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河有个罗通山

阅览4441 作者:大沁塔喇猎狗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112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听说柳河县内有个罗通山,心里对它就一直放不下,于是,就利用一个休息日,带上北京的几个小青年(一起做工程的同事)游玩去了。

自从梅河口“引龙入梅”工程开工以来,北京那几个小青年一直战斗在工地上,根本没有时间出去玩玩,头几天我带两个青年看了一下梅河口的龙泉寺,他们高兴极了,问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什么时候还带他们出去玩。这次出游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为解决人多车坐不下的问题,我慌称费用AA制,尽管这样还是坐满了一车人。

罗通山离梅河不远,不是名山,只是传说罗通在此驻扎过军队。

午饭后我们便出发了,大约走了五十公里左右就到了。罗通山还属于刚开发阶段,主要是山上有几处溶洞,最大的应该是水帘洞,属于喀斯特地貌。上山的路并不好走,是没有铺装的土路,尽是些裸露的山石和碎小的石头,车轮接触后有种滑滑的感觉,加之山势险峻,让人有些骇怕。我们选择水帘洞为参观点,它位于600米的山腰上,车到了那里根本没有停车场,只有一块稍微宽的路面可以停车,调头都挺费劲的,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打了五、六把舵才把车停好。下车后,顺着山路走了三十几米远就到了水帘洞,迎面走来一位姑娘向我们索要门票,每人30元,我和她说司机是不能要钱的,一般旅游景点都有这样的规定,目的是让司机常带客人来,最后我们五个人给了100元。姑娘带着我们走进水帘洞,她说这个景点是亲戚承包的,她是帮忙的,路上我们了解到,这个景点每年不仅要投资开发和建设,而且,还要向旅游主管部门交管理费,向村委会交承包费,开销是很大的。

走到洞口,一个巨大的石壁矗立在我们面前,顶端凿刻着“水帘洞”三个大字,在石壁左侧还有吉林第一洞天“的字样,走进洞中路时宽时窄,最宽处也不过2米,洞顶最矮处人还得低头才能通过,脚下始终有一条小溪相伴,墙壁湿漉漉的。这是我第二次看到喀斯特溶岩地形,第一次是在官马溶洞,那里比这儿有名气,但感觉不如罗通山好。我对姑娘说这儿有那么好的一个传说,为什么不加大宣传力度,她说前几天省里来了一伙记者,说是要写点文章。是啊!这里的景点还处于原始状态,需要各界给以关注。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感到有的景物形象都不错,只需要有人给它起个文雅的名字。对洞里的瀑布特别感兴趣,水流之激,水势之大,水声之悦耳,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洞中有三个大厅非常漂亮,只是还没有人工布置,让人感觉空荡荡。水帘洞长约法1000米,据说还有2000米可以继续开发,这在参观中就能看到洞中有洞,道中有叉路,当地人说整个山都是相通的。

回来的路上又看了三仙夹森林公园,据说是一个县长放着官不干了,下海经商,承包了此山。有胆识、有气魄,让人佩服!

罗通山的确是个待开发的好景点,希望有关部门支持开发建设,使它早日大放异彩。

➥ 本文由(墨客)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呵护生命 保护母亲河

尼罗河源于东非的峻岭,亚马孙河从安第斯山一路奔涌直下,长江更是念青唐古拉山上一种至高志远的流淌。但凡大河,都有一个个高高的源头。“源远流长”,高远的源头便是奔流不息的保证。于自然如此,于人亦然。 突然之间想起大西洋起起落落的潮声,茨威格合上了他的双眼。这个被罗曼·罗兰誉为“灵魂捕手...

孩子成长的感悟的散文

一个人的成长,终究会面临悲欣交集的事,谁也无法替代,即使是至亲的亲人,只是希望,孩子在疼痛中快点成长。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孩子成长的感悟的散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孩子成长的感悟的散文 理解万岁 4岁是宝宝成长极快的一年,他们在继续练习已有技能的同时,也在飞快地学习新的技能。4岁是宝宝精力旺盛...

女儿的虚荣心

女儿期中考试数学答了100分,下午放学回来兴致勃勃地从书包里掏出试卷让她妈妈看,邀功请赏意味十足。她妈妈做饭,只能敷衍她说:好啊真棒!无暇给予她想要的鼓励。我走过来,喊她的乳名,热情地伸出手来,笑呵呵地要同她握手,表示祝贺与肯定,为她加油再接再厉。不想,她不吃这一套。看都不看我一眼...

思乡随笔

就是在这样一个漆黑浓稠的夜里,是谁先点亮一盏灯?将深浓的夜色一圈圈地淡抹开来,让思绪飘荡在这无边的夜色里。于是,就这样隔着这层浓浓的夜幕,我突然被一个叫思念的东西所击倒,穿过这座城市层层的水泥建筑,静静遥望高远的夜空,夜空下个遥远的故乡。 在我记忆的相框里,故乡已成为一幅水墨画,抑或一帧老去的照片...

一场寒末的雨

在昨天的晚上下了一场寒末的雨,而雨滴滴在自己的脸上不是那么的凉了,没有寒冬季节的雨那么冰冷。雨下的虽说不大,但是我在雨地站了一会功夫,心想这也许就是寒末的一场小雨吧了。我喜欢看着雨滴落的那一瞬间,这是对自己是一种解脱,此时此刻,我没有了思想的斗争,自己的思想开始平静下来。这场寒末的一场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