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声

阅览341 作者:一弯风月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552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清晨,我循着昨晚的记忆,来到位于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海峡。

对面,就是印度尼西亚了吧,一个上世纪华人曾经遭难,而至今也没有回声的地方。

马六甲的海水,很湛蓝,也很辽阔,天边的云彩,有些逊色地躲在一旁,也许是在涨潮吧,我听到海浪追逐的声音,似一个沉睡的老人,有些落寞,有些气喘。

我想到了大明时的郑和,他七次下西洋,曾在这里上岸和离岸,他带领将近三万人的队伍,打击海盗,推动贸易,促进交流,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推崇和爱戴,至今,在马六甲,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三宝山、三宝庙,以及他开掘的三宝井,这里,有着浓浓华夏的气息。

当年的明帝国,派出一个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能力超群的郑和,是非常明智的,虽然他是一个太监,但他却绝对能够胜任。事后,也证明了明成祖朱棣的远见卓识。

我不知道郑和下西洋,在途中经历了什么样的颠簸,但可以想象的是,他们出使的意志是坚定的,他们是一群有使命的人,他们要把大明的国威与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树立东方文明大国的形象。

可如果一直都是如此的话,无疑将是中华民族的福祉,但历史却来了一个大转弯,随着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过程中,客死他乡,最支持他的明成祖驾崩,海禁又起,中国对外刚打开的大门一角,又一次重重地关上了。

在明朝,最早的海禁,应该属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除了允许“朝贡”这些贸易外,私人海上交易一律禁止,但到了造反皇帝朱棣时,由于曾经受到南洋华裔五十万两白银资助,同时发现,海上贸易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于是解除海禁,这才有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而在看看同时期后的欧洲,西班牙派出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比郑和晚了87年),葡萄牙、荷兰、英国等纷纷开展海外殖民冒险,然后是后来的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次次改变着历史的进程,而当时的大明帝国呢,官方垄断海上贸易,禁止私人出海,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晚清。

在如火如荼的近现代史上,在世界发展的最关键时刻,当时的政府却逆潮流而动,闭关锁国,这种坐井观天,除了造成国民视野的狭窄,然后,就是无休无止的内斗,先是李自成,后来就是清军入关,清朝继续明朝的锁国政策,于是,就有了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有了太平天国,就有了甲午战争,就有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就有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就有了辛亥革命,就有了民国的建立……

无论是在新加坡,还是在马来西亚,很多地方,包括机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大都可以看到汉字与华人,除了新加坡,华人占主导,即使是在马来西亚,华裔,也仍然占该国第二位,他们有华文教育,有中式建筑,有华人政党与社团。导游阿龙,就是一个华裔,他祖籍广东清远,普通话说的非常流利,据他介绍,马来西亚本来华人与马来人数量是差不多的,但政府偷偷鼓励马来人多生,于是,马来人就远远超过华人了。

我想到了我所看到的总统府,它是一个很奇特的建筑,阿龙说,上面是圆形的伊斯兰风格,代表马来人,下面的方格建筑,代表华人,寓意是马来人永远主宰这个国家,华人则被压在下边,抬不起头。阿龙说,如果发生马来人与华人冲突,通常政府都是偏向马来人的,他的语气当中,颇有些无奈,但他也坦诚地说,真心希望祖国能够强大,因为国家越强大,他们这些海外华人越有尊严,当然,也就越有靠山。与我们在其他国家听到的华裔的声音,惊人的相似。

我想到了昨晚在晕黄的灯光下看到的三宝山、三宝井,还有华人较为集中的马六甲,以及当地的葡萄牙古城门、圣保罗教堂旧址、马来西亚古城、英女皇钟楼、荷兰红屋,透过时光的隧道,仿佛又看到郑和浩荡的船队,看到了贸易时的熙熙攘攘,那是当年一个怎样的盛世呢……

马六甲的海水,依旧汹涌,看着漫过沙石的海浪,我思忖良久,我多么希望,历史不再反复,能够一直向前;我多么希望,祖国能够富强,人民能够安康,而这,应该是中华民族不远的梦想。

2016年8月20日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

➥ 本文由(流云)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村戏

小时候,要不是胆子小,我也许会成为村上戏坛的角儿。 那时,村戏里的演员走在村道上,大人小孩都会说,噢,快看,那不是李玉和?!李玉和来啦!村人们觉得会唱戏是一件高不可及的事情,会唱戏的人荣耀而且受人尊敬,看村戏则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不容错过。贫瘠的土地,艰辛的生活,充满汗水味儿的日子...

中秋民乐会

昨天刚下乡回到办公室,小杜妹妹就转给我一张王光辉老师送来的请柬。打开一看,原来是音乐协会和民乐学会准备举办一场“邀明月?赏中秋?迎国庆”民乐赏析会,这可是个好消息,正好是周末,一定抽空去。 对于传统文化,我是情有独钟的,古诗词、汉服、书画、乐器,虽然还是门外汉,但特别喜欢。关键是,穿什么衣服去呢...

捉黄鼠狼

我童年时的故乡,房子不多,院落稀少。我家老屋后面是一个园子,树木、竹林间杂,还长有野草闲花。老屋只有两间房子,一间厨房和一个客厅。三代同堂,祖父祖母、父母亲,还有我们四兄弟姊妹。有些拥挤。父辈们就做了新屋,建造在老屋北边不过五十米的地方。 那时的新房子是在偏僻的北方村头,东南方是一棵参天的大枫树...

优美的抒情散文:最好的开始从喜欢自己

总有些时候莫名的失落,没有来由,就如同这深夜近凌晨一点,辗转反侧,想着不如给一位朋友写封信吧!写着写着,突然心情开朗,我长得还蛮好看的,有很多喜欢我的人,还会写诗,对人真诚,还很上进,我做了这么好的自已,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我曾问过许多朋友一个问题,你喜欢自已吗?百分之七十的人肯定的回答说喜欢...

一句名言的启示

古往今来,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说一个人的任何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都要经历千难万险,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失败不可怕,勇敢的坚持下去,成功就会到来。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准备拼装刚刚才买来的玩具,是轮船零配件一大盒。我先把船的身子装好之后,便拿出了这艘船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动力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