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散文集《喝茶》

阅览336 作者:杨绛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191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曾听人讲洋话,说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国人做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茶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么吃法,的确吃茶叶渣子,还拌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同吃。什么妙味,简直不敢尝试。以后他们把茶当药,治伤风,清肠胃。

不久,喝茶之风大行,一六六○年的茶叶广告上说:“这刺激品,能驱疲倦,除恶梦,使肢体轻健,精神饱满。尤能克制睡眠,好学者可以彻夜攻读不倦。身体肥胖或食肉过多者,饮茶尤宜。”莱登大学的庞德戈博士(DrCorneliusBontekoe)应东印度公司之请,替茶大做广告,说茶“暖胃,清神,健脑,助长学问,尤能征服人类大敌——睡魔”。他们的怕睡,正和现代人的怕失眠差不多。怎么从前的睡魔,爱缠住人不放;现代的睡魔,学会了摆架子,请他也不肯光临。传说,茶原是达摩祖师发愿面壁参禅,九年不睡,天把茶赏赐他帮他偿愿的。胡峤《饮茶诗》:“沾牙旧姓余曾氏,破睡当封不夜侯。”汤况《森伯颂》:“方饮而森然严乎齿牙,既久而四肢森然。”可证中外古人对于茶的功效,所见略同。只是茶味的“余甘”,不是喝牛奶红茶者所能领略的。浓茶搀上牛奶和糖,香冽不减,而解除了茶的苦涩,成为液体的食料,不但解渴,还能疗饥。

不知古人茶中加上姜盐,究竟什么风味,卢同一气喝上七碗的茶,想来是叶少水多,冲淡了的。诗人柯立治的儿子,也是一位诗人,他喝茶论壶不论杯。约翰生博士也是有名的大茶量。不过他们喝的都是甘腴的茶汤。若是苦涩的浓茶,就不宜大口喝,最配细细品。照《红楼梦》中妙玉的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末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记不起哪一位英国作家说过,“文艺女神带着酒味”,“茶只能产生散文”。

而咱们中国诗,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诗清只为饮茶多。”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法国人不爱喝茶。巴尔扎克喝茶,一定要加白兰地。《清异录》载符昭远不喜茶,说“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茶中加酒,使有“和美之态”吧?美国人不讲究喝茶,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不是为了茶叶税么?因为要抵制英国人专利的茶叶进口。美国人把几种树叶,炮制成茶叶的代用品。至今他们茶室里,顾客们吃冰淇淋喝咖啡和别的混合饮料,内行人不要茶;要来的茶,也只是英国人所谓“迷昏了头的水。(bewitchedwater)而已。

好些美国留学生讲卫生不喝茶,只喝白开水,说是茶有毒素。代用品茶叶中该没有茶毒。不过对于这种茶,很可以毫无留恋的戒绝。伏尔泰的医生曾劝他戒咖啡,因为”咖啡含有毒素,只是那毒性发作得很慢。“伏尔泰笑说:”对啊,所以我喝了七十年,还没毒死。“唐宣宗时,东都进一僧,年百三十岁,宣宗问服何药,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惟嗜茶“。因赐名茶五十斤。看来茶的毒素,比咖啡的毒素发作得更要慢些。爱喝茶的,不妨多多喝吧。

四十年代

➥ 本文由(绮思)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情深缘浅,终付了似水的流年

一直以来,都喜欢一个人静静的伫立在风吹过的窗台,静待夕阳的余辉落下,眺望远方,看那小船灯火的明灭,一如往昔,你迷蒙的眼眸,忽闪了我整个永恒而短暂的青春。 我心中的你,依旧是清纯的样子,在蛐蛐声中坠入初秋的缠绵情话,安静而又甜蜜;而你温柔的眸光,穿越了这幽幽暗暗浮华的尘世,让我心生欢喜。独自倚窗...

品味人生的精美哲理散文

人生,就没有永远的愁绪,别为难自己,学会放开,放下,看开想开,明天依旧阳光灿烂!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品味人生的精美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品味人生的精美哲理散文:品味人生千百样的滋味 喜欢英国散文是很多年前在一家小书店买到一本梁遇春的散文集,其中有一篇论兰姆的文章,很精彩,句句珠玉,才气横溢...

有关做自己的人生感悟散文

做自己,保留一份骨子里高尚的人格,只为那份最真的性情而坚守。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做自己的人生感悟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做自己的人生感悟散文:做最潇洒的自己 拥有自信是每个人都希望的状态,很多时候还是会被感情左右,工作,感情,朋友圈,家庭,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曾经谁没有辉煌,回望过去...

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公。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忽为异物兮,不足为怪。物忽为人兮,又和足患。故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交泰而有风雨。故地气上升而为云,天气下降而为雨。四时更替而化育万物,其先出者,曰水火,其次有草木。再其次出草虫,再其次又有鱼鳖之属。而后尽出飞鸟,再又次有走兽之类也。又经群兽之争...

文殊塔来的思绪

穹顶空灵似镜,白云轻柔若纱。环渡在文殊塔下,聆听塔尖悦耳风铃,似袅袅梵音,萦回于浩瀚乾坤;似编钟古韵,叮当于朗朗晴空。环眺穹顶一周,心神眼线滞留在这座无名的文殊塔上,思绪奔放,心灵泛滥,滔滔地涌向那广袤无垠的蓝天,大地,任其自由翱翔。 神圣而庄严的文殊菩萨静静地禅定在昏暗的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