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功绩都江堰

阅览1262 作者:秋之英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03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由于四川暴雨,去九寨沟线路桥梁中断、道路瘫痪,旅行社同我们商量后改道游都江堰。

早上8点10分坐旅游车去都江堰,9点45分到达。此时天下着雨,大家撑着伞前行,听讲都江堰是“无坝引水”工程,故走进都江堰景点门口,如走进一个森林花园。周边林木繁茂,苍翠欲滴,路旁有小桥流水,令人备感凉爽。

看都江堰景区简介,我进一步确切了解到都江堰是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守李冰为治理岷江水患率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其工程采用“无坝引水”形式。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2260多年来,都江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灌溉面积达一千多万亩。今有机会到此一游,我得好好观看哦。首先我们通过一条索桥来到宝瓶口对岸,清楚地看到刻在对岸山崖上的三个字——宝瓶口。宝瓶口引水口在玉垒山与离堆间,是李冰开创都江堰时凿开的,久负盛名。听讲史书里都有李冰“凿离堆”的记载。根据介绍,宝瓶口的作用有三点:一是引水。为下游提供灌溉、航运和城市生活用水。二是洪水季节,能限制过量洪流进入灌区。三是排沙。内江流量超过每秒1000立方米时,离堆前的壅水现象使内江以下的底流流速显著降低,大部分由飞沙堰排出。接着我们坐观光车直达鱼嘴,因大坝其形如鱼嘴,故而得名。鱼嘴坝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波涛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在这里我们观看的时间比较长,站在鱼嘴坝上,古堰雄姿尽收眼底,此时天已转晴,江风吹来,轻拂于面。尽管也有了太阳,但依然感到凉爽。欣赏之余,不得不赞叹赞李冰父子,正因为有他们的千秋功绩,才使岷江沿岸的老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才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伟大的功臣,人民永远怀念,故建了二王庙。自由活动时,很多同事去了内江的安谰索桥,去对岸游览,我和两个同事没过去,看了外江再观内江,在听别队的导游介绍,安谰索桥横跨内外二江,全长261米,是中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安谰索桥又名夫妻桥,导游说是夫妻要手拉手过去,有趣。我们也开始漫步在内江索桥上,在索桥上,西望岷江,滔滔江水滚滚而来,东望灌渠一览无余。再一次赞叹伟大的水利工程,中国人的智慧。回来,我们在鱼嘴坝集体留影后,就乘坐观光车返回,中途没停,只能坐在观光车上听导游介绍飞沙堰,左右浏览,一河一江景。

都江堰工程是中华民族的天然杰作,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全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眼见为实,叹为观止。

2010-08-2918:41:48

➥ 本文由(无悔)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今夜,我醉了酒

逝岁易写,情怀难书。 当春秋倒置,人事相倾,如白纸的生命被涂抹进各种历程;当日月更迭,光阴变换,站在风起的窗前,看岁月将往昔摧残,看夜色将喧嚣遮挽。 已多年情怀改,又一载风物移。 我不怕岁月迁流,年华隔岸,很多事早已注定,刻意挽留不过徒劳。一直以来,不敢去深思,不敢去追问。悠悠时空转换...

人生感悟哲理美文三篇

聆听全世界,一切随缘。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人生感悟哲理美文,希望您喜欢! 人生感悟哲理美文一:人生如茶,好人好报 人生就像一杯茶,学会忍耐,才有信心,世上没有绝路,必须给自己退路,人生没有后悔药,经历沧桑,看清世人。吃亏,让人学会改变,吃苦,让人学会锻炼,人生这场修行,不忘世人,学会宽容...

新鞋

?星期天上街,目的不在购物,而是想,在浏览琳琅满目的商品的同时,与家人或朋友散散步,让眼福和腿勤两不误;在穿街走巷的同时,感受车流不息、人流不断的热闹;进书店看看瞧瞧,让历史和现实、传统和新潮、严肃和浪漫在翻阅中流过。 ?这一次,没走多远,鞋似乎不支持了,脚下有不平的感觉。路很平,刚刚修好的人行道...

听秋

秋是迈着小碎步来的,尽管不如春姑娘那般轻盈潇洒,也不如夏兄弟那样轰轰烈烈,但它开启了一场特别的音乐会,让我这个虔诚的听众,在那天籁之音里陶醉。 陆游说:“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真好,与放翁“英雄所见略同”,可谓“秋声一线古今缘”了。 叶绍翁有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寒声...

家乡四村

渔场村 红旗镇渔场东部和红鲜村接壤,南部和新建矿工人村为邻,西部和红旗镇敬老院相伴,北部和长兴乡相连。1976年11月建场,为解决七台河市菜篮子工程由市政府牵头兴建的。渔场农工是由红升三队调来的,当初是800人,后来又收些散户。建厂初期没有菜吃,就拿黄豆当菜啦。黄豆是家乡的特产,也是乡亲们的家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