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花样年华

阅览147 作者:落花飘零 来源:楚普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096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说到花样年华,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充满青春活力像花儿一样的少女,但是即使年龄大了也能有属于自己的花样年华。我想和大家分享我妈妈的花样年华,即使她已年过五十,依然心态年轻,绝不输给年轻人。

在五十岁之前,妈妈不曾为自己活过。她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就要帮着父母种田和做手工,两个弟弟出生后,她更要兼任保姆和掌厨。对她来说,小时候最快乐的时光大概就是到教室上课的时候了,因为她只需要专心地上课,不需要照顾弟弟,不需要下田、做家务等等。尽管她的成绩非常好,但是她初中毕业之后就没有继续升学了,因为两个弟弟要上学,因为父母认为女孩子读到初中就够了,因为家里没有多余的钱供她上学了。就这样,妈妈唯一快乐的时光就此终结了,妈妈的花样年华就在日复一日的劳动当中逝去了。

等妈妈结婚之后,虽然她可以不用再照顾弟弟、做农活了,但是她要照顾属于她的小家庭。尤其是爸爸到外地工作的时候,妈妈就要成为整个家的支柱了。妈妈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爸爸和我,成了名副其实的“黄脸婆”,几乎没有私人时间,总是在家忙里忙外的,偶尔偷得浮生半日闲就是妈妈最大的享受了。当我面临重要的考试时,最紧张的人不是我而是妈妈,她要么给我做补品,要么给我买“七星麒麟镇”之类的有利于学业的吉祥物,更严重的是她会紧张到睡不好觉,比我这个准考生还憔悴。

这样的生活直到我长大成人了,妈妈也过了五十岁的时候才有所改变。妈妈多了很多私人时间,她去考驾照、学跳舞、旅游,交了很多新朋友,社交圈子几乎一下子就扩大了。尽管妈妈的生活变得如此丰富了,但是每天我下班回到家都能吃到妈妈做的饭,可以一家人吃饭,一起开开心心地看电视聊天。以前妈妈都是静静地听我和爸爸说,偶尔附和几句,现在都可以和我们一起讨论时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以前妈妈的脸色总是不太好,还比较容易生病,现在她多出门运动之后不仅脸色好多了,笑容也增加了。

在我的印象中,妈妈从未在我面前抱怨过,即使向我讲述她小时候辛苦的生活也是微笑着,即使家里经济出现问题了也是平静地面对,即使我叛逆不听话也是温柔教育。五十年来,可以说妈妈都在为家人而活,她把半辈子的年华都用在了照顾家人上。为了家人,她放弃了学业,放弃了梦想,牺牲了花样年华,却从不为之沮丧抱怨,总是积极地面对。或许对她来说,这样的生活也是幸福的,即便是她付出很多之后换来的微薄回报。

如今,妈妈年过五十有了新生活,我很开心妈妈能够越来越快了。我并不认为妈妈的花样年华是从五十岁开始,而是一直处于这个最美好的阶段,因为妈妈的心始终年轻,从不服输,更不服老。希望妈妈即使到了老得走不动的时候依然能够一直像现在这样笑口常开,快乐到老,这是我最想看到的画面。

➥ 本文由(风吟)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朋友,一切还好吗?

嗨,朋友,你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的相遇。 那是在前年的盛夏,骄阳似火。太阳骄傲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热量,连蝉似乎也感到了炎热,慌忙躲进了树叶的后面寻找一丝庇护,连唱歌都不再勤快,只是无奈地拉长了嗓音,发出了单调的知了知了,抗议着太阳的残暴。 而我,也快步走进了一家冷饮店,点了一杯冰镇可乐后,一边啜饮...

感谢有您

在这10天的三下乡之旅中,真心感谢每一位帮助过我们的人。因为你们,让我们在绝失望中看到了希望;因为你们,我们有了更多的勇气走下去;因为你们,我们不再感到无助与无奈。是你们,给我们的三下乡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整个三下乡过程中,帮助过我们的人有很多很多。有司机大哥帮我们搬着重重的行李...

后勤组那些事儿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荷花一中已经是倒数第一天了,时间飞逝,与学生们相处的时间眼看就所剩无多,心里有种想回家的欲望,但又有想和学生们相处的想法。但不管怎么样,这十天,无论是我们还是学生们,都各自收获了很多东西,我们共同成长,从不会到会,再从会到熟练,这些我们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一步步成长过来的。...

同样十年,为什么有的成高管,有的依旧只是主管?

同样十年,为什么有的成高管,有的依旧只是主管? 我曾经带过一个下属,出身名校,英语八级,聪明,能干,学习能力强,对很多新事物和新知识保有浓厚的兴趣。我招他入公司的时候,他毕业尚不足一年,已经连续跳过两家公司了。当时,我觉得他可能不会很稳定,但实在是太爱才了,所以就将他留了下来,放在了工程师的位置上。...

恋爱时的那碗面

和妻相识于一九八七年的寒冬。那一年,我还是个又穷又酸的中师生! 岳父和我算是同乡,他是个老兵,抗美援朝后追随王震将军的部队去了东北,一呆就是三十多年,那段艰苦、沧桑的日子让岳父放弃了回乡的奢望。直到退休后,他才再一次想起自己阔别多年的故乡和遗留在故乡的亲情。 带着几十年魂牵梦绕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