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端午节

阅览937 作者:张海峰 来源:阅读网 发布于
字数1943 阅读时长:大约 4 分钟 ☑

早上去市场买菜发现有两位农村大婶卖粽叶,心想端午节又快到了。每年端午节我都会买些粽叶、大枣、糯米早早拿到岳母家去提前准备,今年也不会例外。

粽子是来这里看到的,吃到的。样子精巧的粽子有棕叶包的,有竹筒包裹,当然也有没有任何包装的散粽糕。粽子也有很多口味,蜜枣的、豆沙的、鲜肉的、五谷的,我自己认为蜜枣的最为可口。从街上花上十块钱就能买回好多新鲜粽叶,那些二十个为一打卷好用线扎捆,买上十来打拿回来用水煮十分钟,新鲜漂亮的粽叶就煮好了,煮好后放入凉水中。五斤左右的糯米清水浸泡,蜜枣切成两半,备好剪刀、棉线,准备工作就绪了,然后随手搬来四方板凳,开始包粽。粽叶两片或者三片为一组,以层次排开围成漏斗状,放入水泡的糯米和蜜枣,粽叶抱严棉线系紧,一个精致漂亮的三角棕。五斤糯米大约能包三四十个蜜枣棕,煮熟冷凉留些过端午节吃,其余放入冰箱冷冻储藏起来,可以吃上半年。粽叶的清香,蜜枣的甘甜,味道鲜美,食用方便,怎么说也是一个过节的念想和延续了。

吃着香甜的粽子,思想仿佛已回到公元前340年。伟大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时间过了一千多年,有的人虽不理解屈大夫做事的刚烈,可屈大夫毕竟上演了一出流芳千古的佳话,屈大夫强烈的爱国精神一千多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和来历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据史籍资料记载和考证,比较有影响的有四种:一是认为端午节源自古代夏商周三代的夏至习俗;二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吴越民族对龙图腾的崇拜;三是说端午节插艾草、悬菖蒲都是为了夏日驱病防病,与古俗视五月为“恶月”、视五月五日为“恶日”相应,所以端午节是起源于古代“恶月”、“恶日”说。第四种说法,也是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看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人们也一直认同第四种说法。

端午节的来历自然不必详说,我的故乡地处西北,没有南方赛龙舟的那样隆重的场面,却也是十分重视这节日。那时候父母疼爱孩子,所以在端午之前就要准备为小孩过节的东西,比如做荷包,香囊用的物料,线之类的东西。吃的方面即使条件差的家庭也要为孩子煮几个鸡蛋,真有些过节都给小孩子过的味道。

我老家那边由于大多是旱地,没有水稻,也就没有做粽子的糯米,做不了粽子,也没有吃粽子一说,但老家也有过端午节的特色,而且保留的比较好。

我老家把端午节称为五月单五(节),在这天家家都要打扫庭院,早晨折柳枝插在门楣上,以僻邪驱瘴。娃娃们都要带荷包(也就是香囊)内有朱砂,香料,药物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做缀,荷包(香囊)有花草类的,动物类的,蔬菜类的,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手艺好的妇女就可以做好多种荷包(香囊),不好的就做那种像粽子一样的荷包。戴荷包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娃娃们在腿腕、手腕和脖子上系五彩丝线搓成的丝线,大人也带丝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据说说话不吉利,这或许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也无从考证。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此外,人们还早早就酿好“酒麸子”,(“酒麸子”是一种用燕麦之类的谷物和酒曲混合酿造的一种小吃,有清热解暑的作用)。女人们还要在这天忙着烙花膜,花膜就是把白面饼子做成碟子大小,在饼子上面画上图案,经热锅加工十分钟,一副好看图案印在饼子上了,现在想起来觉得很有趣。有条件的家庭在这天从养蜂的那儿买上几斤蜂蜜,拿回来经热锅和香油一熬,拿出来用勺子淋在花膜上吃起来真香。娃娃们还在这天去掏“五道梅花鼠”,因为在这个季节,花鼠的幼崽还在窝中,在过些时日就要出窝独自活动了,最拿手的孩子是挖那些还没有睁开眼睛的,捉回来用羊奶把它喂养大,它就会像狗一样跟随着主人,要比现在城市里的人养的小狗什么要好的多。出门的时候,你可以把它放在衣服的兜里,想玩它的时候就把它取出来,一说是贴身的宠物。

年年有端午,岁岁人不同。好多年没有回老家过端午节了,不知道现在的家乡的端午是否还象小时候那样热闹?尚不清楚。但留在记忆中的端午节情形是那样清晰,令人难忘,真的好怀念以前过端午节的日子!

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这里的端午节没有家乡那样的浓郁气氛,虽然这里的粽子也很好吃,但我还是很怀念家乡的“酒麸子”,花膜,吃了总让人回味无穷。故乡的端午节在是长辈的关爱中,在浓浓的亲情里,在悠悠的乡味里,一次次飘然而至,又飘然而逝……。

➥ 本文由(古韵)编辑整理
➥ 更新于
分类
致词
感谢作者的辛勤创作与精彩分享,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知识与灵感!您的智慧火花,点亮了我们的阅读之旅。
声明
文章的立场和观点与本站无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本站仅提供空间存储服务。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收集并进行编辑整理,并尽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准确或标注佚名的情况。如果有侵犯您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删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挂在钥匙圈上的情谊

暑假期间,昔日好友王云姿由伦敦回来。我们约在信义路金石堂5楼的咖啡屋中见面。 夏日的午后,郁热难当,我拉着女儿的手,走在人潮滚滚的街道上,觉得整个城市似乎要燃烧起来。女儿的小手,常因逆向行走的行人的冲撞而由我手中松脱,然而,很快地,又会上前来。我们就在商家吆喝声、行人讨价还价声中,断断续续地聊着。...

朗诵自我

2017年7月16日,结束了低年级的朗诵比赛,诗篇是汪国真的《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成功就在前面的一厘米

成功就在前面的一厘米 “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作家需要被退稿200次,从一个有天赋的普通人成为一个作家需要被退稿150次,比如你,而我只需要100次。”这是潘威的原话。 我们正朝着各自的150次、100次努力着,值得庆幸的是,无论如何,我们距离作家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一 潘威比我少5 0...

你了解身边的他吗?

人生是一场旅行,会碰到你爱的人,爱你的人,和你谈天谈地朋友,把酒话桑麻的知心爱人。当然,也会遇到那些总爱在你身边装13的,在这个物欲横流,诱惑蔓延的社会里,你真的了解身边的他吗? 也许跟你认识十年的人,每天装着一副爱你如命,花前月下,甜言蜜语,你都不了解他是个怎么样的人,而你的性格...

听吧,这里有孩子的笑声

听,耳边传来了孩子的笑声。 这是用文字无法描述的声音。 这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感触。 时隔七年,我又一次站在了小学的土地上。这所新有小学不是我的所熟悉的小学,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我来这里也不再是以小学生的身份,而是以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党建蒲公英大学生社会实践队之名,进行社会实践活动...