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最“理想”的生活

阅览969 作者:啾戈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754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作为一个曾经执行力(自控力)很强的人,我在自己身上开始了一个大型且无聊的为期三个月的“实验”。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这是二周目了,我曾经有一段随意的、不受控制的生活状态,醒悟逆转从 135 减到 100。在有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检验我能否对抗模拟之前那种随意的、不受控制的生活状态。

实验遵循的原则是:一切按自己最舒服的状态来。

即在这三个月中,我想吃什么吃什么,想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睡,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想玩什么玩什么,想看什么看什么,想买什么买什么(在财力范围内)。

说说结论吧,三个月之后,也就是今天的我打下这些字,告诉你这三个月的状态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化的:

1。睡眠:第一个月大概是拖延到 1 点睡,早上 10 点醒。几乎每天睡眠时间都会往后拖,于是三个月后变成了 4 点睡,中午 12 点半醒(赖床赖到下午 1 点。)

2。饮食:因为起床太晚没胃口,所以中午饭几乎只吃一丁点,但是下午和晚上会吃得特别多。每天的晚餐都在不同的餐厅吃,零食在不同类别的淘宝店购来。这三个月我几乎不重样地吃了所有我知道的正餐和零食,以至于现在的感受阙值非常高,吃火锅、干锅之类的重味料理也几乎感觉索然无味。对了,我消化不良三天了。

3.体重:从 99 斤长到 113 斤。

4.游戏:pad 上所有感兴趣的游戏都玩了一遍,好多玩了一半就弃玩了,觉得无聊。现在打游戏也提不起兴趣了。

5.洗澡:懒到现在三、四天洗一次= = 。

6.健身:刚开始的一个月还一天去游泳一次,后来两天一次,后来 1 周一次,现在完全弃掉了。

7.做饭:依然爱做饭,只是做了饭再也不洗碗了……

这里应该有个结论:晚睡拖延症是每天都比前一天更为加重一点点,懒惰每天都在吞噬的自制力,脂肪每天都在诱惑我吃得更多把它们养得更胖……

我已经几乎都快不记得曾经我是一个 8 点之前起床、给自己准备营养健康的早餐并喜欢收拾厨房、做好每天的发型和服装搭配、每天必须要洗一(及以上)次澡、健身 2 个小时、体重稳定且身材良好的人了。

我喝不下索然无味的燕麦片,吃不下没有油的鸡胸肉,甚至几天不吃水果也变得正常,这三个月我没有看过一本书,没有认真写过一篇文章,没有认真完成一件事……

天呐,拖延症完全改变了我。

我非常懂那些道理,知道自律对人生的作用,知道该怎样控制欲望和支配时间,知道该怎样搭配健康合理的餐饮,知道怎样合理地安排健身的项目……可是,那又怎样?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地想做些什么,无数次地想虽然一切都按舒服的状态来,要不还是去跑跑步吧?要不还是看看书吧?

——跑什么步?晚上反正要吃香辣蟹和芝士蛋糕。看什么书?游戏已经下好了,微博上还有 128 条未读。知乎上又有新的问题收集段子答案了……

啊,这样的生活真安逸啊。

如果我任由这样的舒服下去,任由懒惰主宰我,那么我会变成什么样呢:

让我想一想,这段时间,虽然每天都过得特别舒服,吃得舒服睡得舒服,可是总有什么地方不对

——今天和昨天并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今天和昨天没有任何区别,那么明天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懂得很多道理,可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和“我懂得很多道理,所以我过好了这一生”之间有一条被无数人忽略的鸿沟:

能不能过好这一生,并不在于懂不懂很多道理。

真理无穷,被动吸收又怎么消化得过来呢?

这条说起来的简单的鸿沟,人们用了很多名词来给它命名——控制力 / 自制力 / 勤快 / 自控力 / 执行力 / 行动……那么多形容词,搭配那么多解释和故事,排列组合成了不同的成功学书籍。

可是那些书籍所讲述的本身包括这篇答案本身,不过也是道理罢了。

真正的敌人,并不是不懂那些道理,而是人类天然的属性——懒惰。有多少条道理,就有多少条偷懒的借口。有多少的困难,就有多少不翻越它的理由。

那么,你只要明白这一点道理就够了。由此而拥有了行动 / 执行力 / 控制力 / 自制力 / 勤快 / 自控力,你就不再是从前那个被动的接收“那么多道理”的人,你会乐于去寻找那些你感兴趣的,你乐于知道的,而不是今天微博大 V 给你推送的。

嘿,朋友。道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欣喜!

这只是一个三个月的实验,但是也可能是谁的一生。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我懂得很多道理,我本来可以很好地过完这一生,如果我没有败给懒惰的话。

转载《知乎日报 》

➥ 本文由(心语)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曾参杀人

在孔子的学生曾参的家乡费邑,有一个与他同名同姓也叫曾参的人。有一天他在外乡杀了人。顷刻间,一股“曾参杀了人”的风闻便席卷了曾子的家乡。 第一个向曾子的母亲报告情况的是曾家的一个邻人,那人没有亲眼看见杀人凶手。他是在案发以后,从一个目击者那里得知凶手名叫曾参的。当那个邻人把“曾参杀了人...

口述:瞒婚和型男谈恋爱,老公一个电话毁掉我新恋情

我曾经很痛恨自己的婚姻,数年来一直想离婚,追求自己真正的幸福。只是最终,我还是对生活妥协了,因为我知道,没有人的生活是十全十美。 我结婚时,才19岁,中专毕业,爸妈为我物色了一个老实可靠的男人,才认识3个月,爸妈就张罗着要为我办婚事。那时,我还并没意识到这是一个女子一辈子的归宿...

格林童话:金钥匙

隆冬,积雪覆盖大地,一个贫苦的小男孩不得不出门,滑着雪橇去拾柴。 拣到柴,把它们捆起来后,小男孩多么希望他不必立刻回家,能就地升上一堆火暖暖身子啊,他快冻僵了。于是他把雪扒到一边,清理出一块地方来,这时他发现了一把小小的金钥匙。他想,既然钥匙在,锁也一定就在附近,便往地里挖,挖出了个铁盒子。...

夜半敲门,心慌慌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我这没做过亏心事,可偏偏遇到了鬼敲门。。。。。。 我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找工作。因为在我上大学的城市呆久了有了熟悉的感觉,便留了下来。这找工作之前必须先要找一间屋子住下来。我把这个不大不小城市找了个底朝天,找到的出租屋不是环境太差就是价格太高。在马路上走着...

拉封丹寓言:牡蛎与诉讼人

拉封丹寓言:牡蛎与诉讼人 这一天,两个朝圣的旅客在海滩上看到一只刚被海浪冲刷上来的牡蛎。两人眼馋地盯着牡蛎,用手指着它,争论着该谁吃这只牡蛎。 一位俯身就要去捡牡蛎,另一位却一把推开了他,说:“我们还是把话说明了,谁该有这口福。谁先发现这只牡蛎,谁就可以吃,另一个就只能在一边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