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日记两则》舒新城

阅览4837 作者:佚名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2029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漫游日记两则

舒新城

崇明

民国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星期日早五时即起,六时半携湘等去南市外马路十一号码头,六时五十分到,即上崇明公司之天佑轮,旅客已到者数百人;携湘等至三层甲板上小坐。船分三层,可容六七百人。周览全船,于二层室中遇九如及揖君等。乃将室中板凳搬出,引彼等同至三层共坐。本定七时半开行,因等候厨房,至八时十分方起旋。经一时半出吴湖口,再过三夹水至十二时抵崇明。岸上围观数千人,盖此次由中国旅行社及经济旅行社合包一轮,旅客近七百人,为该县人士所少见也。登岸即随导游者进城,通过全城,街市甚狭,两旁店面距不及六尺,多人行经其间,甚觉拥挤。代步者有人力车,数甚少;但小车甚多,价亦廉,每车坐两人,每小时不过一角(本地人半角已足。)将出城,有电灯厂,据通告谓此为游览地点之一,但以其无他特色,未进内。出城经乡间小道数里,至镇桥已一时半。据当地人云,去黄家花园与金鳌山公园尚有十里。而天又甚热,恐湖、杭两儿幼小及揖母老大,揖、淤体弱不能支,乃为雇小车二辆,言明至下午四时为止,每辆只需三角。过镇桥,即有公路,又十数分钟至文庙,甚幽静。庙外有操场,有学生正在练篮球;庙旁有初级中学一所。一时五十分到黄家花园,未审园主为谁。宽十数亩,布置尚好,花木虽多,但无大树;园中房屋亦为水门汀所制,当系近时人物。二时五分出园,去金鳌山,据谓离此五里,半时方到。则所谓山者,只在公园中高数尺之土堆(连土丘都说不上)耳。园中有荷池。有茶座,并有纪念碑,纪念"一二八"之役也;均以电影录之。园中有售似水饺之摊,每九只售一分钱,我等购四百文共食之。三时出该园,沿河滨行四十分即抵轮埠,四时十分开行,八时一刻抵沪。

此次旅行社承办请人,费力甚多,但不讨好。第一、午餐为洋式便餐。每人一汤一饭菜。十时起进餐,第一次尚依号次,第二三次以后,则秩序大乱,餐室设在底层,故门口拥挤百数人,等候多时不得食。坐在食桌者则久候无人照料,实以秩序乱而人手少也。该社向商家征得赠品不少,但仍不敷分配,且抽取时拥挤不堪。午前午后均于底层有游艺,但属低级趣味之苏滩文明戏等。因观众大多数为普通商人,非此亦不能迎合其心理也。第二、时间之支配亦不合;在崇四小时,途中即费去三时有余,而城市游行,实不必要;既无特点可看,又无特产可购(途中热甚,湖等渴极晒极,乃为之购生梨及伞与扇等费二元。)最好是沿河步行,专游览黄氏花园与金鳌山两处,则时间充裕,游览休息均可充足,行路亦不过多,而为一般人能胜(沿江来回只十余里)也。

佘山

民国二十六年五月九日星期日午前八时同揖君自上海西站赴松江去余山。九时半到松,公共汽车方开出,候至十时半一班起行。平日赴余山者必得在松测线之砖桥站换车,今日因赴余山之人甚多,故直开余。半小时到砖桥,又一刻至余山东山下之新镇(由松至余十四公里,为松江九峰之一,分东西两山,均不甚高,东山只三十丈,西山四十丈,新镇在东山上,由汽车公司经营店面数间,售日常食品,并有游艇出租,每二小时四角。)(由松至佘,水道可通,二小时即达。)到站后即在鼎亨商店午餐,并购《佘山小志》及《佘山指南》各一。初以为小志系纪历史及现状者,实则详于古而略于今,不足参考。东山有小路直达山巅,山后略有竹林,无建筑物。西山为天主教之圣地,清同治三年由法教士购山巅筑教堂,光绪二十五年并设天文台于其旁,民国十年改建。现在教堂之巍峨为上海所未有,天文台亦与徐家汇者相埒。据云改建费时十六年,费金六十万元。

东山麓有牌坊式之山门,惟上置圣父像。门内为石级大道,树阴蔽日,颇为幽静。现值大瞻拜期,信徒来自各方者络绎于途,一日达万数人;道旁悬宗教旗帜,甚多。循大路而上,至半山,有广场,亦有屋数椽,曰半山堂。左下有圣父圣母像,随石级上则为"之"字路,曰经折路,先见天使像嵌石壁中,过此则成曲折;共十四折,每折有小亭,内嵌浮雕石像,详述基督被难状;至教堂下有十字架亭。信徒经此路必跪唪教经曰拜苦路。经过时,乡村妇孺之跪拜唪经者不少。教堂高二十佘丈,方落成,堂中置几甚多,建筑为哥萨克式,甚精美。信徒在内唪经者不少。堂前有小屋售饮食,购茶一壶解渴。

山不大而建筑物又少,故未二时即全部看完。因今日游人太多,恐最后一班汽车(四时一刻由佘开)不能挤上,特于三时赶回车站,备乘三时一刻车返松。因为过于仓促,竟将电影镜头未开即行拍摄。及发现,欲转回原片,乃又将镜头开启,遂致有二十五尺影片毁去。不料三时五分至车站则车已开出,此时欲再上山,既为时间所不许,近处又无可游览者,只有枯立道旁,静待下次车开。四时售票,拥挤异常;四时二十分方来车一辆,候车者蜂拥而上,幸我等气力不小,能在车中占一席地;如携儿童同行,将无办法矣。五时十分抵松,二十一分乘火车返沪,六时十五分即到西站。

作者简介:舒新城(1893-1960),湖南溆浦入。长期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等职,主持《辞海》编纂工作。着有《近代中国留学史》、《漫游日记》等。

摘自:《漫游日记》,中华书局1945年出版

➥ 本文由(盈袖)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想你了,真的,在风起的晚上

信念其实就是相信未来,相信内在,以及坦然美好的心境。有两种跟自我实现相关的折磨:与纪律相关的折磨和由于生活不理想而产生的折磨。诀窍在于你知道你更愿意承受哪种类型的折磨。 一个人真的很渺小,也很无力。现实跟理想往往有很大差距,很多事情不是主观能改变的,所以,人只有学会接受 现实是残酷的,人就要学会面对...

你总要一个人,熬过所有的苦难

很多人,一旦在生活上遇到一点挫折,就很容易陷入自暴自弃的状态里,埋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 就好比你一觉醒来,发现了家人都不在了,漆黑的屋子只剩下你一人。 空荡荡的很安静,一瞬间就感到了莫名的孤独,觉得自己被世界抛弃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很难受却找不到人可以倾诉。 成年人的世界确实很复杂...

人生旅途上的十大美丽风景

人生旅途上的十大美丽风景 1、种一束阳光在心里,阴霾便无土壤可生长。 生活可能有风有雨,但只要将阳光种在心里,阴霾就不会有生长的土壤。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失去的太多,只不过因为我们把欲望当作了生活的目标去追逐,却对旅途中的美丽风景视而不见。既如此,何不在心底种一束阳光,你会发现生活从此改变了模样...

回忆如墓,淡薄如素,我们是否该相忘于江湖

陌上花开,醉了红尘,迷了风月;梦里花落,苦了伊人,瘦了红颜。 一朝相逢,一夕离散,再回首,花也非花,梦也非梦。繁华散尽,是谁,依然在轻轻细数,满地黄花!落花成冢,是谁,依旧在默默清扫。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 轻卷帘幕,芳华如锦的记忆,散若云烟无痕。缤纷落英,落花有人葬...

忧伤中的温暖

春天的江南,几缕春风,几许暖意,一帘春雨,一场心事,一壶浊酒,一场花事,往事如烟,柔情似雨,飘过的日子,花开花落,红了经年,总有,嫩嫩的绿,淡淡的红,浅浅的粉! 总有些动人的画面在记忆深处绽放,烟朦胧雨濛濛,一把纸伞,一抹浅笑,一袭红妆,一声柔语,几声问候,几多注目,定格成了最美的画面。穿过雨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