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平〈一〉

阅览2562 作者:第五飘尘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022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母亲21岁失去了母亲,也就是我的外婆。爸爸6岁就没了母亲,13岁时父亲又去世了。因此祖悲人中,我只有外公。 外公是大队书记,家境还算殷实。但这也仅是相较其他农村人而言。不过,也因此,母亲读过书。虽然初三没读完就下学了,但母亲也说那不能怨外公,是母亲不愿读了。母亲姊妹有六个,她排老二,是外公最器重的女儿之一,也是文化程度最高的女儿(那时农村女孩大多不上学)。 父亲和二伯的感情最深,因为大伯他们结婚后都迁居去了别处。只有二伯留在了上郢,而父亲的少年时期就是和二伯生活的。父亲只读了初二便不想读了,不想在拖累哥哥嫂子。那时二姑嫁给了二姑父没几年,而二姑父当时在石门山林场工作,因此二姑一家都在石门山镇定居。二姑见父亲不愿继续读书,便把他带到石门山镇找工作。姻缘际会之下,父亲认识了母亲。最后,母亲嫁给了可以说是一无所有的父亲。按母亲的话说,她是看中了父亲稳重谦和的品质。 对于这件婚事外公就如同无数爱情小说中的长辈一般 不同意! 不过天下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呢?外公终究没拗的过母亲,让父母二人成了婚。 父母新婚的生活并不好过,只有两间草房!草房啊!90年代住草房的,真的已经不多了。而那两间草房真的很不争气,要塌不塌的样子,一下雨还老是漏... 然而,没过几个月,一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消息出来了 母亲怀孕了。这本是喜事,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却成了愁事。家中本已是三九严冬,母亲怀孕更可说是雪上加霜了。不过父亲母亲的决定却都很坚定:把孩子生下来! 那一天的中午,一个乡村医务室里父亲和外公在门外焦急等待。终于一声啼哭打破了平静。我,降临到这个世界了。那一刻是12:03分。 医生把我放在磅秤上一称,足足把斤多一个大胖小子! 自此,家里添了新丁,也多了些许生气。然而,还未高兴多久,就又出现了变故。 母亲因为营养不够没了奶水。这本也不是什么难事,只需买些奶粉便可以解决。然而,我却不喝牛奶。不仅牛奶,什么米粉,炼乳我都吃不下。不吃饭,身体渐渐就不行了。未出半月,我果然生了大病。身体不停痉挛抽搐,时不时还会口吐白沫!这可吓坏了一家人。 到村医院检查,说必须转送大医院,否则性命堪忧。于是,转到了市医院。在市医院,医生们依然束手无策。父亲母亲没办法,只得抱着我连夜乘车前往南京。 父亲母亲和外公带着我到南京时已是凌晨1点了。未顾得休息,便轮换抱着我去找南京市儿童医院。三人皆不曾到过南京,只得到处问路。由于是半夜,连路人都很少。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医院(乡下人那时候根本不知打车为何物)。然而,到达南京市儿童医院时医院里仅有几个值班的医生护士。于是,父亲三人一直在医院清冷的大厅里等了6个多小时,才等来了专科医生。 在儿童医院里,我住了一个多礼拜。总共花去5000多元。那时候家里穷到甚至连1000元都拿不出!外公给垫了一部分,但仍然不够,所幸,当时父亲帮二姑卖肥料的5000元钱,父亲还没来得及交给二姑。于是就先拿那钱交了住宿、医药费。 住在医院那段时间,最可怜的是病床上的仅三个月大的我,而最痛苦的,却是母亲。 母亲日夜守在我身边,不仅担心我的病情,更感觉到无比的心寒! 当时,和我同一个病房的还有一个周岁有余的女婴。那女婴病床边时刻守满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伯伯姑姑 然而,我,一个病的将死的男婴!始终只有爸爸妈妈和外公三人在一旁守护!因此,母亲那时便在心中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治好儿子的病,让他出人投地!穷人,连亲戚都瞧不起! 我想这就是后来为何母亲一直比父亲管我更严的原因吧! 几日后,大伯二姑他们终于到了,前后呆了不到一天,又全走光了。只剩下二伯是真心的关心我。而二姑临走前的一句话让母亲至今未忘: 这孩子都看掉5000多块钱了?我看是治不好了,你就从火车站把他扔掉吧!你和小文(父亲小名)都那么年轻,再生一个也不迟。 母亲只是望了旁边的父亲一眼,像是自言自语地道: 如果这孩子死了,我也就一起死了。 说完,再也不抬眼看任何人,只是盯着怀中的我。 后来还是最关心父亲的二伯出了主意。据他说他和父亲的一个姨父是老中医,对治疗疑难杂症很是厉害。于是就带着我去寻那与我从未谋面的姨祖父。 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姨祖父当时的住处:江苏省镇江市。我那时已是命悬一线,每隔几个小时就会抽筋一次,并口吐白沫。早没了刚出生时那白白胖胖的样子。变得面色蜡黄,全身浮肿。姨祖父看到我的病情之后当机立断:要针灸! 于是当即取出数十根银针,连我的衣服都没脱,就隔着衣服扎了起来!数十根银针遍及我全身数十处穴位。父母和二伯在一旁看得既是心疼又是焦急。其实,他们也不过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死马当活马医而已。 最后,姨祖父又取出一根银针,在我的十指上各扎了一个孔,从中挤出了汩汩脓血。之后,他又到门外路边拔了几株野蒿苔,掺着几味中药煮了一锅粥。据父亲说那粥他闻起来都作呕,我却大口大口全部吃完了!之后更是排出了极多毒素。就这样在姨祖父的调养下我一个礼拜就恢复了原本的神彩。

➥ 本文由(蝉鸣)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如何评论电影《后来的我们》?

如何评论电影《后来的我们》? 作者:娶个太阳暖被窝 其实说句不客气的,大部分人都没有看懂这本电影,没有看懂刘若英到底想要表现的是什么故事。 诚然,你把它当做一部爱情片,青春片,亦或者是偶像主角撑起来的小清新虐恋片,都不能算作足够出彩,因为本身来讲即使避免了大部分青春片的狗血,却依旧是在赞扬前任的好...

三下乡第一天心得

七月四日,这一天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日子,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荷花一中。这一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自己准备的第一顿饭。 我们来到荷花一中的时候已经差不多三点了,我们来到自己的宿舍,然后整理了自己的东西。四点钟的时候我们就去开会,首先是邓校长发言,她为我们介绍了荷花一中。其次是政教处主任讲话...

孩子,春来了

在腊月时节,妈妈亲手将里家一窗曾经繁华而今枯枝败叶与新绿嫩绿混杂求生的名叫三七的花从根部一寸长以上剪了个干净彻底,为此还让你这个易伤感爱动情的孩子埋怨了几句,大有一窗的绿葬身在我手里的不快,妈妈认为不破不立,先破而后立应该是这样吧,恩,是这样的。 历史的必然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花草,也一样...

哪些文章和书值得反复阅读?

一个人反复读哪些书,比曾经读过什么书,似乎更容易识别阅读趣味。 二十年前买书,已经确定一条原则:一本书不值得看第二遍,就不要买。以反复阅读的次数排序,下面这些作者或书本是重读频率最高的。 一,金克木先生的杂文。 我一直认为,金先生是上世纪中国学者中最被低估的一位,无论是专业领域还是大众认知...

朋友,一路走好

朋友,不知道你在那个世界是否都好。我们想你,好想好想你那么多人牵挂着你,你为什么走得如此匆忙?你怎么这么狠心啊。为什么上天对你如此的不公?不是说好了我们要一直保持联系吗?为什么,为什么要食言啊?你听到我的呼唤了吗?你知道你的离去带来的是很多人的思念与眼泪吗?你那么不责任的,一走了之。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