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亲书

阅览4197 作者:许泽夫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6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手术室前

整整一个下午,从日上中天到日落西下,我牢牢盯着手术室洁白的门楣,盯着悄无声息进进出出的白衣天使。

母亲就在里面,被一张仅容下一人的小床推了进去。母亲拉住我的手,生怕一松开就再难相见,她无限依恋地望着我,褐色的皱纹里挤出故作轻松的微笑。我握紧她的手,像小时候走夜路我拉住她的手那样,噙住在眼眶打转的泪,忍住撕心裂胆的痛,报以同样的微笑。

绿衣绿帽绿口罩的守门人固执得有些粗暴,将我挡住。我目送那张窄窄小床像洁白的云朵消失在天的尽头。

我看到关上门的那一瞬间,母亲努力欠身,只那么揪人的一闪,甚至没容我挥一下手,便在我的泪眼中模糊。

我的心随着那朵云浮浮沉沉。

我想像无影灯下,薄薄的柳叶刀在母亲的胸前灵巧地舞动,刃与肉在交流。

一只乳房被切下。幼时我趴在母亲瘦弱的胸脯日夜贪婪地吮吸,而母亲一碗一碗地舀着井水,用牛粪熬着小米粥,强迫自己大口大口地咽下。

我的灵魂在颤抖!

那是我人生的图腾啊,我一次次回忆那个清贫的岁月并从中获取无尽的力量。

那是我诗歌的源泉,我勤奋地码起一行行汉字讴歌伟大的母亲无私的母爱。

我祈求手术刀快些再快些。

我祈求那双戴着消毒手套的手轻些再轻些。

冲着手术室这扇紧闭的门,我想跪下来、重重地跪下来

陪护

我侍候母亲吃完满满一手心花花绿绿的药丸,她吃一颗,我舀给她一勺蜂蜜水。

我服侍母亲喝完一保温杯浓稠的米粥,那是我从乡下用瓦罐煨的,母亲最喜爱家乡的味道。

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成了我听话的孩子,她温顺地听任我或高或低的嘱咐,即使是在麻药失去功效后,她也在开心地笑着。

今夜,我全程护理。我租来一张折叠床紧挨着母亲的病床,像儿时蜷在她的身边。

与病魔搏斗了一天的母亲,一落枕就入睡了。

母亲躺在她最钟爱的儿子身边发出香甜的鼾声,仿佛儿时我偎在她总是温暖的怀里。

母亲在磨牙。似乎用尽全身的力气,上下两排残缺不全的牙齿齿轮般咬合。半个世纪了,母亲就是这么咬紧牙关过来的。她同贫穷抗衡,同不平的命运抗争,就是这么咬着牙一声不吭一步一步撑过来的。

母亲在梦呓。她念念有词却又情真意切,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来自心灵的呼唤。她在念叨着亲人的名字,饿死的外公、打工的父亲、夭折的姐姐这些年这些人,一直压在她心上,一直痛着。

母亲在叹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知道母亲居然会长吁短叹,那是一块磐石砸在板结的土地的那种沉闷而苦恼的声音。记忆中的母亲像山一样坚强,修水库落下的关节炎、上顿不接下顿引发的胃病所有贫困的日子都不曾使她屈服,她总是在笑着。

聆听母亲这些丰富而心酸的话语,我一夜未眠。

母亲醒了,她蹑手蹑脚地为我掖着被子,生怕惊醒我。

我假装睡着,任泪水在脸上游走。

➥ 本文由(方寸)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岭师“暖源”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宣传组:我们的指尖有一种魔法

端坐在教室里,笑容在孩子脸上璀璨,我们的笔尖在闪着光; 埋头在办公室中,文字在屏幕上浮现,黑夜在唱着无声寂寞的歌,我们的指尖在闪着光。 为什么还未入睡?因为还要努力呀! 我们是干什么的?摄影师?DV师?撰稿人?图案设计家?推文排版者?是?不只是?兼任多职,一切比想象中的更具挑战性...

戏说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正是个什么样的人谁也不可能知道,谁也穿越不到那个年代再去看一看,也只能依据一些文字的记载来描摹他的样子了。学术界对于诸葛孔明这个人的争议还挺大的,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个带有浓厚的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丰功伟绩在正史里已经说得不少了,我们就不用再在这里去说了。...

如今在中国做学问

毕业那年,恼人的论文总是让人愁肠百转。盖因不能抄,苦煞了一批又一批习了十多年的学子,他们却被告知要写出些“自我”的东西。 以吾等教育背景,大抵是写不出什么通透文章的,然而非要去写,却也未见有甚“自我”的东西。所谓的专家学者之诸人,已为吾等资历低下之人撰好了道理,吾等只需拿来用上一用,美其名曰“援引”...

最美的感情

我发现,当渐渐对一件事上手之后,你就会对它充满热情。 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队员们的想法以及做一个三下乡中期总结,我所在的小组特意组织了一次采访。我觉得这个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既互相交流经验,又加深了队员之间的感情。但是由于时间的缘故,我们只挑选了部分队员进行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获悉了很多有趣...

普及安全教育,助力健康成长

普及安全教育,助力健康成长 7月15日上午,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岭南师范学院"开拓者"实践队宣传组对那宛小学各年级同学进行了安全教育。 此次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一是为了普及安全急救小知识,从而提高农村孩子的安全知识水平,二是为了在课堂上给同学们灌输“安全就是第一”的观念,提醒同学们时刻注意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