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风筝

阅览5248 作者:佚名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545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又一个明媚的春天,在这样的季节里不觉“春”心荡漾,突然来了念头,带儿子去放风筝,和风筝一起追逐春天的脚步。

呵,来广场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儿子兴奋地手舞足蹈。花花绿绿的风筝飘飘荡荡地升上空中,远远望去,蓝蓝的天空成了风筝的海洋。金色的“小蜜蜂”、五彩的“大蝴蝶”、黑乎乎的“老鹰”……还有搞笑的脸谱,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儿子囔着放飞了手中的风筝,风筝忽悠忽悠地爬上了半空。我的目光随着风筝不停地移动,“风筝”这个中国古老游戏中的“风筝”,此刻在我眼里却恍惚了……

在顽童的眼里,风筝是一种快乐,一种追逐蓝天、白云的快乐。风筝带着顽童的心,带着顽童的脚步,爬上了云端。向蓝天问候,和白云握手!他们放飞的是快乐!而在老人的眼里,远在他乡的儿女们何尝不是这空中摇摆的风筝,只是连接风筝的不再是细细的绵绳,却是老人们心中放不下的牵挂,挥不掉的思念。一百次的牵挂、一千次的思念织成这根柔柔的风筝线。我想起了异乡的家人,想起了让我魂牵梦绕的牵着风筝的手。对他们来说,我就是这飘忽不定的风筝,风筝线那头是纵然千山万水也隔不断思念的——家人的手!

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风筝,每个人都在放飞这样的风筝。这种风筝是不会从云层跌落的,因缠绕风筝的是彼此的牵挂、彼此的思念!“风筝,我心中的风筝,你带着春天走向自由吧!”

➥ 本文由(画卷)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周总理的话

1.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自动过滤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 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 的...

因为爱她!所以要离开她

他叫雨,雨天的雨.因为名字后面带个雨,所以,朋友们都叫他雨。她叫晴,晴天的晴,也因为名字后面带个晴。所以,朋友们都叫她晴。他们俩是同届的大学生。不同的是他们读的不是同系的,然而,晴的哥哥叫天。跟雨是同班同学,因此,他们相识了,晴身体很脆弱。因为她从小经常生病,所以天对晴都是照顾的无微不至...

城里姐姐乡下妹

闺密十八 认识李春香那年,她18岁,我25岁。虽然有人说,25岁正是女人最灿烂的年华,可我在18岁的李春香面前,总感觉自己很老。我租住的楼区是旧式筒子楼,里面租住着很多像我这样的底层打工族。 我在那里见到了李春香,她眼睛很小,打扮土气,但是青春逼人,这是我对李春香的第一印象。我们同租一个小套房...

指雁为羹

关于指雁为羹的故事 元·宋方壶《醉花阴·雪浪银涛套·古水仙子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明 朱有炖《半夜朝元》第一折:“假相期不志诚,恰便似指雁为羹。” 指雁为羹是一个成语。指着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说要把它做成肉羹,比喻空想或虚假不实。

人生的5枚金币

不久前,陈家村有3位渔民因为木船机器出了故障,在海上漂了7天6夜。3位渔民脸晒得黑红,坐在我们面前,讲述着曾经发生的故事,他们面带笑容,语气平淡,好像这些事不是他们自己亲历而是发生在别人身上似的。 “你们开始的时候想到会漂7天吗?” “没有,我们想再坚持一天,明天就会有人来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