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的梦想

阅览3195 作者:”萤火“社会实践队 来源:文学网 发布于
字数1184 阅读时长:大约 2 分钟 ☑

七月流火,我们伴着夏日的蝉声,来到了隐隐期待的三下乡实践地点:遂溪的杨柑中学。三下乡的所见所闻让我感触良多。

十三四岁的年级,应该像春风中自由摇曳的鲜花,绽放自己独有的华彩和清新的芬芳,有雨露、阳光和清风的呵护疼爱,但在这里,我看到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十三四岁,这里的孩子像是身在了热带林的一片空地上,没有高大浓郁的树荫庇护,只有毫不留情的暴雨冲刷和烈日的焦灼,他们脆弱的花瓣耷拉着脑袋,却依然自欺欺人地摆出“骄傲”的姿态来对抗某些类似命运的他们被动接受的安排,或许更为悲凉的是,他们的青春早就已经畸形或者已经逝去了,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缺失的学校教育使这些孩子沾染了太多失败成年人的恶习。

我们“萤火”社会实践队来到这里的时候,孩子们大多都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经常过来看着我们工作。看他们的穿者打扮,带着农村的淳朴和粗糙,有些邋遢,跟环境摄氏又很大关系,但父母老师教导他们平时穿着整齐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第二天的开班仪式上,学校的领导组织学生来参加我们的仪式,学生在教室拖拖拉拉,队伍涣散不齐,交头接耳,这跟城市学校的活动状况来比较太不一样了,学校领导的话在他们心中没有太多威严,我不禁有些忧虑我们的教学活动开展。

随着教学课程的陆续开展,我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我们深深感受到农村学校教育的缺失。有个别学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我们发下去的调查问卷,他们说看不懂,很多字不认识,但是我们的调查问卷用到很复杂的字词,如在城市,看不懂这个问题根本不会发生;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学生在纸条上写道:“我爸妈已经放弃我了”。放弃是一个很让人痛心绝望的词语,成年人都未必接受,何况一个需要关心需要爱护的小孩子呢,他们没有受过太多教育,不懂太多道理,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面临着多大的挑战和风险,甚至是灾害,他们可能就只能沉浸在现在的玩乐和零食游戏。

我真的太心疼他们了,因为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他们的未来,虽然未来有很多变故,但我真的太担心他们,在现在的知识高科技时代,没有知识就毫无竞争力,工作机会选择也会非常少,他们可能就跟他们的父辈一样,斗不过生活,这些问题或许都可以追溯到农村教育,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多一所学校,就少一所监狱”,一语道出学校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我在实践的所在学校了看到很多孩子都骑着机动车,吸起烟了,十几岁得小孩子,却已经学会了吸烟,如果再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年的影响开始吸毒了,简直是不敢想象,重视农村教育,能为社会和谐稳定有极大的推动的作用。

任课老师在问到学生以后的梦想,有学生回答:“我想上大学”。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我感受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的重大意义。虽然我们的作用微小,但却能让这里的孩子见到更大更精彩的世界,为他们的梦想照进一些亮光。

农村孩子的梦想美好而纯洁,承载他们小小的希望,我希望农村教育能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农村孩子的梦想能被守护。

➥ 本文由(桜雨)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元宵节

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赏花灯源于西汉。前些天翻看《容斋随笔》时,看到过这么一句话:上元张灯,《太平御览》所载《史记。乐书》曰:汗家祀太一,以昏时祀到明。意思就是说:汗朝祭祀东皇太阳神,从黄昏直到次日天亮。现在的人正月十五夜游观灯,就是祭祀东皇太阳神这一习俗的遗风。又写到现在版本的《史记...

[母亲节文章]幸福不是毛毛雨

又一个绵绵细雨的五月,街头流溢着含苞带露的康乃謦的芳香。在这个慵倦的午后,收音机不经意传来《幸福不是毛毛雨》这首几已遗忘的旋律,娓娓诉着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而降的哲理。我不禁莞尔,幸福当然不是毛毛雨,毛毛雨管什么用呢?不过我知道幸福却能从天而降。 二十多年前,有一个小女孩是那样渴望着下好大好大的雨...

我的圣诞节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流行过圣诞节了——传统的终究敌不过洋玩意儿。而我的圣诞节依旧是那样,一如年年的平常的一天。不过在流行风的吹拂下,竟也洋气了一些。 早上起来,戴上手套去整理了门口——因门前的公路修缮,而显得很不整洁。黎明即起,洒扫庭厨。热身了之后回来洗漱,接了乡下来的电话,中午回去送礼并且吃酒...

学子走访民间,探访民办教育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在这个明媚的日子,“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社会实践队的调研组,出发走访市民做调查。 实践队调研组一早就出发了,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畅谈着,兴致勃勃。而且幸运的是,很快就有市民配合做了第一份调查问卷。当我们拿到那第一份已经完成了的问卷时,有说不出的高兴。而这成功的第一步...

我不是成东青,我是俞敏洪

我不是成东青,我是俞敏洪 去年,一部《中国合伙人》让更多的中国年轻人认识了俞敏洪。很多人都以为电影中的成东青就是我。然而,我不是成东青,我是俞敏洪。我的故事是这样的。 我是北大二流毕业生 在两次高考失利后,我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其间患病休学一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北京大学英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