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易安华的故事

阅览561 作者:抗日英雄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399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易安华(1900—1937)字福如,号济臣,生于1900年4月2日。江西省立第八中学肄业。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87师259旅旅长。2014年9月1日公布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人物生平

易安华

少时就学于宜春县高等宜阳小学,后考入江西省立第八中学,学习成绩为全校之冠。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宜春时,易安华带头响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爱国运动,遭到校方的阻挠。他愤然提出“打倒刘汉(第八中学校长)”的口号,被迫令退学。返回乡里躬耕力行,改名为安华,别号济臣。

1925年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宪兵科。次年毕业,任军校宪兵教练所见习少尉队长,后调任中央宪兵团排长,参加北伐。1927年升任浙江警备司令部第三补充团上尉连长。1928年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次年入中央教导队。毕业后任教导第一师第一团上尉连长。1930年中原大战后升任少校营长。次年,教导师改编为陆军第八十七师,任该师第二六一旅五二二团中校团副。1932年赴上海增援十九路军抗日。1933年冬,升任该团上校团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随八十七师围攻上海市区日军阵地,毙伤大量日军,遂任该师二五九旅旅长。11月,奉命撤离上海。后于镇江任戒严司令。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防守中华门右翼阵地。9日,日军猛攻光华门、通济门、雨花台。10日午后,第九师团部分日军冲入光华门,占据沿街房屋。乃率部与该师二六一旅经过8个多小时血战,全歼入城日军。易安华与二六一旅参谋主任倪国鼎等30余官兵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主要事迹

1937年12月7日,倭寇对南京发起全面攻击。10日光华门阵地遭到猛烈轰击。一股匪军突破阵地占领光华城门。易安华率部拼力反击,头部、右臂中弹,仍带伤督战,终于全歼这股倭寇,收复阵地。通济门的战事是在10日下午爆发的。城墙在炮火中倾颓,259旅的将士们与倭寇殊死搏斗,终因缺口太大,阵地失守。259旅喘息未定,71军军长王敬久的电话就打到了前线指挥所。命令259旅和261旅迅速恢复原阵地。易安华旅长手持军令,没有半点犹豫就叫通了261旅旅长陈颐鼎少将,相约黄昏反击。尽管他清楚,他的部队已在几个月前的淞沪会战中大伤元气。黄昏来临,暮色中的滚滚硝烟使得天空愈加昏暗。攻击的信号升空,易安华旅长亲率一个加强团向东北方向的敌阵穿插。陈颐鼎旅长率261旅两个加强营由北向南猛攻。倭寇前锋被夹在城墙和259、261旅出击部队之间,易、陈二部又被夹在倭寇前锋与后援之间。混战之中,只听得到枪声和喊杀声。战至深夜,突入之敌被全部消灭。12日,光华门右翼雨花台阵地守军溃败,左翼中山门阵地被倭寇突破,易安华旅三面受敌,寇三面蜂拥而至,易安华腰部中弹仆地,壮烈殉国。易安华牺牲后,宜春人民以灯草束身作衣冠冢,安厝烈士英灵于宜春城西北化成岩下。

人物记念

江西宜春的父老听闻噩耗,举行了隆重的万人追悼会。由于易安华的遗体一直未被找到,家乡的父老以灯草束装作为衣冠冢,葬于化成岩南麓之侧,供人瞻仰。1938年初在江西省景德镇专门烧制的易安华将军的瓷板遗像,如今它陈列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展厅内,画像中的易安华炯炯有神,好像是在向我们传达着一种亘古不变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不畏强暴的精神。“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首诗是易安华将军生前留给其子女们的,而这也正是他自己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 本文由(微风)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女性之间的友谊有助于健康

让女人最放松、最舒适的减压方式,既不是健身操,也不是长途旅游,而是向同性密友开怀倾诉。 美国心理学家开瑞·米勒博士在一次调查报告中公布,87%的已婚女人和95%的单身女人说,她 们认为同性朋友之间的情谊是生命中最快乐、最满足的部分,这种情感关系也是最深刻的,为她们带来一种无形的支持力,就像空气般可靠...

女人和鱼

她送我一件稀奇的生日礼物——一条玲珑的金鱼,盛在小巧的水晶杯中。她说:“我买了一对。那条我养,这条你养,只要我们好好地待它们,它们会重逢的,对不对?” 也许是对的。也许我没有好好地待她。也许是太年轻的缘故。 那时,我们的感情危机四伏。时日久了,彼此隐然生出了疲乏之意。然而,那个爱字当年好不容易说出口...

抱残守缺的故事

抱残守缺的故事 这句成语初作“保残守缺”,见于《汉书·刘歆传》:“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西汉时,有一个叫刘歆的人,字子骏,是著名学者刘向的儿子,曾拜为黄门郎(内廷侍从官)。后来与刘向共同掌管校勘和整理典籍,进行学术研究。在校勘工作中,他阅读了不少秘藏的古籍...

口述:我19岁嫁给有钱男人,却只能租房子生活

我18岁那年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在餐厅当过服务员,在服装店做过导购,刚开始是自己租的房子,工作没多久认识了男友,他和我一样打工租房子,为了节约房租我们同居了,我开始习惯离开父母的生活,和男友组成了一个温暖幸福的小家,尽管我们是恋爱中,可已经在计划结婚以后的生活了。 然而,爱情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对女人绝妙的恭维

美丽是很难得的气质,但恭维美丽而恭维得漂亮,就更难得了。以美丽著名的德文希尔女公爵有一次从马车上下来,附近刚好站着一个清道夫,他正在点烟斗。清道夫看见了女公爵,惊叹之余大声喊:“您的眼睛可以点燃烟斗!”此后再有人恭维她,女公爵都觉得索然无味了。 法国作家伏尔森的好友丰特奈尔是一位有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