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飘香

阅览2242 作者:陈树庆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3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对于故里的槐花,我心中一直存有依恋,那一棵棵挺拔的槐树,在我人生岁月漫漫的旅途中,像某种印记一样,深深地植根在心底,总会勾起我无尽的思念与回忆。

槐花一开,夏日到来。每年到了春夏之交,故里的槐花竞相开放,满院、满街到处都充盈了槐花的香气,浓浓的郁香时时刻刻滋润着你,简直能把你熏醉。“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村庄沉浸在槐香里,故里的人们在这芬芳中劳作、生活着。

村庄外有片槐树林,槐花绽放时,远远望去整个林子好像云蒸霞蔚般的白色花海,场景甚是壮观,有一种诗意与惊艳之美。微风拂来,白色花海随风摇曳,槐树林自然也就滚动成了漫山的云海,煞是雍容壮观。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特有的香气,甜津津的沁人心脾而回味无穷。置身槐树林,洁白的槐花在繁茂的枝叶间探出,一朵朵玲珑剔透的槐花花瓣簇拥在紧凑的泛绿的嫩枝上,编织出一串串丰满的花穗,压满枝头,绿与白相衬的鲜亮耀眼。花香引来成群的蜜蜂,徜徉驻足其间,阳光照射下来,斑驳虚掩,圣洁素雅,瞅着那水嫩嫩的槐花,闻着那淡淡的香,禁不住采摘下一串放在嘴里品一下,立刻那甜甜的、爽爽的、清新的滋味直透肺腑。

槐花飘香的季节,遍野的槐花,就成了一道解馋的美味佳肴。村里尤其热闹,家家户户早早准备好了抓钩、长棍子,还有篮子等。一头扎进槐花的芬芳里,爬树,采摘槐花,一边摘一边往嘴里塞,甜滋滋的清香溢满口中。回到家里,把采摘的槐花洗净、沥干水分,拌上面粉混在一起,和匀了,然后放到锅里开始蒸,不一会热气腾腾的槐花饭就出锅了,这时候满屋已经香气四溢,大家也都是口舌生津,急不可待。出锅后,撒上细盐,再浇上香醋、酱油、香油等调料,或者用蒜泥拌一下,那美妙滋味沁人心脾,尝一口是酥软爽口,香甜润喉,让人吃完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故里院子里的大槐树,到了五月初,夏日来临之时,每年都用这种方式,把它的清新脱俗植入你的记忆,让你多年以后也无法忘怀。满院子的香气伴着皎洁的月光,在夜幕降临时,一家人围坐在下面,听着乡野虫蛙的细语,皎洁的月光透过树梢点点撒落在身上,那份惬意与自在,充满着宁谧与幽静,更充满着无尽的遐思与畅想。晨风把槐花的香气送进窗户,抬头望着枝繁叶茂的槐树,眼神里满是深情,繁枝密叶间凝聚了情感。

如今,槐树林还在四季轮回中,见证着故里的变化及世间的人世沧桑。一个个故里的孩子在树下成长,渐渐离开了它,而它依旧是那么地慈祥与宽厚,滋育着那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更滋育着我的精神世界,定格在记忆里。

➥ 本文由(朗朗)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关于名人的哲理散文欣赏

要改造世界,得先改造自己;要成就事业,得先劳苦自身;要胜利登顶,得先奋力攀登。一篇好的哲理散文,需要具有良好的文笔。下面阅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名人的哲理散文欣赏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名人的哲理散文欣赏篇一:做人要学会相互原谅 我小时候,家家住房都是一排排相通的,都不垒院墙...

檐前的春燕

檐前的春燕 春雷一声炸响,震荡了宇宙,震落了一地冬日的灰沉,灰沉云里的残冰。我很是欣慰,可又偏偏燃起一缕思虑;忽然间,想起我的小租屋檐前的那双春燕,它们可能在春雷后,捎回南方的风吧。 我越是这样想,越是想到,它们的翅膀是不是在千里的空中;要么,还是于我一样,暂居在一棵落晚的树枝上...

感悟放下的生活哲理散文

人生不是赢在获取,而是赢在放下。放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个惊喜;放下一种偏见,获一种幸福;放下一种执着,收获一种自在。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感悟放下的生活哲理散文,供大家欣赏。 感悟放下的生活哲理散文:放下,云淡风清 看到过这样一张照片,一朵盛开的玫瑰,充满了诱惑...

旧事再重提

刚才我睡了午觉,之后发现自己梦了一场,没有办法做梦也是一种很正常事情。而我在梦中梦见了一位女同学,心中特别的纳闷,不知所措。当然,梦总归是梦,不是真的,当睁开眼睛的时候就不再是真的。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为什么,在梦中突然梦见了呢?这就是所谓的是,旧事再重提了,不过现在我好长时间里没有去看老照片了...

百塔寺里访古树

久居闹市,俗事所缠,身心俱疲,总想放松放松。听朋友说终南山天子峪百塔寺的银杏树甚美,且有树神护佑,向它许愿很灵。手头事暂忙完,遂约好友山中寻寺访树。乘车至曹村,不知寺于何处,向村民打听。经指引,沿大道步行,很快望见路两旁的农田,尽管有太阳,但雾笼罩,只能看见近处,远方则白茫茫一片。已入冬,地里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