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候母亲

阅览2577 作者:许培良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107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元旦佳节之日,天气晴暖,正是迎接母亲回家的好日子。

母亲于2004年春因患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而搬出老屋,跟随我们姊妹5个轮流生活。屈指算来,已有12年之久。母亲性格算是开朗的,说说笑笑,也能吃能喝。我们上班工作之时,自己与电视共乐。

母亲经常说,往日度过些艰难的日子。没啥吃没啥烧没啥穿,啃过榆树皮刨过茅根草穿过粗布衣,硬是一鼓作气地将我们姊妹5个拉扯大长成人。

母亲是在69岁那年患病的。母亲说,自己的命不好,早些年过了些苦日子,晚年又患上了这遭殃的病,嗨,老天真是不公!听着母亲的叹息声,我们做子女的心里也像遭遇针扎似的,隐隐作痛。

娘,不用担心,有我们在呢!大姐安慰地说。在大姐的建议下,我们姊妹几个商定轮流着赡养母亲。其时,父亲尚在人世,因为多年患有精神分裂症,自己照顾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所以,侍候母亲事宜只好落在我们子女身上。

就这样,母亲轮流着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刚患病那几年,母亲靠着拐棍还能走动,随着年事的渐增,腿无力了,脚步迈不动了,母亲悲叹道,自己真的老了!

母亲不能行走了,我们就是母亲的支撑。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携着母亲踱到院子里,晒晒太阳,看看花卉,听听唱戏机。母亲感到很满足,老年也算是享福了!

母亲无论轮流到谁家,我们都是将生活调理得有滋有味,让母亲吃得舒适,住得暖心。天气冷了,我们就生暖气;天气热了,我们就开空调。母亲说,她终于赶上了好时代!

2015年春,我的学术专着得以公费出版,母亲捧着儿子的书摩挲了又摩挲。母亲识字不多,但书末的散文卷中,那些记录母亲艰辛岁月挣扎拼搏的文字,以及陪印的母亲照片,却让母亲读得潸然泪下!或许是母亲处于感动,或许是母亲为儿子而骄傲。

元旦佳节之日,母亲是应该回儿子家过年的,在我们乡村一直盛行着这样的传统。迎接母亲,路程不远,不必动用出租车辆,驾驶自家的电动车即可成行。

装修一新的房间,安置了宽大的木板床,铺上柔软的棉垫,床单,将暖气炉调理得旺旺的,周边摆放着各种花卉,葱郁一片,整个房间像是春天。

夜色降临,吃罢晚餐,陪母亲看会儿电视,给母亲洗洗脚剪剪指甲,掖掖被盖盖脚,梦中的母亲露出了微笑。黎明到来,扶起母亲,披好衣服,洗一把脸,热饭炒菜,可口有味。

人到中老年,有母亲真好。工作回家,叫一声娘,精神就有支柱。每有文章发表,期刊都让母亲过目;每有稿费到来,都让母亲欢欣。

无论我们年龄多大,在母亲心中依然都有牵挂。晋升高级教师职称时,在青岛说课的那天,年逾八旬的母亲一直等我电话,课说得咋样?好,一切都好!电话里,我激动地回答。

母亲在我心中是伟大的。祈愿母亲长生不老,我也愿意侍候母亲到永远,永远!

➥ 本文由(青衣)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关注动态,献心献力——“暖源”社会实践队宣传组总结

“暖源”社会实践队于今年暑期前往湛江市经济开发区第八小学进行为期10日的下乡活动,“暖源”宣传组在活动期间关注动态,献心献力。 关注动态,广而告之 “暖源”宣传组紧紧围绕“关注动态,广而告之”这一宗旨和所在学院的宣传特色,用新闻、推文、海报等形式弘扬队伍、学院精神。宣传组克服了队伍宣传人员不足的困难...

愿友谊可以地久天长

只想寻得一处,给内心以安静。 曾记得,我们当时相聚,许下的豪言壮语。我们试图摆脱现实的束缚,给自己人生无悔的结束。谁曾想,现实的慌张,让我们也手足无措。于是,我们开始质疑值得与不值得。一旦认真,我们就付出了全部,无论感情,工作,还是生活。你的预期,偏离了轨道。我的奢求,只能是奢求。你我都没有回报...

你好,南瓜阿姨

南瓜阿姨你还记得吗?在我们来学校支教的第一天,你在咱学校门口唠嗑,你随口问我们要不要南瓜,爱吃的我们,也是就那么随便地厚着脸皮要了南瓜,后来得知你是卖副食类商品的,而且价格公道,从此我们便决定向阿姨拿货了,每次的小交易你总是为我们精打细算,为我们精打细算,你不会强塞货品。你总是和蔼教会我们好多东西...

“底气”问题

忘记给电瓶车充电了,速度稍微加快一点,电量的指针就到了最下一格。电瓶车说明书上说得很清楚,20码是最省电的,所以为了让电瓶车保证我能够到达目的地,只能在20码上奔跑。眼看着,别的电瓶车“蹭蹭”地越我而去,我也只能望车兴叹,慢悠悠地往前赶。没办法,底气不足啊。 底气就是实力,没有实力就没有底气...

巧手塑泥显童真

“向阳”社会实践队的第二课堂的设计侧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7月19日下午,主教邝洁霞老师为学生们上了别开生面的泥塑小课堂。 本节课邝老师先以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吸引学生,在询问捏泥巴爱好的互动交流中进入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泥塑的知识链接过程中,洁霞老师详细给学生普及我国民间的泥塑艺术和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