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共同关注的几条新闻

阅览1678 作者:南山翁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235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CCTV4的《共同关注》,是我每天必定要“关注”的栏目。近阶段有几条新闻每天都在播,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

第一条自然非特朗普莫属。这位美国新任总统口无遮拦,毫无顾忌。想和谁通话就和谁通话,不计后果;想挂谁的电话就挂谁的电话,哪怕是盟友。上任伊始,他就宣布退出TPP,废止医改政策。这明显是要清理奥巴马的政治遗产。他要在美、墨边境修一条几千公里的隔离墙,打造美国的greatwall。并扬言修建费用全由墨西哥买单。他威胁日本,要承担驻日美军全部费用,否则就撤军。他说“北约过时了”,批评欧盟的难民政策,说英国脱欧是“明智之举”,直接点名批评法国不安全。让许多美国的铁杆盟友感到不快。最近他又和国内的主流媒体杠上了,说他们制造假新闻,记者都是骗子,拒绝令他感冒的媒体出席白宫新闻发布会。

随心所欲的特朗普,令世界发憷。然而美国民众却不买他的帐。特朗普大厦门前,就有人举着标语牌,高喊:你不是我的总统!特朗普对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他上任后颁布的第一道命令——“禁穆令”,不到一周就被一个叫詹姆斯·罗巴特的西雅图联邦法官叫停。特朗普不服气,向上一级巡回法院提起上诉,又被驳回。一个小小的地方法官竟然能够废止国家元首颁布的法令,这就是美国。你还别说,要不是这令人诟病的“西方民主”,还真没有人能管得住这位傲慢而又任性的白宫掌门人。

第二条是韩国“总统弹劾案”。2012年12月,朴槿惠凭着她女性特有的亲和力,在大选中获胜,当选为韩国总统。2016年,一起涉嫌“闺蜜干政”的丑闻,却把她推上了被告席。从此,每到周末,首尔街头就集聚着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人,手持蜡烛,举着“朴槿惠立即下台”的标语牌,在寒风中一站就是几个小时。首尔的冬天是很冷的,忙活了一周,到了周末不呆在家,却偏要在寒风中挨冻,这“热情”也够高的。而且每周如此,这样的执着,这样的坚持,“韩国棒子”真的是蛮能拼的。可光会拼有什么用,朴槿惠会不会下台,命运掌握在宪法法院八个法官手里,民众说了不算。如果宪法法院通过了“总统弹劾案”,朴槿惠将立即下台。如果弹劾案被驳回,朴槿惠立马就恢复总统职权。要真是这样,韩国民众几个月来的烛光集会就真的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第三条是一朝鲜籍男子在马来西亚遇袭身亡,这本是一件极其普通的案件,这样的事世界上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不知缘何会被炒得沸沸扬扬。有人说,也许是因为这名朝鲜男子的身份特殊,也许是想借机窥探朝鲜政权的神秘性。致使这起看起来极普通的案件,成了世界舆论场的热们话题。不过这件事,无论是发生地,还是当事人,与中国都毫无关系。我们似乎没有必要对它如此高调关注。

基于朝鲜和中国唇齿相依的地缘关系,以及两国间“鲜血凝成”的友谊。中国媒体对有损于朝鲜尊严的负面新闻,历来都低调处理。比如朝鲜士兵越界抢杀中国边民,朝鲜多次扣押中国渔船等事件,国家主流媒体大都一带而过,或者干脆回避。而这起与我们毫不相干的事件,央视却对它进行如此高频率的热点跟踪报道,这多少有点让人感到意外。2017.3.2.

➥ 本文由(风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我们的宿舍410

有没有觉得我们之间已经越走越远,我们的距离已经贯穿了空白 那些时候你们一起走,把我扔在后面 看着你们谈笑风生的背影,我却萌生了心酸凄凉 才几天过去,那份厚重的思念 是不是薄了一些? 在所有人面前,我们都是很要好的样子 只有我清楚我们的裂纹在哪里 我们口口声声说410一辈子 多少次,我总想...

我要结婚了,不等你了

在这个尴尬的年纪遇到你,遇到对的人却在错的时间里,有着多少的无奈,想用尽一切去给你心灵的安抚,给你快乐的向往。曾经的我们无话不谈,从彼此点点滴滴的小事到隐藏多年的秘密,用心灵去对话,即使偶尔的一句话也不说,彼此也从未觉得尴尬,我以为这就是我想要的爱情,在经历了一段长达五年的爱情之后...

妈妈的节日

母亲节到了,心里寻思着给远在家乡的老妈怎么表达一下感恩。但细想,自己太了解自己的妈妈了。在她的意识里,全年所有的节日都是她自己的,是属于她的。 是的,全年的节日都是母亲的。 每逢过节,无论大小,母亲总是很高兴的。每年从大年初一的春节开始,母亲总是最先准备着、迎来了清明节、端午节...

假如有一天我离开你

见于不见,都是旧时光。岁月长,不见忘川。寂静欢喜,不来不去。君知否,雨中淋湿的记忆? ——题记 (一) 多少日日夜夜矣,多少岁岁年年兮,我都在用心呼唤着真实与美好,我用诚实的眼睛企盼着宁静与澄清,我用我的善良,用我执着的文笔和音画,想带给这个世界最真的美好与情意, 假如有一天我离开你了,我的亲...

我们童年时的端午节

作为六零后这一代人,童年时过端午节显得相当寒酸。那时物资贫乏,除有客人来外,一般一年只能吃两次鸡蛋:一次是端午节,一次是过生日。现在的粽子满大街叫卖,大枣五仁蛋黄肉粽花色层出不穷,小孩子们还都不爱吃。而那时只有经济状况好的家庭能包起粽子,还不一定是粘米的,一般的家庭只能是一早熬点黏米粥了。 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