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好好写写诗词

阅览772 作者:于公谨啊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157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不如好好写写诗词

现在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喜欢“快”,也讲究“快”。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快”就是好的。而很多人当“快”不起来的时候,就会开始糊弄,开始着用自己的方式来解释着某些东西,是否得到了认可是不知道的,只是图一个“快”,或者是图一个“糊弄”。对一些事情来说,是可以糊弄过去的,或者是“快”就是好的。但是,对于另外的一些事情,则并不可能会是“快”就是好的,也可不能会糊弄过去的,比如说创作对于传统诗词的创作。

创作诗词,并不是要求很高的,而是很简单的,有一句话说得好,“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做也会吟。”这也说明了创作诗词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门槛低,所以,很多人都可以创作的。就像是现在普通的写作一样,小说,散文,议论文等等,这些门槛都是很低的,并没有多少要求,任何人都可以进行创作的。但是,尽管大家都可以创作,可是想要达到精品,就很少了,比如散文中的《荷塘月色》、《背影》等足以流传下来;而有些散文,看了都是让人生气,自然就会没有存在的必要;而有一些则是看过了就是看过了,并没有多少印象的。

诗词也是一样的。现在,很多人作诗词都是做了,而不是想要怎么做,怎么想要做好;无论大家是否能够讥笑,或者是嘲笑,都会这样的做,也不怕露出自己的丑。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看古人的诗词,那些深远的意境,与优美的旋律,让我们沉醉其中。但是,反看我们现在所创作的诗词,有些西皮流水,不值一提的。这可能与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有关,也与我们的生活的节奏有关,一切都是浮躁的,没有丝毫的沉重。

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可以编造诗词的借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看到很多的诗词中都是创造而已,而不是考虑着诗词是前人的智慧结晶,也不管其他人有什么想法,是否认同,只是胡乱地写一通的。同时,不知道自己的是否懂得诗词格律和韵味,就开始自己进行创作;不是创作,而是进行创造,很有一代宗师的味道。但是,这样宗师越多,岂不是说明这些创作者问题越多?也代表着这些人的问题越大?

唐诗宋词,是古人的智慧,也是精华,是文化宝库,而不是让后人来糟蹋的。那些古人,就是那些读书人,他们在古代的时候是不识稼穑的,一门心思是读书;唐诗宋词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一句诗词的创作,都是他们竭尽心力所做的,而不是靠心情。这就像是我们手里的工作一样,需要认真地对待,绝对不可以马虎,否则就很容易出错的。在这样的基础上,才会有了创作诗词的杰出诗人代表,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人。

有一个古人曾经做了一个比喻,说作一首诗,为了其中的一个字,就很有可能会夜不能寐,就会捻断几根胡子。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作诗词的不易。还有,“推敲”二字的由来是最应该说明问题的,也可以证明创作诗词的不容易。却并不可能会是简单的吟唱几句,胡诌几句,就是一首诗,然后就挂出来,让大家看着。丢不丢人?

➥ 本文由(青衣)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名家短篇哲理散文精选

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因为缺陷常常给我们以提醒,而优势却常常使我们忘乎所以。经常阅读一些哲理的散文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下面是阅读网小编收集整理名家短篇哲理散文精选,以供大家参考。 名家短篇哲理散文精选篇一:知耻而后勇 人生从来不是坦途...

时光剪成了片段只剩旖旎

日子,在平凡中走过,但它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游弋于红尘俗世,你不得不学会人情世故,不得不。除了竭力扞守自己纯净的内心及青春未歇的一脉天真之外,别无选择。思绪晕染,细数被时光剪成的记忆碎片,泪水不禁潸然而落。不经意地,时光在我们身边剪成了纷纷碎片,在门扉轻掩的梨园,在桃花深处的映月潭...

三人行

他一定是我同学中最有天赋、最聪明和顽皮的那一个,我们相识在“五七干校”子弟中学。说那是中学,还不如说是一排芦席棚中玩乐的“天堂”。我们这些需要和父母一起改造的子弟,被临时找来的“老师”代管着自由读书,其实这些老师都是有相当文化和背景的干部,就说我们英语老师,她是从美国回来的,曾给总理做过翻译...

冬日里想起蒲窝子

进入了初冬时节,我便想起了过去冬天穿的蒲窝子。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冬天,山东胶东一带农村的人们,常穿着蒲窝子站在门前的石头上,溜达在寒冷的大街上。大人们穿的是大蒲窝子,孩子们穿的是小蒲窝子。虽说不怎么好看和跟脚,但在严寒的冬天里却感到穿着最暖和,都喜欢穿它。儿时常听到这样的俗语:“金窝窝、银窝窝...

山那边,就是故乡的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在春夏秋冬的调色板上,秋天,是我的最爱。 我无法掩饰自己对金秋时节的喜爱,秋的色彩,秋的丰腴,秋的畅想,在这样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用一种充满伤感或者悲凉的心情,来吟咏这样一个季节,我是做不到的。 故乡的秋天,是孩子们的最爱。匍匐在金黄色的稻田里捉个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