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学子之梦,跨教育之步

阅览1542 作者:星源新闻组——黄丹露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91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为深入贯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内涵,丰富大学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017年7月14日,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星源”社会实践队在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后坡小学的支教生活体验正如火如荼展开,实践队伍里各个组员按部就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孩子们提供一个不一样的暑期,不一样的七月,也为自身的实践收获不一样的体验。

仍记得上一年师兄师姐们在三下乡的总结颁奖大会上说到:“作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积极参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义不容辞!”是的,我们理应义不容辞。所以,今年我来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二天的实践活动相比第一天,进行得更加从容有序,也慢慢让我们与孩子们的心灵走得更近。

圆学子之梦,跨教育之步,我想,这该是我们本次出行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吧。太平镇后坡小学的孩子们,大多来自附近的几个村里的孩子们,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工作,留在身边陪伴他们的大多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一辈亲人。在他们的世界里,生活里的每一个细小变化将会引起他们内心的波澜起伏,正如我们的到来,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三下乡活动不是单纯地去玩,而是补足农村孩子的教学缺少,让我们能够有足够的反思去想怎样让他们学习得更好。因此,坚持秉着教育为先的原则,同时做到学习与乐趣相贯通,支教组的成员们每天提前备好课,努力想好怎么教学才能更好地让孩子们易学,乐学,好学。课堂里他们或许缺乏经验,亦不够历练,但他们并不胆怯也不退缩,努力用他们的方式诠释他们眼中教育的模样,教育的意义所在。或许孩子们有点调皮,更是很难静下心来学习,课堂上偶尔有点小叛逆,但支教组的成员们总能很好地把控整个课堂纪律,用细心耐心爱心去安抚每一颗颗躁动的心灵,在慢慢圆孩子们的教育之梦时,也逐步实现他们在人生教育之路的一大尝试,一大跨越。

当然,我们内心也非常地清楚,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做到圆学子之梦,跨教育之步,绝不是嘴里说说就能实现的,更重要地是付诸行动。哪怕前进的路再艰难,未来的未知性再无法估计,我们始终都相信,行动,永远是牢牢堵住悠悠之口的真正胶布。

支教路上,你我同行。相信“星源”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会在十天的体验里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 本文由(方寸)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 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惕的眼光…… 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 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

与“花开盛夏”一起度过美好暑假

刚结束大一的第二个学期,我们“花开盛夏”社会实践队便立即出发,展开为期十天的三下乡支教。对于此次的三下乡,出发之时,坐在前往世乔小学的路上,我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既担心第一次施教的我能否胜任,又期待与学生们之间能够擦出师生情的火花并与他们度过愉快的十天。带着这样子的心情,我来到了世乔小学。...

后勤组那些事儿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荷花一中已经是倒数第一天了,时间飞逝,与学生们相处的时间眼看就所剩无多,心里有种想回家的欲望,但又有想和学生们相处的想法。但不管怎么样,这十天,无论是我们还是学生们,都各自收获了很多东西,我们共同成长,从不会到会,再从会到熟练,这些我们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一步步成长过来的。...

乡土,一个尴尬的存在

一年一度春节后,网上都难免多了许多“返乡体笔记”,大多感叹乡村的衰败,故园的崩塌,一些专家就觉得这是娇情---城市没有亏待你,你却老怀恋乡村;你既不愿呆乡村,却传播愤青式的伤感负能量!而我觉得当下情境对游子一族而言如何感伤都必有其深刻缘由——也不排除一些人显摆进城优越感,多数人为何面对乡村“泪流满面...

有多少理想还在路上

有多少理想还在路上 文/布衣粗食 那时,我还是一个在郴城读书的穷学生。刚年满18岁。劳动节,买了张去雁城的火车票,约上几个同学去拜访另一所中专学校的一位校园作家。 促成这次旅行的始因,我还得从考入中专学校说起。上世纪90代末,中专学校毕业后还可以由地方教育局的分配工作,而且工作还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