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阅读给你带来怎样的改变?

阅览6931 作者:刘教练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2487 阅读时长:大约 5 分钟 ☑

我本人就是阅读的极大受益者。几年来我坚持读书,读各个领域的经典好书,虽然短时间内改变并不明显,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阅读确实让我的人生焕然一新。

希腊哲学家芝诺曾经将知识比喻为一个圆,圆周内是你所知道的,圆周外是你所不知道的。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圆越大,他所接触到的未知越多,困惑也越多,所以学得的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反过来,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少,他反而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懂。

曾经的我,并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是一个胸无点墨的人。但也正因如此,那时候我虽然很无知,却经常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有时候甚至目中无人。

直到大学的时候的某一天,我去参加一个小型沙龙,现场来了一位大牛。那天沙龙讨论的主题是灵修,期间谈到了弗洛伊德,马斯洛、张德芬,还有培训、洗脑等话题。

大牛的话并不多,但给我的感觉是,在场所有人的知识储备加起来,都不如他一个人。其他人不懂的东西,他懂;其他人懂得的东西,他研究得更深、更系统。后来大牛私下里跟我说,他从中学开始,基本每年都会看100本左右各领域经典书籍。那是我第一次强烈意识到读书对人的提升是如此巨大,也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无知,简直令人羞愧得无地自容。

在那之后,我开始了自己的阅读之旅,也从此开启了一片新天地。我很感谢自己当初能够做出这个决定,虽然是抱着功利的心态,但确实让我这些年来受益匪浅。

首先,阅读让我更加善于思考,让我发现了喜欢做的事,在无趣的生活中开辟出了一块重要的阵地。

毕业后我经历了裸辞,换了不止一份工作,换了不止一个行业,还换了不止一个城市。那时候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一个人生活在陌生的城市,只有书籍一直陪伴着我。

阅读让我越发觉得我对这个世界和自己本身的了解十分有限,为了不再迷茫,我不断反思自己过去的经历以及身边的人和事。

我在阅读中学习生活的道理,在实践中领悟书中的真谛,渐渐变成了一个喜欢思考的人。然后我开始用写作记录读书之后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自己的心情和经历,这不仅仅是排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好方法,更让我找出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同时,作为爱好,我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文笔。

每当我看完一本文学经典,都会模仿作者的风格写一些文字,有时候是故事,有时候甚至只是片段。钱钟书的诙谐幽默,普鲁斯特的意识流,村上春树、东野圭吾的日系风,王朔的戏谑,我都模仿过。

随着对于文字的把控能力和领悟能力的提升,我认识了更多作者和编辑,也认识了不少广告界的朋友。那时候我才头一次理解了《挪威的森林》里,永泽说“把《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读过三遍,倒像是可以成为我的朋友的人”的意义。阅读把我带入了一个以前想都没想过的圈子,同时也激励我不断提升自己。后来经过各种坎坷,我终于进入广告圈,真正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阶段性解决了工作上的困扰。

其次,我不再沉溺于社交网络、碎片化信息、热点事件,我意识到了从何处获取真正的价值。

对于一个空虚、无知的人,再没有什么比碎片化信息和社交网络的互动更吸引人的了。以前我会频繁地刷微博、刷人人网,和一些并不熟悉的人进行互动,追逐着网络上的热点,一是因为时间对我而言并不珍贵,可以浪费;二是因为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找到存在感,或者找到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地位。

当一个热点事件爆发出来的时候,如果大家都在谈论而自己还不知道,会不会显得自己很无知?会不会显得自己无法跟上潮流?会不会让自己缺乏谈资?

社交网络上很多精彩纷呈的文章,是不是能给我带来很多收获?是不是看一两篇文章就能把握住某些事情的精髓?是不是每天看一些方法论类的文章就能真的理解?以前的我确实会有这些想法。

而现在的我意识到,如果真想要学什么知识或技能,那就去看相关的经典书籍,虽然一本书相对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完,但我认为这反而是最快的方式。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知识体系,能够相对全面并且更有深度地介绍某一事物,通过读书我能够更快地理解一些事物的本质。在朋友圈中标题写着“深度好文”的文章满天飞的时候,我更愿意静下心来多看看经典好书。相对于碎片化学习,系统性学习对我的帮助更大。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排斥社交网络、碎片化信息和热点事件,只是我能够更清楚地区分,究竟什么是有帮助的,什么是故弄玄虚,应该花多少时间在这些事情上。阅读让我对获取信息和价值的途径有了更准确的判断。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多维度系统思考问题,逐步在大脑中建立了一个不断反馈和升级的认知系统。

记得当初在咨询公司实习的时候,听一个经济学研究生姐姐讲PPT。她思路十分清晰,不断地向听众抛出问题,又不断给出解答,每一个解答又引出了下一个问题。她没有讲什么专业词汇,语速也不快,我却犹如在听天书。

后来我才明白,我缺少最基本的知识,也就缺乏了理解事物的基础。不懂最基本的标准,也就缺乏了判断依据。缺少最基本的方法论和思考逻辑,也就无法跟上她的演讲思路。

而当我读经典书和专业工具书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终于逐渐能够系统地从多个层面上思考问题了,对许多事物表象下的本质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其中的一些心理学和广告学书籍,不仅仅对我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也影响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以预见的是,我会不断碰到更多颠覆自己认知的事情,也会遇到更多现有的知识储备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只要我头脑中的系统能够根据新事物不断反馈,总会把未知事物纳入已知的范畴,让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得到提升,理解更多之前无法理解的事物。

就好比拼一块永远无法完成的拼图,你永远无法见到拼图的全部,但你知道拿着手上最新的一块,去找已有的版图中与之契合的部分来拼接,使之成为现有拼图的一部分,那就够了。

更多时候,阅读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再也难以分开。

孤独的时候,阅读让我不再寂寞;

空虚的时候,阅读让我不再烦躁;

难过的时候,阅读消解了我的负面情绪;

悲观的时候,阅读让我重新振作起来。

阅读能够增加知识储备自不必说,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和与人交流的方式。我本身就是争强好胜的人,多读了一些书之后,就好像是流氓学会了武术。

最后我想认真、诚恳、简洁地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读书分享会,然后在现场遇见了现在的女朋友。这才是阅读带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 本文由(梦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们正年轻

2017年7月10号上午8时整,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党建蒲公英社会实践队正式在湛江市遂溪县杨柑镇新有小学举行开班仪式,这意味着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将会在此开展为期10天的三下乡活动。在开班仪式前,岭南师范学院的年轻大学生们便被孩子们的热情气氛所包围,在队员们排练时,学生们就已纷纷围着漂亮的队员...

奶奶的麻袋

三年前,在我家客厅的一角,总是放着一个麻袋,这是奶奶的。她每天早上都要去爬山,也都要带着这个麻袋。因此,奶奶的麻袋在我心中一直是个神秘的东西。 这个麻袋原先是用来装水管的,黄颜色,后面还破了几个洞。就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麻袋,却让奶奶如数家珍,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听爷爷说过,麻袋的岁数比我还大...

他是,不太想念的人

他有几年在她的记忆里都基本空缺,那是一段从婴儿到梳着羊角辫的无忧时光。 后来,她开始回到他和母亲身边生活、学习。许多的陌生,她开始疯狂的思念那个让她撒开脚丫子跑的古朴地方。每当他严厉的训斥她,勾画着她习题本上的错误,她就非常想念慈爱和无限宠爱她的祖父母。于是,某天,他取来好洗好的两张三人合照装入信封...

别让爱情等待太久

你喜欢的人不一定会留在你身边,只有爱你的人才会一生一世陪伴你。没有人是要故意变心的,一个人,当他爱你的时候,是真的爱你,可是当他不爱你的时候,也是真的不爱你了。他在爱你的时候,没有办法假装不爱你;同样的,当他不再爱你的时候,也真的没有办法再假装爱你。 总以为我们很爱某个人,会一生一世爱下去,等下去...

不习惯的时候就是成长的时候

不习惯的时候就是成长的时候 一只鲷鱼和一只蝾螺在海中,蝾螺有着坚硬无比的外壳,鲷鱼在一旁赞叹着说:“蝾螺啊!你真是了不起呀!一身坚强的外壳一定没人伤得了你。” 蝾螺也觉得鲷鱼所言甚是,正洋洋得意的时候,突然发现敌人来了,鲷鱼说:“你有坚硬的外壳,我没有,我只能用眼睛看个清楚,确知危险从哪个方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