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糙米糖

阅览7165 作者:傅QY24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457 阅读时长:大约 3 分钟 ☑

家乡的糙米糖

落叶归根,家乡是游子心里永远的牵挂,就像儿不嫌母丑,家乡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最美、最纯的。

年关已近,当我行走在家乡宽阔的柏油马路上,看着两旁井然有序的厂房和排序整齐的路灯,农家小别墅一家挨着一家时,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缩小城乡差距使得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多,经济活络了,农村人的住房和生活改善了。忧的是,老人和孩子成了村里唯一的风景,“留守”一词就这样在农村风行。随着各种项目的不断开发农田面积在不断减少。平日里村子静的让人滋生诡异。这不,年关当口,回家过年的人陆续归来,家乡的村口有了一些生气,来往的车辆和行走的行人预示着宁静的村庄随着年的到来慢慢“醒”了。

游子归来过年了,可是人们不再似以前那般忙碌,村子里也没以前那般热闹,村子里少了鸡、鸭、鹅的喧嚣和杀猪时猪的嚎叫以及羊贩子的叫喊,连狗吠声也难得听到。

记得以前一到腊月,家家户户忙着做米糖或山芋糖,蒸米饭。我们把糙米糖分成毛糙米糖和光糙米糖两种,光糙米糖是把蒸好的米饭晒干,师傅帮炒熟用米糖或山芋糖熬制做成的,毛糙米糖是生米浸泡后师傅帮炒熟再用米糖或山芋糖熬制做成的。每年的腊月半,炒糙米的师傅最吃香,各家要提前预约后定好日期,师傅会上门帮着浸米,根据浸的时间再来帮淘米,每家都自带米、柴禾。炒糙米是有讲究的,师傅选好细砂放在锅内先把细砂翻炒致热,然后再放入适量的蒸米或生米,一人帮着在土灶后把关火候,师傅在锅前不停的翻炒。这样炒好后用筛子把沙子筛干净,糙米就放在一个干净的匾里等到炒完再放入到事先准备好的干净的稻箩里。光炒米表面白净光滑,毛糙米表面金黄粗造一些。平时,饿了或者嘴馋了抓一把糙米放在嘴里嚼嚼有滋有味的,毛糙米比光糙米有嚼劲也香甜一些。

糙米炒好了就等着做糖。做糖也有讲究的,米糖和白糖按一定的比例放在一起熬制,当熬到一定程度放入一定量的糙米,用锅铲搅拌均匀,再起锅放到特制的糖盒里,糖盒事先要用掸子掸上菜油,把还不成型的糙米糖铺平再用圆棒压紧,然后翻过来冷却后就可以用刀来切,糖的大小长短根据需要自己调配。

如果想做花式的芝麻糖、花生糖、黄豆糖、橙皮糖等,只要在熬制过程中放入这些食材。

那时一家做糖,就有几十人帮忙,很是热闹。一般人家都要趁着做糖还要抛欢头,欢头一般用光糙米,光糙米抛出来的欢头白白亮亮的很有光泽。欢头不需要在锅里熬制,只要在盆子里放入适量的米糖和光糙米搅拌均匀,然后把搅拌均匀的米糖和光糙米放入圆形的酒杯或者小碗里,按照形状把欢头做成圆形,等成型的欢头稍干后再放到毛竹做成的筒子里来回摩擦,这就叫做抛欢头。抛欢头也有技巧的,不懂的人摩擦不了几下,欢头全一个一个掉下来,要想把欢头摩擦的圆润又不掉下来确实需要运用好手的力臂把握好摩擦速度的快慢。

糖和欢头做好了,家人会把做好的成品放到干净的罐子里,为了防止糖或欢头粘在一起,人们就放入很多炒米不让糖和糖、欢头和欢头之间有相互接触的机会。这样不管放多久只要密封好就不会粘在一起。如果量多这样的储存可以供我们吃一年呢。

那时的我们没有什么零食,进入腊月炒米糖和欢头就成了我们唯一解馋的零食。家境富裕的人家做的炒米糖和欢头会相对多点,可能不会控制孩子食用。条件苦的人家还要把炒米糖或欢头藏起来不让孩子随时食用等到过年的时候拿出来招待拜年的亲戚朋友。

现在,各式零食满街都是,且花样种类繁多,只要你想吃哪里都能买到。孩子们再也不用惦记腊月做炒米糖、抛欢头了。家乡传统的腊月炒炒米、做糖的习俗早就渐行渐远。

那时那月的炒米糖和欢头让年离我们更近。家乡的炒米糖伴随着不识愁滋味的我们慢慢成长。

➥ 本文由(暗香)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劳动的目的是什么

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筚路蓝缕孜孜矻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努力着奋斗着建设着。我们用勇气开辟了丝绸之路,我们用智慧修筑了万里长城,我们用魄力凿通了大运河,我们用毅力建造了元阳梯田。我们的祖先无愧于勤劳勇敢的赞誉。...

关于心理健康的散文

病:三分是治,七分是心理,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才可以。下面是阅读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的散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关于心理健康的散文:拥有健康心理,造就完美人生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我们听了梁伟江教授的“和谐心理,健康人生”的讲座,他渊博的理论知识以及深刻的真实例子...

一个很老的药方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药方的,也不知道这个药方出自那个医生的手里。而这个药方是管风速性关节炎的,也许这个药方是管用的,听说有的人都吃好了。药方流传到了今天,我想也不是假的,因为我家是有一份这样的药方,是从我老婆的娘家抄了一份来的。我是不懂医学的,只能看到的是表面的,并没有深入研究...

万福仙之行

星期六那天,我们一行十几人去了于田的万福仙。 那天,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早春的气息,阵阵春风吹过脸颊,感觉特舒服。沿途的树木只是吐出了点点嫩芽,偶尔可见一朵两朵的桃花,星星点点,倒也别有一番风味。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片油菜地,金黄的小花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铺了一地的金子。微风吹过...

指尖的岁月,谁迷乱了你的妩媚

染指红尘,我们必将世俗,也终将世俗。 红尘的清风悠然里,是一片世俗的无奈。指尖缠绵着割不断的优柔,耳畔萦绕着往昔不堪回首的记忆,眼眸间荡漾着朦胧的背影,嘴角悬挂的是思念的深沉。 有些人,想要完完全全地抛弃在昨天,却洋溢在每一天的晨曦里,迷醉一颗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初心。有些事,想要在指针的嘀嗒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