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M英国艾森:林毅夫祭父文

阅览4266 作者:ICM英国艾森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415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林毅夫简介

北京大学教授,曾任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1952年10月出生于台湾宜兰;1975年投笔从戎,78年则被派赴金门担任陆军上尉连长;1979年5月16日,游过海峡,“叛逃”大陆。投奔大陆不久,入学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远渡重洋,在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舒尔茨;1987年,林毅夫回到了中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从海外归国的经济学博士。目前其已是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规划设计的顶级智囊!

泅水渡河后,台湾是林毅夫再也回不去的故乡。母亲、父亲先后逝世,却不能见他们临终最后一面,唯有在对岸摆放祭坛,遥祭双亲。以下是林毅夫在2002年写的亲笔悼父文:

维公元2002年5月16日,旧历壬午年四月初五日,不孝孤哀子毅夫闻父仙逝之八日,始得泣血顿额,祭奠于吾父在天之亡灵。

呜呼!吾父忠厚天授,慈孝性成, 品重璋,祖母在世,晨昏定省,亲奉羹汤;亲朋有难,仗义行善,急人之急,虽儿未敢赞一词,而令誉己交孚众口。正当蔗境益甘,松笃贞完,本应艾年颐和,胡竟岁逢其厄,天年不遂,片时诀别,鸿仪抑抑,方柱石之常瞻,鹤驭迢迢,却帡蒙之顿失。北堂萱萎悲未已,复吟陟岵泪无穷。白云空望断,乌鸟切遐思,风木有余恨,当废蓼莪诗。断肠黄泉畔,悲怆不堪向人言。

呜呼!吾父识字不多,然记忆过人,稗官野史,滔滔道来,声影如绘。犹记幼时常于寒夜与阿兄、阿姐围绕膝前,听阿爸讲古,臧否忠奸,实人间之乐也。及儿弱冠,赋性顽介,愤愤诸事,阿爸每以动心忍性之掌故相勉,寒暑易之庭训,不敢一日或忘也。

呜呼!阿爸曾记否?1979年远行临别之际,阿爸以摩托车驮送儿至火车站,途中谆谆告诫,乃情乃景,历历在目。岂料家门一别,漫漫十年,始得迎候阿爸、阿母于北京机场,是时相见无语,悲喜交集,惟有泪眼千行!骨肉团圆,天伦之和,真乃人生之大幸福也!然其可悲者,阿爸、阿母皆已老迈,恐不堪再经劳顿,故儿屡寻返乡之路,然山川阻隔,大浪滔天,阿母病危,未能侍奉左右,阿爸抱病卧床,仍无返乡之途,黄泉路口,不得执手扶送,长留阿爸、阿母无尽之憾,终天惟有思亲泪,寸草恨无报春晖,苍天有知,不孝之罪大矣!苍天可罚,苍天可诛吾矣!

呜呼!子欲养而亲不存,此古人之感慨良深,而不孝儿之不辰,更甚痛思。儿十有九岁即负笈他乡,至今三十有一春秋,仅前八年,尚可于年节返乡探亲,聊慰亲恩几时。嗣后二十余载,天涯客居,关山重重,相见无期,有家不得归,搔首咒彼苍。儿思亲之情,日月益深,以至无穷,是以每化思忧为刻苦求学之志,但望成社稷之才,光耀门楣,以不负阿爸之望。每逢困顿之时,阿爸谆谆之言,萦于耳际,烦虑尽消,进退知矣。阿爸育我、教我、训我,其恩如汪洋大海,其爱如天地不息!

呜呼!阿爸自兹永别,天上人间,何时相依?儿自当谨遵庭训,俭良自律,温让待人,恭谨从事,以社会福祉、民族兴盛为己任,以经世济民之学为职志,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自勉。阿爸其有虑乎?其可安息乎?

呜呼!履霜庭而孺慕,定省何施;望长天而兴悲,音容已邈。九原凄怆,千日荒凉,斯即仰天呜咽,未足尽哀,抢地呼号,难云伸痛。兹当灵舆将驾,白马方临,敢陈涕泗由衷之调,用佐清酤之荐,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朋友圈里也着实出了不少网上孝子。爱,可以大声说出来;但真爱与否,却应当回归生活。不要把爱流于言语,也不要把爱寄托于未来,须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摘自公众号:ICMCapital

➥ 本文由(云梦)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恰值少年,拼搏青春——暨岭南师范学院2017年三下乡出征仪式

2017年7月1号,迎着初升的朝阳,在岭南师范学院田径场,学校刘明贵校长,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社会实践队指导老师及实践队员们一同参加了三下乡出征仪式。该仪式包括了体育学院的授旗,舞狮表演,各级领导表达对学子们的厚望的演讲,升旗仪式,歌唱表演以及最后的放飞信鸽宣示出征。...

夜语

有时候我惊心夜里说话的人,说话的声音,和他们说话时交换的心情。我一直在想夜间说话的方式,外面是黢黑的夜,或许有灯光,或许被雨纷乱着,可是有人在说话,说白天里没说的话。于是,心事向夜间泄密, 风不知道,星不知道,月光也不知道。 我记得十多年前赶夜路的一对夫妇,他们拎着行李站在我家的院子中央...

宁再军的文学梦

宁再军 安化县大福镇东山管区东山村人,本刊又一次推出的一位草根文学青年。高一起痴情于文字,是典型“书中自有颜如玉”理念信奉者。在颠沛游离的间隙,拼命地节省时间来读书和创作小说。作品发表了不少,却基本收不到样刊,更无从谈稿费收入。与现代纯写小说者不同的是,这位年轻人还颇通老祖宗的格律...

世乔支教身力行

7月2日,是“花开盛夏”社会实践队来到世乔小学的第三天。太阳初升,柔和的阳光撒在孩子们稚嫩的笑脸上,世乔小学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两天的经验让第三天的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被安排买菜的队员们早晨5点半便从宿舍出发,到集市上采办今天的伙食物资。利用有限的经费、有限的材料,来弄出一顿丰富营养的早餐...

坚持就是胜利

“爱心不止,微光不息”,今天是“微光”社会实践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第五天,也是十天的活动的一半了。 就像是十几公里的马拉松赛跑一样,中途是最难熬的,也是最容易放弃的。今天早上不到六点三十分便从睡梦中惊醒,便在思考,来这的目的和意义分别是什么,想着想着脑袋里就萌生了想要放弃的年头,思绪愈加混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