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中国做学问

阅览1299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91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毕业那年,恼人的论文总是让人愁肠百转。盖因不能抄,苦煞了一批又一批习了十多年的学子,他们却被告知要写出些“自我”的东西。

以吾等教育背景,大抵是写不出什么通透文章的,然而非要去写,却也未见有甚“自我”的东西。所谓的专家学者之诸人,已为吾等资历低下之人撰好了道理,吾等只需拿来用上一用,美其名曰“援引”。

于是乎,学问终究是做得僵硬了,得自祖宗的基业终究是原模原样,似乎先人文中落错的墨点亦值得令人深究。洋人痴迷于当下和将来,我们则痴迷于过去,当真是蔚为奇观。终于某日,从不曾叫人知晓的莫言获了奖,人们又疯一般地去寻求解读,亦或是出于种种目的,诋毁他道德败坏。然而文化是要还于人的,不是你打些言语机锋,辩得他人认错求饶便显现高明。更不是人身攻击,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歪理煽动大众认同,将对手伤害得难以回击便传播了学问。

他国得电影、电视之类,所以受人欢迎,便是少了些居高临下的“学术指导”与所谓“教育感化”罢。

有些学界泰斗们在感慨“世风日下”之时,可曾有过那么一丝惭愧?他们或是以高冷的姿态哂笑着芸芸众生,或是远远地避开,如大菩萨一般闭上眼,生怕沾染了因果。所谓阴阳在古代祭祀中的作用,于文化来说,又有何实际作用?

莫不是中国文人的脊梁被某件事打折了?未必罢,许是骗得太久,连自己个儿都骗了!

“中国文化正在走向世界!”这句欺师灭祖的浑话到底是被说了出来。我倒是想问,是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还是世界终于被迫接受了我们的存在?

看得出来,先人的言语皮相流传了下来,却终究是丢了风骨。一个个端坐于学府,数着票子办着讲座,时不时还“中外交流研讨”一番,把自己直镀得金光闪闪。无一人站立出来将圣人之言践行一番,自此,中国文人连祖宗都丢了,为了车子、房子、票子,近三千年的风骨都卖了个干净利落。

有“资格”的不敢说;老“资格”的为了得利,不愿说;没“资格”的说了也没用。皆辩解,圣人曾曰:“不敢为天下先!”,却不见圣人所为,处处在天下之先。况且孔老儿一家之言未必便是真理,老外都知道所谓真理不过是我们对世界的主观理解,不辨不明。我们的文化人却捧着金科玉律,研究着其中词语的运用。

何时我们的文化人也能拿出自己至死都能用言行印证的说法,才算是于暗处见到了一丝光亮罢。

➥ 本文由(水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元宵节吃汤圆有什么寓意

元宵节吃汤圆是各地都有的习俗,那么,元宵节吃汤圆具体都有哪些寓意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欢迎大家阅读。 元宵节吃汤圆的寓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

坚持是成功者的通行证

坚持是成功者的通行证 文/胡源源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通过网络来搜集知识,面对洋洋洒洒的篇章,是不是为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苦恼?现在有这么一款能够快速确定文章阅读价值的手机应用“Summly”,它能将一篇文章编写成低于400字的内容提要。前不久...

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起程

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起程 我非常喜欢一部喜剧电影,叫《偷天情缘》(Groundhog Day),也译作《土拨鼠之日》。由Bill Murray主演的菲尔(Phil)是个气象播报员,每天除了在摄像机前给观众做风趣幽默的天气预报外,每年的2月2日他还要到一个名为普苏塔尼的小镇报道当地的土拨鼠日庆典...

支教杂文

时光匆匆,短暂的三下乡即将结束了。 想起朋友说的一句话,有些事情不经历你会后悔一辈子。三下乡带给我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启发,荷花一中的那帮孩子们像天际处的烟火,在我们大一的暑假一闪而过,最后会变成我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初为人师,请多多指教 在一节体育课上,我遇到了一位八年级的女生,刚刚和她靠近时...

体验后勤工作的感悟

今天早上,迎着初升的太阳,缓缓醒来。昨晚组长并没有安排早上的工作给我,所以我洗漱完毕之后,便发了一会呆,然后下去吃早餐。吃了早餐,就不知道怎么消磨自己的时间了。不知道如何晃荡那么久,后勤组的小伙伴便买菜回来了。看到自己闲得无聊,又看到后勤的小伙伴们聚集在树荫底下便洗锅碗瓢盘便谈笑风生的样子挺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