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随笔

阅览3490 作者:叶雨 来源:美文网 发布于
字数2272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今天是元宵节,因为家里没有一滴水,所以儿子去了大姨家,老公去了婆婆那,唯有我一个人,半躺在床上,捂着胀痛的肚子,翻来覆去地看着新闻频道频频播出的节目。与其说是在看新闻,倒不如说是想冲淡点这寂寞的时光,所以看的内容除了智利地震和冬奥会什么也不记得了。

元宵节是团圆节,因为昨天回娘家提前过了,再加上身体不舒服,就没去婆婆那过。在婆婆那我要当主厨,这身体实在坚持不住,便让老公给我告假,慢性阑尾炎发作了,不能和公婆一起过团圆节了望公婆见谅!

躺在床上,想着昨天回家过节的情景,高兴之余眼角却流出了眼泪,那种滋味那种感觉搅得人心烦意乱。我想起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确如此吧!

虽然不喜好热闹,但娘家那团聚的热闹场面我还是很喜欢的,在娘家我充分体验和感受着和睦大家庭的温馨欢乐的和谐气氛。

走进家门,看到嫂子弟媳们在厨房忙碌的身影,看到父母脸上洋溢的笑容,看到晚辈们欢蹦乱跳的样子,心里总是滋生出浓浓的幸福感。我想,家里所有人都会和我一样感受并体会着,尤其是年过八旬的父母,这种子孙满堂,儿女绕膝的生活是他们最喜欢的也是最渴望的。

特别喜欢吃大嫂炖的大锅肉了,那是在城里吃不到的滋味。我们家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逢佳节或者父母生日,大家都要聚在一起吃饭。父亲早早就买好了排骨肉,在品尝嫂子们精湛厨艺的同时,享受着家人团聚的乐趣。这环境、这气氛、这场面真是羡煞了左邻右舍。时常听到隔壁人们这样的称赞声“看看人家这个大家庭多和睦啊,真是全村少有的!”

我知道这是称赞我的父母,也是在夸奖儿媳们呢!母亲和众多的儿媳间那种和谐融洽的关系令人赞叹不止,连我这个做小姑子的都赞不绝口。母亲常说:要想婆媳关系好,就得老敬小。母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对待儿媳比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还好。大嫂刚过门那年,我才12岁,从未见过大嫂和母亲红过脸,总是见她们和气的笑脸,这大概与母亲的宽宏大量是分不开的。所以她的五个儿媳一个比一个好,都是母亲眼里的好闺女。

作为一个农村的家庭妇女,母亲的开朗和豁达是少有的。能做到这点也是不容易的,总结母亲和儿媳们相处的经验就是:对待儿媳宽容,处理问题公平,为人处世慷慨。

每次回家我们买些新鲜食品,父母总是要叫家来哥嫂们一起分享。并时常说:家里的人们是最辛苦的,什么也舍不得吃,应该让他们先品尝。

我在家里是唯一享有特权的人,这个特权就是不用做饭。回家便依偎在母亲身旁,和母亲聊家常或者休息。而忙活饭的事情就交给了姐姐和嫂子及弟媳们,当然主厨的位置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那是非二哥莫属了。

和往常一样,吃饱了饭,大家就凑成两桌打牌,我依旧是躺在母亲的热炕头上和母亲聊天,困了便呼呼大睡。无论人多么多,也不管声音多么嘈杂,躺下便睡着这是我的拿手绝活,让其他人羡慕的不得了。所以我在娘家是有名的傻吃捏睡的人,难怪当年老公第一次登门相亲的时候,我的侄子就悄悄告诉他:二姑是个又馋又懒的家伙。天知道这样一个家伙竟然做了他的老婆,那日子是怎么过的,并且过得还有滋有味的。

我最喜欢听父母讲述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了,每次回家总是围着父母问这问那。

一觉醒来,看到父母亲在聚精会神地戴着老花镜看厚厚的《求医不如求己》,并凑到跟前问父亲能否看懂这些书。

父亲说不仅能看懂,还能跟着做呢。并经常指导母亲怎么解除腿抽筋的病痛,边说还边给我示范,按摩足三里穴位防止小腿抽筋。我又找母亲验证,母亲说:还真管用,每晚都按摩真的就不抽筋了。我暗暗赞叹父母的学习热情和这种追求高档次的生活模式,正像父亲说的那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要讲究生活质量了,要活的快乐,活的健康。难怪父母都84岁了还身体那么健康,这是与他们科学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见我对他们学习很感兴趣,父亲又说:“我上学并不多,只是完小毕业,还上了2年私塾。能看懂这么深的书,主要归功于我不断看书学习的结果。”的确如此,每次回家都看到父亲看书,从历史书到故事书,从各种杂志到医学书,从未间断过学习。父亲的好学感染了母亲,母亲这个只上过三年学的人也看起了那些厚厚的外国人写的书,不懂之处就问父亲,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特别令人佩服。

我好奇地问父亲,私塾都教什么,怎么学习。父亲耐心地给我讲他上私塾时的情景:私塾只学语文不学数学,所谓语文就是背诵那些四书五经。老师并不讲课,只是让学生们背诵,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教大一些的同学。为此还要给大同学行贿,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给他们留着带去,否则人家就不教给你,让你什么也学不到。我想这大概是最不负责任的私塾老师了,如果都像他这样,那学生们还学什么?

后来父亲递给我一本厚厚的日记本,那是父亲从九十年代起的所有日记。里面有回忆往事的,有学习心得摘要,也有自己创作的诗歌。看到2004年11月24日那篇送别侄媳妇的诗,我流泪了,当时送别的场面仿佛就在眼前,那长长的送别车队和人流是村子里罕见的阵容,一个贤淑善良的美丽侄媳,在下班途中,被无情地车祸夺去了她年仅28岁的生命,留下了不满三岁的女儿。让路人为之落泪,让亲人悲痛欲绝。当时我没有看到父亲流泪,但我却明白父亲的泪流在了心里,不然怎么写出这么悲壮感人的诗歌来送别他的孙媳呢?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回家看到孙女的时候,就会想起侄媳妇,心情便会沉重起来,那种思念和感伤便会在内心深处隐隐作痛。小孙女一天天在长大,但家人对她妈妈的思念却没有丝毫的淡漠。尤其是侄子,如果不是怀念埋在心里,这么多年他也不会还是孜身一人地生活着。

我的思念被节日的气氛冲淡,便觉得无话可说了,还是埋在心里吧!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痛。我想,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失去亲人更心痛的事了吧?

➥ 本文由(笔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

周末无事,闲置一天后,晚饭给自己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满满的吃了个饱,胃是离心最近的地方,胃暖了,心也就暖了不知从哪里看来的话,此刻就突然冒了出来了,倒显的有点矫情的意思。收拾完毕,没带手机,拿了包,沿着小区旁河道的一侧,慢悠悠往前挪着,这个时间点出来散步的人很多,老人孩子夫妻俩等应接不暇...

我要告诉你

7月2日,这已经是我们“花开盛夏”在世乔小学的第三天了,我想我有很多话要说,可是我又没有办法用语言告诉你,我对于自己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有多震撼。 好比说,早上六点十分,已经有很多孩子背著书包走进这座学校了 ,而我们却刚从睡梦中挣扎着醒过来;又比如说,这里的上课铃声是老师们看着时间自己拿着铃铛敲响的...

回味我的三下乡

7月2日到7月7日,岭南师范学院“助学圆梦”社会实践队前往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城月中学,开展了以“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这几天里,队员们为此次助学贷款宣传活动,先后举办了开设宣讲会,市场调研,设点宣传和入户走访等活动。 开设宣讲会 开设宣讲会是这次下乡的首要任务...

支教杂文

时光匆匆,短暂的三下乡即将结束了。 想起朋友说的一句话,有些事情不经历你会后悔一辈子。三下乡带给我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启发,荷花一中的那帮孩子们像天际处的烟火,在我们大一的暑假一闪而过,最后会变成我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初为人师,请多多指教 在一节体育课上,我遇到了一位八年级的女生,刚刚和她靠近时...

不负十天三下乡,一路有你,成长相伴

回首这一次到世乔村的三下乡,我感触良多,花开盛夏社会实践队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相比以前,感觉自己成长了不少。生活对我们是慷慨的,让我们在付出一点点的时候却让我们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而这些都是我们人生不可缺少的财富。 参加暑期世乔村"三下乡",我真的感到很荣幸。短短的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