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吃鸡蛋习俗介绍

阅览1376 作者:余音未散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634 阅读时长:大约 1 分钟 ☑

中国农历三月三那些地方有吃鸡蛋的习俗?为什么要吃鸡蛋?

农历三月三,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清朝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曰:三三令节重厨房,口味新调又一桩。地米菜和鸡蛋煮,十分耐饱十分香。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地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它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荠菜,别名地菜、护生草、鸡心菜,其根、花、籽均能入药。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是一道药食同源的美味佳蔬。在湖南,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每到三月三这天,荠菜便长茎开花,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

因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故此,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红枣、风球,再配两三片生姜,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 本文由(高歌)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母亲节文章]我的妈妈

以前总是期盼着能陪在妈妈身边过母亲节,这次真的在她身边了,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更有意义的了。于是只能撒娇的赖在妈妈身边,问她想吃啥,问她想去哪,问她想怎么过~哈,我真白痴,关键时候就这么干的,哎 她和学生 其实从小到大都有一个感觉,妈妈,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妈妈。她所有曾经教过的学生,都是她的孩子...

不说再见

还没来得及谈天说地聊心事,便要道别,那种感觉就好像小的时候父母要离开家到外地去工作,每一次分离都哭得稀里哗啦。我一再的告诉自己,离开时要脸带笑容,离别只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遇见。往日的一幕幕在脑海里播放,想回家但又不想和他们分开…… 尽管昨晚身心疲惫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大早便起来收拾东西...

必须重视党旗宣誓

最近总书记习近平率领党中央最高领导班子到党的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言,让我们全体党员无比激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开拓前行,这已成了大家共同的行动。 由此我们看到入党宣誓是多么重要,它真的是激励党员奋力前行的动力;当我们面对镰刀铁锤的鲜艳党旗,举起我们紧握的右手庄严宣誓时...

只有熬得过等待,才能等得到花开

只有熬得过等待,才能等得到花开 文/李丹崖 有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猛然间发现一盆花开了。于是惊异,咋就开了呢,前几天看的时候花骨朵还在紧闭着,今天就盛放了。 是的,我们总是太喜欢人为地缩短一朵花盛开的过程,认为是几天或一晃的工夫,却忽略了上几个月乃至半年的积聚养分和含苞待放...

“红炉点雪”给我的杂想

杂想 近日,偶然关注成语“红炉点雪”,思绪不禁沸腾起来。人生之理万千感慨,可不都如这莹雪遇炉红? 雪之美,浑然天成。飘摇剔透,经灵霄而落。游尽人间美景,畅想山川繁华,然却独不得见艳红温暖。红炉燃炭,艳而暖溢。雪不自恃,奔而慰籍,却定格了美丽,化成绝唱。 人活于世,谁不曾见红炉温暖,汲汲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