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散文集《小吹牛》

阅览4004 作者:杨绛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396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导语:杨绛(1911- ),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生于7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剧本有《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小说有《倒影集》、《洗澡》;论集有《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将饮茶》《干校六记》;译作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小癞子》、《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其中写于1984年的《老王》被选为初中教材。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我时常听人吹牛,豪言壮语,使我自惭渺小。我也想吹吹牛“自我伟大”一番,可是吹来却“鬼如鼠”。因为只是没发酵的死面,没一点空气。记下三则,聊供一笑。我时常听人吹牛,豪言壮语,使我自惭渺小。我也想吹吹牛“自我伟大”一番,可是吹来却“鬼如鼠”。因为只是没发酵的死面,没一点空气。记下三则,聊供一笑。

第一则

我小时,在天主教会办的启明女塾上学,住宿在校。我们一群小女孩儿对姆姆(修女)的衣着颇有兴趣。据说她们戴三只帽子,穿六条裙子。我恨不能看看三只帽子和六条裙子是怎么穿戴的。启明称为“外教学堂”,专收非教徒学生。天主教徒每年春天上佘山瞻礼,启明也组织学生上余山。我两个姐姐都去,可是小孩子是不参加的。我当时九岁,大姐姐不放心扔下我一人在校,教我找“校长姆姆”去“问准许”——就是要求去,问准不准。校长姆姆很高兴,一日答应。我就跟着穿裙子的大同学同去。带队的是年老的锦姆姆,她很喜欢我,常叫我“小康康”。

我们乘小船到佘山,上山“拜苦路”等等,下山回船休息,第二天就回校。当晚沿着船舱搭铺,两人合睡一铺,锦姆姆带我睡。她等大伙都睡下,才在洋油灯下脱衣服。我装睡,眯着眼偷看。她脱下黑帽子,平面是雪白的衬帽,下面又有一只小黑帽。黑衣黑裙下还有一条黑衬裙,下面是雪白的衬衣衬裙,里面是黑衣黑裤。帽子真有三一旁,不声不响。这路车的头几站没有旁的乘客,司机和售票员和我的同伙有说有笑,我总是默默无言。

有一次,售票员忍着笑,无限同情地讲他同事某某:“伊肚皮痛啦”,一天找错了不知少钱,又不能下车。我忽然觉得他们不是什么“开车的”、“卖票的”,而是和我一样的人。我很自然地加入他们的圈子。他们常讲今天某人家里有什么事,待会儿得去替他;或是某人不善心算,老找错钱,每天赔钱;又讲查帐的洋人怎么利害等等。我说话不多,也许他们觉得我斯文些,不过我已成了他们的同伙。这路车渐入闹市,过大马路永安公司是最热闹的一段。我有一次要到永安公司买东西,预先站在司机背后等下车。车到站,我却忘了下车;等车开了,我忽然“啊呀”一声。司机并不回头,只问“那能啦?”我说忘了下车。他说:“勿要紧,送依到门口。”永安公司的大门在交叉路口,不准停车的。可是司机把车开得很慢,到了那里,似停非停的停了一下。他悄悄儿把铁栅拉开一缝,让我溜下乍,电车就开了。我曾由有轨电车送到永安公司门口,觉得大可自诩。

➥ 本文由(暗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南叁南

南山南,北海北。天南海北,重重远路阻不断我们的情谊。——致CYL们 看啊,你们的名字,连缩写字母都是一样的,这是不是说明,从一出生,父母为你们起好名字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之后的相遇相识相知相伴?我们三个啊,说起来我还是后来的那一个。你们两个从高二就认识,而我们的友情却是从高三才燃起小火花。...

深冬季节

在我心中今年的深冬,不是太冷的,有的人说今年的冬天是暖冬,并不是寒冬,没有以前那么的冷了,我想这是事实。从2015年第一场雪来看,那几天却是冷但是不是特别冷,我想这是因为气候的原因的影响,而并不是别的。再这些天里我们这儿是没有下雪的,顶多是下一些小雨而已,所以天气不是太冷。人们身上的衣服不断的在加...

儿时年味的记忆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这是我们小时候唱的一首儿歌,也反映了我们小孩子对过年的盼望。小时候“过年”很吸引人,不管吃穿,也不管文化娱乐,都比现在的“味道”浓得多,热闹得多,丰富得多,参与的群众也多得多,特别是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种奢望,一种享受。...

待我长发盘起

时间是一把雕花刀,不经意间在你娇美的脸上刻上了岁月的光环。亲爱的你,好吗? 稚气童年时的记忆 回忆起小时候,并不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只是对于你天使般的脸面,记忆中格外的温暖又新鲜。记得你双眼眯成一条缝,可爱的对我笑着,用你纤细温柔的手掌,轻抚我的头:乖。只是一个字却从记忆中遥远的深处散出来...

感谢儿子

感谢儿子 文/淡水泉 再过两天,就是儿子启程远赴加拿大留学的日子了,临别之际心中更多了几许惆怅和牵挂,但愿我的这份礼物能给儿子增添一缕别样的温情与慰籍。 几周以前,我就急冲冲地问儿子需要我买些什么,但因为工作关系,我一直没有时间帮儿子添置出国的行装?好在儿子很有信心地告诉我,他自己会向学长查询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