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的责任归谁

阅览2442 作者:♂仇宏宝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950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文化大革命的责任归谁

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五十多个年头了,历史告诉我们它确实是一场浩劫:它造成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大倒退;它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不少人被迫害之死,许多人受到摧残。这都是事实。

但文化大革命的责任都归毛主席吗?如果这样以为,那笔者认为就不是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毛主席在与斯诺的谈过中说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当时走资派在当权,他作为党的主席连出版一本小册子的权利都没有,所以要发动文化大革命夺取走资派的权。于是从毛主席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开始,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展开了……

那么毛主席说的,连出版一本小册子的权利都没有,当时情况确实是这样吗?笔者认为应该是的。因为当时那个年代作为平民百姓看到的都是刘少奇挂像,学习宣传的都是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尤其共产党员人手一册,而毛主席的书一般是看不到的。

所以事实是党的领袖权威已经受到了挑战或者架空,而领袖是人不是神,可想而知他会采取什么措施来恢复他的权威。我们再看彭德怀在中央庐山会议上公开发表万言书,直接公开指责毛主席,也就是事实上损毁领袖的权威,那么结果我们也可想而知。

所以笔者认为虽然历史证明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彭德怀的‘’万言书‘’是对的,但他们采取公开损毁领袖的权威的方法是不妥的,从而结果与刘少奇,彭德怀设想的完全相反。

事实上我们看一下当今的社会,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道理。假如一个单位的智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而这个办法正好与领导的想法相左,如果他先不个别与领导沟通,阐述理由,从而争取领导的支持,而是公开拿出自己的好办法,并且公开指责领导的错办法,那结果会是什么呢?那一定事与愿违,不会有好的结果。

所以从某种角度说,文化大革命的责任不应全归毛主席;而由此我们应该永远记住的教训是:虽然我们反对个人崇拜,个人迷信,但我们绝不能损毁党的领袖的权威,如果自己有好的方案,应与领袖沟通,以建议的方式进行,绝不应采取损毁领袖威望的方式进行;所以我们一定要一切行动听指挥,所以我们一定要自觉维护党的团结,所以我们一定要自觉维护领袖的权威;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重蹈文化大革命的覆辙,才不会内斗,从而在以习见平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把我们的事业做得更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 本文由(星辰)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去讨论明天,明天在哪里?

去讨论明天,明天在哪里? -1- “三千风来雨落身 一寸黑气埋万骨”。 此话说来,是下午五点钟的事。院外的马路正赶在这场冬雪寥寥稀稀行人,少见的人影只是往前走,没有人敢说话只是沉默,仿佛,说话也是一个沉重包袱。 饯行吧!去讨论明天,明天在哪里? 要通过黑暗关隘。 要忍受关隘鬼石...

愚人节的一封情书

再过几天又是愚人节了,我又想起了它。说也奇怪,差不多每年的愚人节我都会不觉的想起它。 “它”,是我在十年前的愚人节里收到的一封情书。或许我不能将它冠于情书之名吧,因为,这并不是一封写满着爱慕之词、思念之言的求爱书信;而是一封措词谦和,态度严谨,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真诚实意的告白书。 信中...

《你好像一只刺猬,可我好想抱抱你》读后感 —— 我后青春期的刺

原本想写“南有”,结果打字时,却错打成“男友”。下意识地想要更改,后又觉得,就这样也不错。 或许,“南有先生”之所以给自己的笔名取为“南有”,就是在等待着出现这些小差错吧。这样看来,倒像是一个早有预谋的恶作剧。 狡黠,有趣,又温暖。 认识男友——你看我又打错了字——有段年月了,最初,是因为他的那本...

心中种下那株吊兰

严冬来临,四周充斥着寒冷,就连阳光也夹杂着寒风,让人感受到冬的冷。而只有屋中的几盆吊兰,却让我感受到了它的美妙。 大概是去年的这个时候,从单位的盆栽里移回来几棵小吊兰,当时已然在水中泡了一段时间,每棵小吊兰底部已经有不少的根须,我小心地将它们带回家,分种在几个小盆中,浇上水,然后看着它们越来越大...

心动

为你我沉寂了芳华千思百梦的追寻 为了这次的相聚 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 不要让你看出我的慌乱 为你我压抑了心思千锤百炼成空白 为了这次的相聚 我连见面时的心跳都曾反复控制 不要让心跳出我的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