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质的爱

阅览2797 作者:马亚伟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893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父亲好几年都不种棉花了,这类农作物一般是不赚钱的。今年,母亲只是漫不经心嘟囔了一句:女儿家的棉被该换新的了。父亲便不声不响地种了二分地的棉花,这么点,不卖,只为自家用。

育种,锄草,施肥,管理,打药,这一系列的活儿,我统统没看到。漫长的过程,是从春到秋,我能想象父亲怎样细心地侍弄这二分地的棉花。我没看到过棉田,我看到的是刚刚弹出来的新棉花。一大捧一大捧的,母亲托人捎来了。

我把脸埋进棉花里,小时候我就常常这样,我喜欢新弹好的棉花里那种味道,有淡淡的草木清气,还有阳光的味道。人若是包裹在里面,就像婴儿陷入一个舒适的摇篮里一样,任凭外面的世界如何冰天雪地,也会不忧不惧。

几天后,母亲急匆匆赶来了。她知道我的针线活仅仅停留在缀上一颗衣扣的水平上,做棉被这样的大工程,非得请她老人家亲自出马。

母亲把棉花、被里、被面统统准备齐全,算好了几床棉被要用多少棉花,然后就开始做了。她选一个天晴的日子,她的眼睛不太好了,需要有足够的光线才能做。我为母亲把窗帘敞敞地拉开,她站在玻璃窗前,把棉被铺到大床上,开始穿针引线。她双臂高高举起,眯着眼睛,很努力地纫针。这样的时候,母亲的嘴巴常常撮起来,唇上的纹路皱皱的,显出很卖力的样子。做的时候,她的动作却非常娴熟,飞针走线,棉被上留下一行行均匀密实的针脚。

我过来想帮母亲的忙。一个小小的针,到了我手里,怎么都不顺手。母亲见我笨笨的样子,夺过我手中的针,嗔道:看你的书去!真不知道我做不动了,你怎么办?我说:没事,现在有蚕丝被,还有羽绒被,都挺暖和!母亲抬起头,不以为然地笑笑说:什么都不如棉被暖和,冬天,一床棉被盖在身上,连梦都踏实!这个我承认,我盖过蚕丝被,轻飘飘的,根本就不适合北方人。

我看到,母亲给我做棉被的时候,一脸的成就感,仿佛她在做一项多么宏大的事业。做着做着,她还哼起了歌。对于母亲来说,女儿长大了,不再依赖她,她的爱有时候无处安放。现在,有这样一种途径来释放她对女儿的爱,她是满足和幸福的。

对于我来说,父亲母亲给我的爱,就像这棉被一样,是棉质的,温暖、踏实,无可取代。爱如棉,棉质的爱里,是深深关切的暖意,是缕缕不断的深情,是密密缝制的关爱。

➥ 本文由(梦溪)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创新跃动中国心

历史的镜头回放到了1959年10月 “1959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全国第三次劳模会议,也叫‘群英会’。当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步入会场时,整个大会堂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身披大红花,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整个大民大会堂……”...

情系中国结,心系祝福结

悠悠古韵,千千结艺。中国结,这蕴涵情致与智慧的手工编织艺术,有着飘逸雅致的韵味,作为民间祝祷的符号,代表着团结幸福平安,成为世代相传的吉祥饰物。 “向阳”社会实践队的第二课堂的设计侧重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7月18日下午,主教陈上秀老师为学生们上了别开生面的“情系中国结”结艺小课堂。...

我永远的朋友

无论我们怎么相识,无论你离我多远,我已经把你当成我永远的朋友! 我能感受到你的牵挂,我知道你在翻阅我的心灵,你在懂我! 远方的朋友,除了对你的思念和祝福,我一无长物。或许我不是你最精彩的,但我会尽力做到最好。 就让我对你说声谢谢,谢谢你让我遇到你,你是我生命中最可贵的,虽然我不是因你而来到这个世界...

你是你坚强的后盾

你是你坚强的后盾 文/里则林 很多时候无须在乎天空的阴霾,因为你就是你自己的太阳。 小时候我特别害怕过马路,因为有一年家里一个保姆带着我过马路去公园玩,当时她看到一辆面包车疾驰而来,她一紧张,就甩开我那正紧握着她的手,自己跑了。我张着嘴傻愣在原地,然后听到轮胎剧烈摩擦马路的声音...

年少时你认为“这个人前途无量”的朋友,后来怎么样了?

年少时你认为“这个人前途无量”的朋友,后来怎么样了? 年少结识很多好友,有天赋超群而且相貌漂亮的,有成绩永远第一的,有家境深不可测的,但从那时,就觉得其未来必然有成就的几位好友,都普普通通,却有平凡却不凡的特质,说说他们的故事,也记载自己年少的回忆。 一 高中好友Y,农村女娃,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