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飘香

阅览2242 作者:陈树庆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3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对于故里的槐花,我心中一直存有依恋,那一棵棵挺拔的槐树,在我人生岁月漫漫的旅途中,像某种印记一样,深深地植根在心底,总会勾起我无尽的思念与回忆。

槐花一开,夏日到来。每年到了春夏之交,故里的槐花竞相开放,满院、满街到处都充盈了槐花的香气,浓浓的郁香时时刻刻滋润着你,简直能把你熏醉。“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村庄沉浸在槐香里,故里的人们在这芬芳中劳作、生活着。

村庄外有片槐树林,槐花绽放时,远远望去整个林子好像云蒸霞蔚般的白色花海,场景甚是壮观,有一种诗意与惊艳之美。微风拂来,白色花海随风摇曳,槐树林自然也就滚动成了漫山的云海,煞是雍容壮观。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特有的香气,甜津津的沁人心脾而回味无穷。置身槐树林,洁白的槐花在繁茂的枝叶间探出,一朵朵玲珑剔透的槐花花瓣簇拥在紧凑的泛绿的嫩枝上,编织出一串串丰满的花穗,压满枝头,绿与白相衬的鲜亮耀眼。花香引来成群的蜜蜂,徜徉驻足其间,阳光照射下来,斑驳虚掩,圣洁素雅,瞅着那水嫩嫩的槐花,闻着那淡淡的香,禁不住采摘下一串放在嘴里品一下,立刻那甜甜的、爽爽的、清新的滋味直透肺腑。

槐花飘香的季节,遍野的槐花,就成了一道解馋的美味佳肴。村里尤其热闹,家家户户早早准备好了抓钩、长棍子,还有篮子等。一头扎进槐花的芬芳里,爬树,采摘槐花,一边摘一边往嘴里塞,甜滋滋的清香溢满口中。回到家里,把采摘的槐花洗净、沥干水分,拌上面粉混在一起,和匀了,然后放到锅里开始蒸,不一会热气腾腾的槐花饭就出锅了,这时候满屋已经香气四溢,大家也都是口舌生津,急不可待。出锅后,撒上细盐,再浇上香醋、酱油、香油等调料,或者用蒜泥拌一下,那美妙滋味沁人心脾,尝一口是酥软爽口,香甜润喉,让人吃完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故里院子里的大槐树,到了五月初,夏日来临之时,每年都用这种方式,把它的清新脱俗植入你的记忆,让你多年以后也无法忘怀。满院子的香气伴着皎洁的月光,在夜幕降临时,一家人围坐在下面,听着乡野虫蛙的细语,皎洁的月光透过树梢点点撒落在身上,那份惬意与自在,充满着宁谧与幽静,更充满着无尽的遐思与畅想。晨风把槐花的香气送进窗户,抬头望着枝繁叶茂的槐树,眼神里满是深情,繁枝密叶间凝聚了情感。

如今,槐树林还在四季轮回中,见证着故里的变化及世间的人世沧桑。一个个故里的孩子在树下成长,渐渐离开了它,而它依旧是那么地慈祥与宽厚,滋育着那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更滋育着我的精神世界,定格在记忆里。

➥ 本文由(朗朗)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春天的落叶

春天的落叶 相比秋天,我更愿在这明媚的三月,静坐于校园的角落,去领略一次落叶纷飞的沐浴。 有人喜欢秋。白水长天,橙黄桔绿,又是一个叶的盛会,五彩的叶将秋天渲染成一个缤纷的季节。即使落叶,也是一种回归的美,一种悲壮的美。为了孕肓新的生命,耗尽了自己的最后一点绿色,然后毅然踏上风的旅程。 有人喜欢春...

心若温暖,岁月芬芳

心若温暖,岁月芬芳 每个季节都有诗意的芬芳,每段时光都有温情的暖。光阴流转,从朝霞到日落,从春花到冬雪,起落浮沉的人生,交织轮回的岁月,最美的光阴,总是在红尘最深处,绚烂一泽安暖、温馨的明媚。 喜欢静静的伏在桌前,细数着岁月的温良,写下一行行干净的文字,借着光阴给予的静好,兀自清欢。抬头...

后沟村,有我们的文化乡愁

这一刻,我感觉自己站在时光隧道里,回到世纪初。 十几年前,我还在自己生命的50年代。当我走进这个小小的依水环山、人文深厚、世外桃源般的小山村,便深深地爱上这里。这个深藏在黄土高原皱褶里的小山村,不声不响地经历了600年以上的岁月,不经意地成为了农耕历史和人文的经典。 于是...

很多年后,我已经忘记了你的脸,唯记得你的笑,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耀眼,那时的我,想到了占有。傻傻的追在你的身后,全身心都放在了你的身上,我以为有一天你终是会感动,慢慢的接受我。可是,后来我才知道,我原来是那么傻,傻得无可救药。傻得天真的以为,只要我是真心的,只要我付出我的所有,我一定能拥有你...

有关心态的生活感悟散文

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也不要活在别人的眼里。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心态的生活感悟散文,供大家欣赏。 有关心态的生活感悟散文:心态主义 心态主义没有现成理论,但心态主义的现象却在身边漫延,最为突出的受害者应是“感知论”,瞬间或短期形成的心态替代自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