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在夜里,爱你在夜里,夜里真好

阅览3993 作者:河豚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6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夜里真好,什么也不需要掩藏,可以开诚布公的想,也可以大胆的去爱。就象这夜里掩藏着许多可以青睐和依赖的东西,蓄满了我的梦。不需要什么样的定位,只要自己去想,去做就可以了。夜里不需要包装,更不需要掩饰,只要随意就好。想爱就爱,想哭就哭。什么痛苦哇煎熬呀都叫它见鬼去,自己在夜里快乐的去爱,快乐的去想。

夜里是包容最坦荡宽厚的地方,那里只有真实,没有做作。只要你敢想,你就敢去做。即使做错了,它还会给你一个选定的空间,叫你有回旋余地的想。在夜里,不论你怎样,或许疯或许狂,都随着你的意愿而动,而想。那灵与肉的爱激情碰撞,在那夜里就象放到了台面,无暇顾及的去做,去爱,去想。没有人能指责你,更没有人能笑话你。因为你感到在这夜里,自己此时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你就象徜徉在那个爱的美梦之中,陶醉得不能自拔。

夜里的爱,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想爱,它就源源不断的向你扑来。那里是制造爱和生发爱最美丽的地方,只要你心中有爱,就到这夜里来。你就不必去避讳,也不需要去躲避,只要你全身的投入,那爱就象翻江倒海的向你扑来。有时是那么的汹涌,有时还是那么的激荡。似浪涛,似瀑布,有时还象浪潮,直达彼岸头顶,一泻千里,那么的势不可挡。

夜里也是释放苦恼和痛苦最好的地方。你可以尽情的舒展自己的情怀,可以放纵,可以标榜,可以任意的释怀,即使你想要的,都可以在这夜里泛滥。即使,浪沙淘尽,大海向东流,你也都会一屑不顾,那样的去爱,去想自己想要做的事。

夜里没有什么束缚,更没有什么绑缚。是那么的自由的驰骋,遨游满天星斗。就象在这夜里的广阔天地里,才能尽情的遨游,尽情抒发自己的哀和愁。没有拘泥,没有羞怯,只有无尽的爱,在尽情的流,在尽情的洒。

夜里没有浮躁,只有真实,可以赤裸裸的想,可以赤裸裸的做。那样真实的抛开自己,流放自己,没有负压,更没有排挤。这样的真实的坦露自己,把自己献给自己最喜欢的人,这是一件多么幸福和快乐的事情。即使没有自己喜欢的人在身边,你可以在这美丽的夜里,象抱着她的相思在想,在爱,也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你说是吧?

夜里你可以任意的想象,任意的抒怀。你可以把美丽的她比成一首诗,一幅画,尽情的去写,去描画。你可以尽情的渲染,尽情的表达。没有阻隔,没有阻拦,你可以任意的跨越,驰骋,无拘无束的发挥,是那么淋漓尽致,歇斯底里的铺排。

夜里是最美丽也值得最炫耀的地方,谁都会去向往,或去陶醉。我是夜里最想你的人,也是夜里最爱你的人。我就象生长在夜里,生活在夜里,如果没有了你,我在这夜里无法生存。

想你在夜里,爱你在夜里,你是我夜里最痴爱的人。

➥ 本文由(青衣)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杨绛散文集《赵佩荣与强英雄》

赵佩荣拿起电话听筒,不论是收听或打出去,必定先切实介绍自己:“我是庙堂巷杨家的门房。我叫赵佩荣。赵——就是走肖赵——走肖赵……”他的声凋至今还在我耳朵里呢。我爸爸常在内已卧室的厢房里工作,电话安在厢房墙外。爸爸每逢佩荣再三反复地说“走肖赵——走肖赵……”就急得撂下正在做的事,往妈妈屋里躲...

梦里,纤尘不染

没有念及你的时间,怀着一种熟悉的语言,看远去的脚步,忙碌麻木“挥洒”自己的情怀,独自寂寞的门槛,聆听着风雨,静看岁月人烟,傻傻的只为等待,没有一丝后悔感。 时时翻看记忆里珍藏下的片段,感受着缕缕清风袭来时,夹杂在风中的思念,也,宛如高山上的流水,缓缓流泻,浸入血脉。那丝丝看不见的心意...

儿时所见的耍猴戏

耍猴戏,在我国古已有之,不知兴起于哪个年代。在我们胶东地区,大都叫:耍猴或耍猴的。过去,常听祖母、母亲绘声绘色地说起我学猴子表演的事,说我看了猴子表演后,接着就像个小猴似的,一前一后伸出两只蜷着指头的小手,不停地变换着手势,嘴里还喊着:“喔呕、嗤”,常常引得哄堂大笑。幼小时候的事不曾知晓...

欣看黄河三峡

桀骜不驯的黄河,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奔腾而下,一路浩浩荡荡、推涛作浪,到了小浪底却迥然有异地换了模样,变得温柔婉约起来,变得清丽妩媚起来。一座赫然而立、固若磐石的大坝锁住了黄河的暴烈秉性,锁住了黄河的泛滥成灾,同时也锁出了一幅“高峡出平湖、山川如彩图。港湾飘渔歌,绿树满坡岭”的秀丽画卷! 这画卷...

三人行

他一定是我同学中最有天赋、最聪明和顽皮的那一个,我们相识在“五七干校”子弟中学。说那是中学,还不如说是一排芦席棚中玩乐的“天堂”。我们这些需要和父母一起改造的子弟,被临时找来的“老师”代管着自由读书,其实这些老师都是有相当文化和背景的干部,就说我们英语老师,她是从美国回来的,曾给总理做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