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染一瓣

阅览2783 作者:白音格力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16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哪天不写作,就会觉得灵魂薄了几分,会觉得整个人缺失了一角。而每天写啊写,又总觉得怎么也没办法将自己写圆满,所以更加努力地写。

写作对我来说是命,是生命的命,也是命运的命,更是使命的命。一日一日,一年一年,从没有生厌生烦生苦闷。你看那些花,一天天地开,一年年地香,她们也从来没有觉得单调。

所以,每天都会抽时间写一点,不论多少,不论好坏。仿佛只有这样,时间才没有被虚度。如此,总感觉我手中的时光,是有香味的。

花,在内心一定愿意一日开一瓣,一直开到满心欢喜。时光也是这样,被你喜悦着的时光,也是日开一香,从容而美好。

《帝京景物略》里有一段,我特别喜欢:“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画一枝素梅,本来就是好心境。想那冬深未春之际,你在窗前,或梅花山上,执笔而画,画得那梅花一瓣瓣香满身。而且还要画上八十一瓣,又要日染一瓣,坚贞而深情,一九二九三九,一直到七八九,染好每一瓣,也就染到了春深处。

如此的深情,一定不是尘世人。他是可以以画为年、又能深居简出于尘外的隐者。

在此之前,我只知道“消暑”,从不知还有“消寒”一说。现在想想,日染一瓣,该是多么美的心意啊。我们难免也会经历人生的寒冬,若存了“日染一瓣”的心意,从从容容,以美好的愿去“画”,何愁消不了寒,何愁画不出自己的春天。

以前在老家集市上遇一卖藤篮、藤筐的老人,他摊位很小,孤零零的。与别的摊位不同的是,他的篮子筐子很少,在面前整整齐齐地摆了两排,置于一块干净的大麻布之上。篮筐之间,点缀着三三两两的干花束。别的摊位自然是常见的模样,篮筐满摊,乱堆乱放。同样是柳条编制,我所见老人的,却别有一番韵味,篮筐虽拙朴,却总有他匠心独运的设计,有的用细条编上一朵花,有的编上一片叶。

与他交流时,他说他快编不动了,眼睛花了,手也不听使唤,八十好几,却还是舍不下这门手艺。他说这四五十年里,他一直在与这些篮啊筐啊打交道,感觉每天都在编。我问,就从不厌烦吗?他说,就是喜欢,没想过。

这位老人,编的是篮与筐,更是花啊。在光阴里,他也是“日染一瓣”,馨香至老。

如果除了花以外,还有什么是一瓣一瓣的,那一定是光阴。

光阴是会开花的。过素朴相安的生活,你的光阴会开茶香;一生行处自生风,你的光阴会开莲花;遇冰天雪地内在持有疏影暗香,你的光阴会开梅花。

你所珍爱的每一寸光阴,都将在你的生命中开出一瓣花,在你的灵魂里染上一瓣香。

当然,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姹紫嫣红,某段路上,难免凄风冷雨、冰天雪地,这时,我们最需要的,便是“日染一瓣”的美好情怀。请相信,光阴会赠你香茗和花朵。

还有书页,一页就是一瓣花,就是一瓣香。翻一页书,写一页字,平平常常事,日染一瓣,染得一室墨香。想想那将是多么美啊,一页花,一页香,一页风,一页月,一页你,一页我,光阴装订,墨香成册。

➥ 本文由(青石)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感谢儿子

感谢儿子 文/淡水泉 再过两天,就是儿子启程远赴加拿大留学的日子了,临别之际心中更多了几许惆怅和牵挂,但愿我的这份礼物能给儿子增添一缕别样的温情与慰籍。 几周以前,我就急冲冲地问儿子需要我买些什么,但因为工作关系,我一直没有时间帮儿子添置出国的行装?好在儿子很有信心地告诉我,他自己会向学长查询准备...

冬夜抒怀

当时光的脚步跨进冬的门槛,万物都变得沉稳静谧起来,一切浮躁不安的虚妄,都在冬的沉潋下,踏实宁静,深沉骨感。冬天的夜,更令人迷恋神往,心怡安然。 冬夜是宁静的。冬天的夜空,像巧克力般令人感觉优雅安逸。有风吹过,时而撒娇似的拂过大地,时而哼着歌儿飘过耳边,虽有点寒冷,有点刺骨...

关于对与错的哲理散文

对与错的概念是什么,其实我们谁也无法认定。因为两者都在一瞬之间,只因我们的选择不同。下面阅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对与错的哲理散文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对与错的哲理散文篇一:错也是对 小时侯,父亲常教我写毛笔字,每当我写到一半,对其中一笔不满意而懊恼迟疑,父亲总会安慰我: “上一笔没写好...

文明就在“脚下”

多日的连阴雨,让宝鸡市到处都变得湿漉漉的。不管是大街小巷,还是河提马路;不管是开车出行还是徒步,在细雨霏霏和绵绵薄雾中,还是总能看到涌动的、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国真是人口大国。 因为人口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自然也多了。车多人多,都要靠马路行走,谁该先走,谁该让谁...

印象新加坡

印象新加坡 文/淡水泉 2012年8月18日,因工作关系我有幸来到新加坡,得以领略这座建在花园中的城市的万千风情。走出樟宜国际机场扑入眼帘的便是道路两旁宽阔的绿化隔离带,和绿荫遮日、爬满藤蔓的大树。一路上高大雄伟的雨豆树接毗邻茨、枝繁叶茂,抬头仰望只见缕缕阳光透过蔽天的绿荫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