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

阅览7546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5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 本文由(落花)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三月生发,注意春捂

路过商店门口,遇见两个男子正在吵架。没听清吵的什么(也没想听),但见火气好大。我说了一声:好大的火气!一位年轻点儿的蹲倒门口,点了支烟,满脸气咻咻的样子;背对我的那个仍然跺脚吼叫,火势不减。走好远了,还听到那位的声音。想到正当3月之春,万物生长,人们的肝火旺盛,便觉正常。 这个月大事很多。 国际上...

当“妈妈”成为一份职业

这是世界上最亲昵的字眼。 这是绝少有人涉足的行当。 当“妈妈”成为一份职业,会演绎出怎样的人间大爱?夏秋之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走进黄海之滨的烟台SOS儿童村,走近党的十九大代表郑忠燕的特殊家庭与生活,零距离感受不一般的“母亲到底有多难”“母爱到底有多重”“23个孩子的妈妈到底有多幸福”…… “妈妈...

我们都有过的美好

有种美好,我们都拥有过,有种美好,我们都失去过,但是有种美好,我们却一辈子都没有让它从人生中消失过。你们,我们,他们,没事多听听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你会发现:在许多时候,我们会以自己的思维去阻止着我们身边的人去做我们曾经一直坚持过的事情,但是回头想想,年轻的时候谁没有为一种东西而痴迷...

又是中秋,又见月圆

读着李白的静夜思,品着余光中的乡愁,不经意间,又是中秋,又见月儿圆。人生弹指一挥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永恒的是天上的月,变幻的总是那月下的芸芸众生。真是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月本无情,有情的是我们。月本无心,有心的是我们。古往今来,骚人墨客,无不挥毫泼墨,痴情吟咏...

十九大时光:相信明天的日子会更好

金秋10月,党的十九大举世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昂首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书写出一篇篇惊艳世界的“中国故事”。这5年,中国百姓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从白山黑水之间到海角椰林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