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爱

阅览1400 作者:佚名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075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她的样子寒酸、古板、不打扮,手里提着工作袋和旧雨伞,走向山头的医院。这一年她65岁了。那天晚上,她坐在那里,两只脚高高地搁在另一张椅子上——照她的看法,自然不是贵妇淑女应有的举止。不过她实在太累了,浑身酸痛,而且照痛的程度看,恐怕还不止是疲倦,也许做了40年护士之后,现在该是退休的时候了。就在这时候电话铃响起来。常常找她的一位医生问她,肯不肯去看护一个病人,是个12岁的男孩,已经病了很久,没有多少日子好活了,医生希望他临终时有位特别好的护士陪他。她答应了。

男孩的病历表上记载,已经施过15次大手术,输过一百多次血,还有拖了一年多的间歇性寒热。她放下病历表,走进男孩的病房,做了三件事:她向他道了晚安,她告诉他,假使要在床上坐起来,就得确确实实地坐起来,不能软绵绵地瘫在床上,然后她卷起了衣袖。

从此,她以无限的慈爱苦苦地和这身心交瘁的病童的病魔搏斗,而且有三次和死神搏斗。这以前,他躺在床上苟延残喘,怕得要死。他第四次是出血,然而这次他竟对病魔发怒了,站在床边的她笑了,因为她已经胜利:教会了他如何奋起作战。

他可以活下去了,那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需要教他的事还多着呢。首先是教他走路(虽然他能不能学会走路医生都没有把握),还要让他受教育,因为他几乎不识字,更糟的是他根本不愿意学,他惟一的兴趣是梦游远方,远离那张病床。于是她就针对这一点开始。

她把自己小时候在英国的故事告诉他,又把一些关于法国的故事告诉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她曾经到法国当过护士。她建议他写信去索取杂志广告上宣传的旅行手册。他求她替他写信,她不答应。因此,慢慢地他就开始学习写了。

她又引导他向前迈进一步。告诉他,如果希望将来出外旅行,就需要有点钱,所以最好现在就开始赚钱。怎么赚?用两只手,她替他买了一架小小的织布机。织出的布数量逐渐增多,她答应给他推销——但是他必须自己记账。因此他开始学算术。

有一天,她有意无意地提起,懂点法文对出国旅行的人会有帮助。她教他一些法国话,有一句就是“我爱你”。她说:“你到法国去旅行,就知道这句话很有用。”他听了,心里为之一动,因为她的眼神充满了慈爱。可是更动心的还在后面呢。

她教他,要不厌其烦,这对他也许最重要。对不肯听话的两条腿不厌其烦,对愚昧无知的脑筋不厌其烦。她替他的腿按摩,硬把他有残疾的腿扳回正常的位置,痛得他直叫。为了启发他的心智,她叫木匠做了一张马蹄形的桌子围着他的病床。

她先布置他右手边的世界。堆了许多英国作家的小说,后来又添了一些外国小说。有一天早晨他醒来时,看见多了一个书架,上面是一幅布鲁格的《婚礼》。几天之后,换了一幅霍尔斯画的酥胸高耸的《波希米亚女郎》——他心里又为之一动——然后是毕加索的小丑像和仕女画,以及霍默、米开朗琪罗等名家的作品,他看书看腻了,就欣赏欣赏这些名画。

最后,她又在他桌子的左手边布置了留声机和一些唱片。在炎热的夏天,他们就听德彪西的《海》。一个凝霜的冬夜,他首次听到西贝柳斯的乐曲。因为多年缠绵病榻,他已经慢慢习惯于梦想,所以她特地在他面前摆了一架望远镜,他的窗下有山谷和小城,“看,”她说,“看这个真实的世界。”

这时候,他已经15岁了,开始流露出新的不安情绪。她一定注意到这种情形,因为不久之后,他的桌子上出现了一本与过去迥然不同的书。那是一本描写少男少女的小说,作者的描写也相当坦率。最后,他终于渐渐了解自己心理上的变化。许多类似的书接连出现在桌子上。他心里很高兴,也觉得很可笑,这位老小姐居然带了这些书给他。有一次他跟她开玩笑,说她知不知道这些书的内容是什么。她和平常一样以慈爱的眼神淡淡地回答他,说她当然知道。这个男孩子就这样度过了两年,老小姐以无限的慈爱一直把宝藏堆满了马蹄桌。最后她告别的时刻终于来临。别的且不说,她自己病重,只有短短几个月好活了,不过他始终不知道。再说,她的工作也完成了,因为他现在已经开始步行,或者说差不多在步行。站在一个小铁栅围成和附有轮子的方框里,他能够摇摇摆摆地走几步了。

他们决定在俄勒冈海滨的一个古老避暑胜地,静度他们在一起的最后几个星期。那里有一条水泥路,可以让他练步。她坐在旅馆临海的窗下织东西或者看书,偶尔抬头眺望海天相接的远方。他以前从来没有注意到她这样和蔼可亲。

每天上午或下午他们都要到那条水泥路上去。她多半坐在树下,望着他来回挣扎练步。许多年前画家替她画像时,她可能就坐在这样的树下。有一个下午,事实上也就是他们在一起的最后一个下午,他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他拖着弯曲的双腿尽快地摇摇摆摆走过去问她。他什么时候才可以丢开帮他走路的方框?如果一旦可以丢开,他应该做些什么特别的练习,使两腿更有力?她一时没有答复。

也许她知道这是她要告诉他的最后一件事了。她慢慢地睁开眼睛,他在这双眼睛里看见了无限的慈爱。但是她回答的时候,仍旧和往常一样,没有废话,好像这问题是谁都应该知道的。“哦,”她说,“你当然要学跳舞才行嘛。”

他的确照她的话做了。不过,当丢开方框能够跳舞时,她却走了——她永远离开了他;但是她那无限慈爱的眼神不时地浮现在他的眼前。

➥ 本文由(青衣)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口述:我一再忍让却换来他的谎言与高调的炫耀

我和我老公是大学同学,大学毕业后我先有了稳定的工作,随后他也跟着我来到了南方一个小县城。最先的一年,两地分居,之后好不容易到了一起,租房子,到后来他参加事业单位考试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再到结婚买房,他家出的首付和装修,用我的公积金贷款。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个家。 婚后一年生了女儿...

是蝴蝶,就不怕翅膀上的雨水

3岁那年,她的父母离婚了。因为家庭的贫困,加上血统的原因,一家人备受歧视。母亲带着她过着四处漂泊的生活,她们因无法支付租金而寄宿在朋友家的地板上。 即使是这样,她却从未掉过眼泪。因为母亲曾是一名歌剧演唱家,小小年纪的她受母亲影响,4岁时,就迷恋上了音乐,常常跟在母亲身后学唱歌。 上学后的她...

两颗花的命运

老江办公室里养了棵麦冬兰花,几年下来,长满了花盆,老江便把它一分为二,栽到两个花盆里。一棵养在精致的花盆里,老江放在办公桌上,时常浇水、施肥、松土、晒太阳,对它似掌上明珠,所以它长得青翠如滴,富有生机;另一棵栽在普通的粗制塑料盆里,搁在墙角,老江常常忘了给他浇水,黄儿吧唧,奄奄一息。 一个下午...

军营巧遇邻家小妹

时光飞逝。那时一晃,我当兵三年了。 一天,有人从五公里以外的门诊部看病回来,告诉我那里新来的一个女护士说认识我,说她一米六的个子,圆圆的脸……我根本不敢相信,在这离家千里之外的军营,怎么会有认识我的人,而且还是个女生! 又过了几天,有人带来消息,说女护士姓L,是北京人!明天上午要来看我...

克雷洛夫寓言:猴子

克雷洛夫寓言:猴子 不管你怎样拼命出力,你得不着感谢和荣誉,除非你给别人带来快乐,特别是要带来实利。 清晨,农夫出门把地犁,他辛勤操作,挥汗如雨。无论谁人经过田边,向他致谢,把他称许。 夸奖之声果然诱人,猴儿听了,分外眼红。找了根圆木开始舞弄,猴儿决意仿效老农。猴儿拿着圆才干得欢,一会儿抱在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