这些需要和父母一起改造的子弟,被临时找来的“老师”代管着自由读书,其实这些老师都是有相当文化和背景的干部,就说我们英语老师,她是从美国回来的,曾给总理做过翻译...

年味里的那抹记忆

年,又来了。 年年花开,岁岁凋零,走过的,便是记忆。 曾记得,小时候,就在年根底下,离大年初一越来越近的时候,母亲还在为我们兄妹赶制新衣服新鞋子。那时候都是纳鞋底,千层底,细细的密密的针脚,都在一针一线、一拉一拽中完成的。一双鞋子,需要耗费的人工,对于我们现如今不会做针线的人来说,无异于浩大的工程...

奶奶走了

我十一岁那年,奶奶去世了。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还会梦见她,她一直在我心中的某个角落。 奶奶是老外婆最小的女儿,奶奶读了女子师范,然后执教,20多岁挑中了爷爷。爷爷祖上是挑担子挑出来的大地主,而受了新式教育的爷爷也是县中学的教书先生。 张家大院,解放后成为乡政府等机构的办公场地...

味蕾记得回家路

妹妹打来电话说:“姐,咱家就要杀年猪了!妈还会煮一锅香喷喷的猪肉,让咱回去吃呢……”妹妹的话还没说完,我的口水早就在嘴巴里汹涌了。 每个人的味蕾都是有记忆的。我们的味蕾,清晰地记着“妈妈的味道”,也清晰地记着故乡的年味儿。 天下的母亲,做菜的手艺千差万别,留给我们味蕾的记忆却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