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又称为“寒食节”

阅览137 作者:内心深处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4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清明节期间要吃寒食,这许多人都知道,不过有些人却不知道寒食节是什么来历,让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吧。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熟食节、冷节(在冬至后105日,即清明前的一两天),相传是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这一天,民间禁止生火,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这个风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之推。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列国,介之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相传他曾经割下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充饥。重耳返国即位,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而此时介之推却与母亲隐居绵山(即现在的山西介休县),晋文公派人请他,但他躲在山中不肯出来。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想把介之推逼出来。不料介之推死也不愿出山,结果和母亲一起被烧死了。晋文公非常难过,将介之推葬在绵山,还修了庙,并将绵山改称为介山。为纪念介之推,晋文公又下令把介之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另一种说法认为,寒食节源于周代的禁火旧制。当时有逢季改火的习惯。春末出火,在这之前告戒人们禁止生火,要吃冷食。旧时寒食节主要吃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另外还有桃花粥,这是唐代汉族寒食节的食物,流行于河南洛阳地区。《广群芳谱》中说:当地民间在寒食节,采摘鲜桃花,配上好米煮成粥,味道鲜美,富于营养。这个风俗一直流行到明末。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一出就有这样的唱词: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下妆楼,桃花粥吃个饱。

此外还有青精饭。青精饭也叫乌饭,主要是为滋补身体,祭祀祖先,相传为道家所创。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中有这样的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原先朝廷也给大臣赐食青精饭,嘉靖十四年间,皇帝认为其名不雅,于是改为赐百官于午门食麦饼宴。

汉代还有一种名菜,叫五侯鲭。唐代韩有一首《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五侯是汉成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西京杂记》上说,这五个人互不和睦,他们的门客之间不得往来。只有一个人叫娄护的,很会说话,五侯都很喜欢他,纷纷送给他新奇的食品。娄护把五侯送给他的食物调和在一起,结果成了难得的美味,人们称之为五侯鲭。其实,这所谓的鲭不过是鱼和肉的杂烩,只因由美味的食品调和而成,味道自然就格外鲜美了。

直到如今,真正寒食节的食物已经失传,不过,大家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依旧会准备各类美食,邀上亲友一同分享。

➥ 本文由(青石)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朋友,别哭

你说你尝尽了生活的苦,找不到可以相信的人;你说你历经事业的挫折,找不到成功的路;你说你已经看破红尘,万念俱灰,好想痛哭。 朋友,别哭!兄弟,别哭!我的好兄弟,心里有苦你对我说。前方大路,我们一起走,哪怕是河也一起过。苦点累点又能算什么?我也尝过你所说的生活的苦,你的痛苦,我也有深深地感触。可是...

“家”“国”安邦

“家”,一个熟悉的字眼。我们从小到大也一直深情的爱着这个家。那夜深人静心平气和时,我们是否又可曾认真仔细的端详过思索过?那就是这个家,我们这个大“家”,又到底该拿什么来爱?用什么来保护呢?难道仅只是口头上反反复复的一次又一次去说爱“家”而已吗? 在外打工的朋友,到了春节,那最想回的,一定是自己的老家...

“启航”和你们共度风雨

七月十二日早上八点,“启航”社会实践队的队员开始了今天的第一堂课程—体育课,队员们怀着兴奋的心情把学生带到操场,希望能教会他们踢毽子和跳长绳,无奈天公不作美,刚刚开始做完准备运动,就下起了大雨。在实践队队员们的指挥下,学生井然有序地走进课室。原本的计划被打乱,内心的确有点无措...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

人这一生为什么要努力? 回答(一): 在成都这个悠闲的城市读了好几年书,那时候只要一出太阳,学校的草坪和茶馆马上就会被潮水一样的成都人民占领。整个下午他们就坐在太阳下面,聊天喝茶打麻将。我觉得这样真是爽爆了,为什么我要这么努力嘛? 那时住的地方下楼有家苍蝇馆子, 做的宜宾燃面很好吃...

“描摹”父亲

父亲节时,忽地发觉已许久未见到父亲了。脑海中如投影般闪回着父亲的形象,竟然很是模糊;似乎从未刻意端详过他。于是,在遥远的异乡,凭着记忆和想像,开始用文字为我假想的模特父亲,构图、描摹。 古老而简朴的院落。低矮破旧的土坯房作背景,火红的月季花、繁密的葡萄架作陪衬,一只趴在墙脚假寐的小狗作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