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国色达红色藏地

阅览6414 作者:香袭书卷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39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很多次提笔想写下关于色达的记忆,那个红色藏地的佛国,盘踞在脑海里,时隐时现的红色,如丝绸缠绕着梦萦回旋。不离去的佛音,惊艳的红色世界,虔诚的修行,来自心底的震撼,和追寻那寻找放下的根因。一切在眼前,不曾走远。时隔大半年,写出成行的文字,祭奠那红色的圣神。

有些记忆会随着岁月的消失越来越淡,有些记忆却随着岁月的流转,雕刻成一道痕迹,深深的刻在脑海里。偶尔泛起,是由不得自己的一种想起。咀嚼着,回味着,一遍又一遍关于它的模样,关于它的故事,关于它的风采,关于它的蕴藏在历史的经典。

在某个深夜,不自然泛起的东西,必定是那最深最深的爱与不舍。色达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感的纠结。走过太多美丽的地方,真正能与心灵相互呼应的,不多。只有丽江,色达和尼泊尔。这是小半生里,留在骨髓里的深深的爱上。一个人究其一生,也许关于爱情的片段,也就是那么三两个真正意义上的深情吧。

挥之不去的红色典藏,那一个个孤独行走的灵魂,和他们背负着的故事,打动着如我这样的过客。匆匆之间,不能道再见不会道晚安,只有默默无言的看着,那圣殿上的经幡,随风日夜飘扬在天空下。经年转动的经筒,匍匐于地的信徒,我轻轻的转动着手上的经筒,倾听着来自佛的声音。一圈一圈的轮回中,前赴后继的人们,不间断的守护着这片净土。

有人说,色达,如果有内伤的人是不能去的,因为去了就会留下不愿离开。太多有故事的人,背负着心灵的伤痛,寻求着灵魂的安宁。于是放过红尘,留在这佛学院修行。用最简单的修行,修补着受伤的心境。是真的放下吗,那佛音里的聆听。我想,应该是真的安宁,才会留下自己的根基,随着佛的善意,修行吧,修得来世今生的安稳。

那一间一间的红色木屋里,住着最简单的修行人,不求物欲横流的奢华,但寻心中的桃花源。过着与世隔绝的人生,到底是俗世的争,还是色达的静,属于自己的内心的呼唤,随从了心愿吧。人性是可以修善行的,在色达的修行中,是封闭了杂乱的出口,安得一间能容俗身的红色圣地,在这里,呼吸,放弃,接收,从新。

色达浓厚的宗教文化,渗透着祭祀,香火,寺庙,朝拜。在这里,沉睡的灵魂,可以忘记尘世里的一切苦累,与自己禅修,与佛音同行。佛国色达的佛学院,觉姆的身影里没有孤单,留给我的背影里,是从容的色彩。正如那最单纯的色调,红色一片山河。

天葬,是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天葬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梦想。看着秃鹫啃食着人肉,想着天堂的美好,一生的最后躯体,就在这天葬中消失贻尽,幻化成天堂里的一缕香魂。人的归宿就是死亡,在藏族,对待死亡是乐观的。而我们面对死亡,却是悲哀和伤痛的。

我站在圣坛的脚下,仰视着心中的佛国之神韵。祈拜,虔诚,用心感悟。我走在色达的巷弄里,与僧人们擦肩。我听着关于觉姆的故事,把这篇文字,献给那个我走过的红色藏地,色达佛国。我没有描写色达的景色,写下的是内心的悟道,但愿佛国的红色,禅修着我这颗平凡的心。

2014年的11月,我在色达的坛城上,转动了经筒,聆听了佛音。刻下了从此与善的誓言,这就是我的色达之行,寻找的善念和禅意。

➥ 本文由(幽蓝)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有种守望叫乡愁

每年大年初二总要回趟臧林老家,向还留守在那里的阿姨、叔叔等亲戚们拜年。 弯曲而宽敞的公路,像条脐带,一头连着城市,一头系着故乡。 我不喜爱打牌,和亲戚们共同的话语也不多,总喜欢独自踯躅于大街小巷那些儿时熟悉的地方,徘徊于乡间阡陌小径。 村庄曾经热闹过,繁荣过,城市化浪潮使这里显得衰败和凋蔽...

关于爱情梦的优美散文

好的爱情是你透过一个男人看到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下面是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爱情梦的优美散文,欢迎大家参阅。 关于爱情梦的优美散文篇一:爱的梦源远流长 从倒戈的相思梦里赶制你的美,就象在出污泥而不染的墙上,画相思的道道。今夜里的琵琶声比那夜都凄婉流畅,只因为我被绵雨的愁驾驭...

精美的爱情散文随笔大全

爱情,如晨曦般温暖,似繁星般璀璨,是人类心灵深处最真挚的情感。我们在这片爱情散文的海洋里,感受浪漫的气息与细腻的情感,让那些美丽瞬间在文字中生根发芽,悸动心弦。 精美的爱情散文随笔篇一:遇见 我信因果,前世五百次回眸,换今生擦肩而过。 我们有一百种一千种遇见的方式...

墙,隔不断爱。就象那相互吸引的力,在彼此的爱中相互的吸引。此时就象穿墙而过,默不作声的爱,在无声无息的传递。此时两颗心,在吸引,在传递,就象那爱不分墙里和墙外,都在吸引,彼此就象有一种默契,一种分也分不开的恋。 屋里的对流在传递,就象那美丽的气温在升高,就象从墙里穿过墙外,然后又越过墙顶,扑面而来...

两关今昔

一、史说 这里提到的两关,指的就是敦煌市西南的阳关和敦煌市西北的玉门关。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轻骑绕道河西走廊之北,奔袭千里,迂回敌后,在今天的张掖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3万余人,打败休屠王,缴获祭天金人,取得决定性胜利。史称“断匈奴右臂”。占领河西走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