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好好写写诗词

阅览772 作者:于公谨啊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15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不如好好写写诗词

现在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喜欢“快”,也讲究“快”。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快”就是好的。而很多人当“快”不起来的时候,就会开始糊弄,开始着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着某些东西,是否得到了认可是不知道的,只是图一个“快”,或者是图一个“糊弄”。对一些事情来说,是可以糊弄过去的,或者是“快”就是好的。但是,对于另外的一些事情,则并不可能会是“快”就是好的,也可不能会糊弄过去的,比如说创作对于传统诗词的创作。

创作诗词,并不是要求很高的,而是很简单的,有一句话说得好,“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也会吟。”这也说明了创作诗词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门槛低,所以,很多人都可以创作的。就像是现在普通的写作一样,小说,散文,议论文等等,这些门槛都是很低的,并没有多少要求,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创作的。但是,尽管大家都可以创作,可是想要达到精品,就很少了,比如散文中的《荷塘月色》、《背影》等足以流传下来;而有些散文,看了都是让人生气,自然就会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有一些则是看过了就是看过了,并没有多少印象的。

诗词也是一样的。现在,很多人作诗词都是做了,而不是想要怎么做,怎么想要做好;无论大家是否能够讥笑,或者是嘲笑,都会这样的做,也不怕露出自己的丑。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看古人的诗词,那些深远的意境,与优美的旋律,让我们沉醉其中。但是,反看我们现在所创作的诗词,有些西皮流水,不值一提的。这可能与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的节奏有关,一切都是浮躁的,没有丝毫的沉重。

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可以编造诗词的借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看到很多的诗词中都是创造而已,而不是考虑着诗词是前人的智慧结晶,也不管其他人有什么想法,是否认同,只是胡乱地写一通的。同时,不知道自己的是否懂得诗词格律和韵味,就开始自己进行创作;不是创作,而是进行创造,很有一代宗师的味道。但是,这样宗师越多,岂不是说明这些创作者问题越多?也代表着这些人的问题越大?

唐诗宋词,是古人的智慧,也是精华,是文化宝库,而不是让后人来糟蹋的。那些古人,就是那些读书人,他们在古代的时候是不识稼穑的,一门心思是读书;唐诗宋词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一句诗词的创作,都是他们竭尽心力所做的,而不是靠心情。这就像是我们手里的工作一样,需要认真地对待,绝对不可以马虎,否则就很容易出错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才会有了创作诗词的杰出诗人代表,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人。

有一个古人曾经做了一个比喻,说作一首诗,为了其中的一个字,就很有可能会夜不能寐,就会捻断几根胡子。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作诗词的不易。还有,“推敲”二字的由来是最应该说明问题的,也可以证明创作诗词的不容易。却并不可能会是简单的吟唱几句,胡诌几句,就是一首诗,然后就挂出来,让大家看着。丢不丢人?

➥ 本文由(青衣)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京城,氤氲的书香

今天得空,去了西四南大街43号——正阳书局,也就是“北京砖读空间”。 知道这个地方,源于几天前看北京科教频道的一档节目,才知道在北京西城砖塔胡同的“万松老人塔”院内开了间书局,是北京首个在文物保护单位中建立的非营利性公共阅读空间。 镜头中,主持人和崔勇是边喝茶边聊天,环境看起来是相当地幽静...

关于味道的抒情散文佳作

夜色皎洁,喜欢拥着被角吸闻阳光的味道。那是一种暖暖的软软的轻轻的感觉,那是一种亲亲的酥酥的绵绵的温馨。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味道的抒情散文佳作,供大家欣赏。 关于味道的抒情散文佳作:老家的味道 吃着母亲做的饭菜,从童年走到少年。上初中驻校,吃饭只能靠三天一次从家里家背的馍和学校供的开水...

有关淡然的散文

淡然,简简单单,平平静静,就像一朵洁白无瑕的云儿,在湛蓝的天空自由地轻轻流动,宁静而温和,轻柔而自在……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淡然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淡然的散文:优雅,淡然,行走在岁月间 岁月的山峦积淀着沧桑,生命的源泉荡漾着清澈,心灵的花草弥漫着芬芳。 ——题记 岁月纯净美好...

杨绛散文集《喝茶》

曾听人讲洋话,说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国人做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茶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么吃法,的确吃茶叶渣子,还拌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同吃。什么妙味,简直不敢尝试。以后他们把茶当药,治伤风,清肠胃。 不久,喝茶之风大行...

难忘童年中秋节

作者:党万通 中秋未到,桂香已至。不知不觉间整个城市到处已弥漫着洒脱的清香。超市里名类繁多的水果早已上架,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甜香醉人。入夜,看窗外苍穹如黛,素辉如练,金风送爽,桂影婆娑,不禁想起童年过中秋的欢乐时光。 童年的生活虽然有些艰辛,却也是情趣盎然。我的老家位于豫西秦岭脚下的一个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